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助力黑洞新发现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AI,黑洞,发现
  • 发布时间:2023-12-15 15:03

  白二娃

  中间质量黑洞

  黑洞是一种质量巨大的天体,它具有极端强大的引力场,任何靠近事件视界(黑洞边界)的物质和光线都会被黑洞吸收。它们的存在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质量是太阳质量三到几十倍的恒星会最终演化成恒星质量黑洞,这种黑洞理论上遍布银河系。位于各个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则可以达到太阳的十万倍甚至百亿倍质量。

  直到2019 年引力波天文台(LIGO)通过引力波观测到两个恒星质量黑洞合并成了一个142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至此科学家才确认了中间质量黑洞的存在。

  黑洞可视化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可以通过观测其周围环境中物质的运动来间接探测它们的存在。黑洞捕获气体的物理过程被称为“吸积”,这些气体因为受到黑洞强大引力的影响,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形成高温等离子体的“吸积流”,它们会围绕着黑洞旋转形成一个盘状结构,并发出高能X 射线。

  最著名的黑洞照片,拍摄目标是5500 万光年外的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它的质量是太阳的65 亿倍。这张照片由分布在世界多地的8 台射电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在2019 年联合拍摄的。

  黑洞极强的引力场会扭曲吸积盘各部分的光线,我们看到的黑洞外形取决于我们的视角,从正上方看有吸积盘的黑洞是一个圆环,侧面看时会出现一个草帽。

  黑洞还没吞噬完宇宙

  黑洞会吞噬周围物质并不断变大,那么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怎么还没有吞噬掉整个银河系呢?科学家猜测可能是黑洞周围存在磁囚禁盘,阻止了物质落向黑洞。

  霍金、卡特尔等人证明了“黑洞无毛定理”,即当黑洞形成之后,只剩下质量、角动量、电荷这三个不能变为电磁辐射的物理量,其他一切“毛发”(信息)都丧失了,黑洞丢失了形成它的前身物质所具有的所有复杂性质。消繁归简或许是黑洞最基本的特征。根据“黑洞无毛定理”,黑洞本身并无磁场,但观测发现黑洞附近存在强磁场。

  2023 年9 月武汉大学天文系通过一个双星黑洞X 射线爆发过程的研究发现,吸积流会将外部磁场持续带到黑洞附近,黑洞附近的磁力强大到可以与黑洞的引力相抗衡。吸积物质被磁场所囚禁,无法自由、快速地掉入黑洞视界面,这个磁囚禁盘让黑洞无法快速吞噬周围物质。而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磁囚禁盘现象更为明显。

  黑洞信息悖论新解

  黑洞信息悖论又称黑洞信息佯谬,“黑洞无毛定理”指出由于黑洞辐射会导致黑洞最终消失,那么其内部的信息也会随之永久消失。但量子力学认为的信息永远不会消失。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矛盾就是黑洞信息悖论。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设,比如霍金认为量子效应允许信息从黑洞中逃逸;有人认为信息在黑洞蒸发瞬间释放;信息也许存储在普朗克尺度的残余中;根据平行宇宙的理论信息被储存在本宇宙分离的子宇宙中等等。虽然假说很多,但信息悖论依然悬而未决,随着AI技术和观测设备的发展,天文学家对黑洞有了更加精确的观测结果,也对黑洞信息悖论产生了一些新的解释。

  引力耗散理论,新研究发现量子效应会使引力出现耗散。信息进入黑洞后,有可能通过引力耗散传播出去,而不是永远消失。

  熵减理论,黑洞可能在降低宇宙的熵。熵是衡量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熵一直在增加,这意味着宇宙正在走向更加混乱的状态。但该理论认为黑洞可能是例外,黑洞吸收周围物质同时也吸收了物质本身的熵。理论上,当黑洞蒸发掉所有质量时,只会释放出极低熵,所以整体来看,黑洞减少了宇宙的熵。这一理论认为信息被黑洞以更有序的形式保存着。

  四维宇宙理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提出,我们的宇宙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外还存在一个额外的空间维度,黑洞中的信息有可能以某种方式编码存储在这个额外的空间维度中。目前,这个四维宇宙理论还只存在于“双量子图论”的数学推导中。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可能的实验方法来测试这个理论。

  近年来,AI 技术在天文学领域的应用迅速发展,成了研究宇宙的重要工具。在arXiv(最大的预印本库)上,关于天文中应用AI 的论文数量从2013 年的46 篇激增至2022 年的2328 篇,十年间增长了50 倍以上。

  天文学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如天文图像、光谱数据、射电波束数据等。“詹姆斯·韦布”望远镜、“欧几里德”望远镜等新型探测仪器还在生产着海量高清晰度的新数据。

  数据分析大模型和AI 技术可以用于天文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图像处理、数据降噪、信号提取、特征识别和分类等。从海量的天文观测数据中提取出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将天文学带入多波段、大样本和高信息量的新时代。

  例如,AI 对图像中的天体进行自动检测和分类,自动融合多个波段的数据,提供可靠的天体属性参数,并自动生成统计图表。AI 分析望远镜和其他观测仪器产生的天文数字级别的数据,并快速识别出低表面亮度星系和L 矮星,这些在可见光图像中最暗的星系和恒星。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发现隐藏在复杂数据下的新模式和新规律。

  此外,AI 技术还将助力加速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利用AI 算法,有望高效地识别隐含在天文大数据中的趋势和相关性。例如,通过识别系外行星相关的微弱信号,找到与地球相似的潜在存在。

  更高算力的超算可以用于建立更完善的天体物理模型,模拟天体的演化、星系的形成、宇宙的演化等。这些模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理解天体和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性质,验证天体物理理论,并与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和校验。

  随着算法和算力的不断提升,天文学正迈入AI 革命的时代,各种新发现可能为人类带来对宇宙的颠覆性认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