影视行业研习“以小博大”

  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可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但这丝毫无法阻拦大家此起彼伏的休假计划。特种兵旅游,为火爆的线下演唱会定时抢票,再配上史上最强暑期档—除了气温,这个夏天的火热并不在于大额消费的如期复苏,而在于人们对“在场”体验不可遏制的渴求。

  有那么几次,我忍不住想“摸鱼”冲进电影院,最终还真的实现了两次,一次是看《封神》,一次是看《奥本海默》,这即便在疫情之前也是没有过的。以牺牲午餐为代价,我身体力行地为票房做了贡献,得知从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中国电影录得206亿元票房,创暑期档票房新高,略感宽慰。

  但另一方面,我又感到自己对暑期档参与度不高,坊间热议的几个话题,比如泰国、反诈、女性处境,似乎都不在我去影院支持票房的范畴之内—206亿元票房中最亮眼的莫过于4部票房超20亿元的电影《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和《八角笼中》,原来,我只看了一部“大片”。

  和所创造的票房相比,《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热烈》《学爸》这些成本千万元级别的电影本身,才是今年暑期档真正的主角。在中国,5000万元投资以下为中成本,两三千万元以下则属于小成本电影。

  这对习惯了过往十余年一直是大片时代的中国观众来说,是个全新的体验。而对影视行业来说,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封神》所代表的突出英雄人物、历史或虚构题材、高昂制作费用、大牌卡司的大制作模式,已走过黄金时代。

  和2014年左右出现的类型片探索不同,这两年的中小成本电影最鲜明的特点是以现实题材为主,关注当下人群的生活状态,在人物塑造上也摆脱了惯常的英雄主义,转而去展现普通人的处境与内心状态。这显然更容易引发共鸣、投射自身情感,对观众而言,也会填补过去3年所缺乏的“在场”的体验感。

  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在于,对于5000万元及以下的预算,动作、悬疑、犯罪、喜剧、爱情等现实题材是常见类型,无需投入太多,在操作上更为可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因投资制作期较长,我们看到的影视行业明显变化,其源头在四五年前就出现了。比如现实题材影片从2013年开始起步,到2018年斩获31亿元票房的《我不是药神》彻底引爆了现实题材电影市场。

  导致目前中小成本电影热潮的直接因素当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周期,整体投资收紧,资本大多无力再支撑原本大制作、符合高举高打所需的投资项目。相应的,资方对于投资回报率和资金回本速度的要求也提高了。

  这也迫使制作团队转换思路。本质上,电影是一种娱乐产品,如果能在更短时间内做到定位准确、预算精准,让资金快速回本,这在商业模式上显然更具合理性。

  另一方面,经历了奇幻、历史大片时代,以及对青春片、战争片等类型化题材的探索之后,中国影视行业也亟需更多元化的尝试。相比好莱坞等成熟市场更多元的创作环境,中国电影通常会陷入同时期题材趋同的“内卷”困境—这一轮的现实题材火爆现象,已经造成议题相撞的情况出现,这意味着现实议题的红利很快会过期。

  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理应从投资到题材都是多元而丰富的,同时供给兴趣各异的不同受众。无论是强IP的大制作、探讨人性幽深的文艺片、能满足人们情绪价值的“小确幸”影片,抑或切中大众口味的“爆米花”式作品,都需要一定的创作空间。

  影视投资的狂飙时代结束,现在,这个行业正在研习“小确赚”商业模式,而只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才能成就多样的电影市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