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3-12-16 20:20

  郝大海

  (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发展有限公司海棠湾分公司,海南三亚 572000)

  摘 要:本文首先就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其次归纳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以文旅融合推进旅游经济收入持续回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智慧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推动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多元需求与发展供给矛盾的问题,且旅游经济发展体系不符合当下的市场变化与改革增长趋势,可以说无论在产业发展领域还是在理论开发领域,旅游产业都需结合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对其的实际要求,着重分析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在提升发展效率的同时,持续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在新时期以市场投资与经济拉动带动全域旅游要素驱动,这也将对我国旅游经济结构重组产生较为明显的催化作用。

  一、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一)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各个省份来说,2020年前后的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高平均增长率和低平均增长率所出现的波动范围有着显著的差异,并且在旅游经济周期的减少与突变下,所产生的波动性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弱化与不确定性降低等现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2020年以后,中国的旅游业的确发生了一些结构上的改变,因此,本文把2020年看作是中国旅游业“结构突变点”的一年,并将这一时间节点引入模型中,通过对其进行估算,可以更精确地旅游经济循环的阶段性特点。

  第二,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的旅游业表现较弱,且缺乏发展动力,东部地区几个省的旅游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扩展状况不明显;而中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较为平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太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在我国政策与资金投入的大力扶持与刺激下,西部地区及各省份的旅游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且今后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但也会有较大的起伏,即不确定因素较多[1]。

  (二)旅游业规模持续扩大对旅游经济产生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其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无论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对居民就业来说,都有突出贡献,并彰显了示范与先导的作用。但目前旅游业仍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源消耗过度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旅游业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使旅游业的“量”增加和“质”提高相结合,在明确该课题的重要性后,可从具体的产业入手,并将其作为行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产业,由此彰显高质量发展内涵,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2]。

  二、新时代下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影响,无法适应新形势

  目前,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层面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旅游行业也需思考如何适应新形势,从而作出新的贡献这一理论性问题。为响应我国政策号召,旅游业要充分关注自身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扮演的角色,形成新业态。但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在于,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具备多样化的特征,忽视新时期对其提出的发展要求,仍采用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情况导致旅游业无法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缺乏有效的创新方法,无法保障旅游经济收入平稳。为解决该问题,旅游地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当下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并明确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逻辑规律,由此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赋予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规划

  因为发展观念落后,个别地区在开发旅游项目与特色景点时,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对涉及的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肆意挖掘旅游资源,出现注重规模而忽视建设质量的问题,无法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降低游客旅游体验,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无法形成共同认同体系,旅游业繁荣复苏存在局限

  新时代,在旅游产业本应发挥较大作用时出现了无法形成共同认同体系或闭门造车的研究现象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旅游经济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目前的旅游经济学研究对于实际存在的重要的经济和管理问题,没有做出足够的反应,已有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旅游经济宏观层面的研究分析,如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等,而对于旅游业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分析力度不足;第二,“双循环经济”“数字旅游”“游客数字足迹”“共享经济”等概念无法有效实施,个别地区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推动旅游产业复苏。

  三、推动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以文旅融合推进旅游经济收入持续回暖

  文化与旅游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支撑下,旅游目的地需要抓住文旅融合背景与旅游黄金档优势,依托当地旅游景区,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主要的切入点,持续对旅游新业态进行扩充,由此构建出沉浸式的游、玩、吃、住旅游经济圈,进而激发旅游产业潜能,拓宽消费渠道,推动旅游经济收入持续回暖[3]。

  第一,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旅游目的地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价值,确保旅游产业开发与非遗文化保护协同推进。这样既能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物质生活,又能提高积极性与主动性,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奠定人才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民族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4]。

  第二,旅游目的地还应突出民俗民族文化与地方特点,彰显其文化意蕴,以达到吸引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民族旅游品牌建设时,当地应立足发展目标,在挖掘民俗民族旅游特色时,注重其文化内涵整合,将其融入品牌形象当中,以此提升其文化附加值,赢得游客青睐。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智慧旅游发展

  1.完善政策环境

  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各地、各部门都需要结合发展实际,明确新技术、新业态及新模式在旅游领域内的应用试点与示范任务,由此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并重点探索出可创新的成果转化办法与可实施的政策环境。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其对旅游业的改革效果,明确在“互联网+”背景的推动下,旅游内容创作、产品开发及模式创新等内容,并做好对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由此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法律保护体系,提高当地旅游企业创新能力和活力;构建并完善“智慧旅游”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发挥指导价值,推动当地智慧旅游产业蓬勃发展[5]。

  2.加大旅游营销力度

  旅游目的地可以把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结合起来,加强品牌引导,把全国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利用互联网优势与大数据技术等,有效整合线下的旅游资源,由此对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推进一批世界一流的旅游都市创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文物保护工程,开展“丝路”等重大主题旅游线上宣传活动,创建一批世界一流的旅游线路,在此过程中,通过政策指引鼓励与宣传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有关的互联网平台,并在合作建设中完善网上旗舰店实现旅游信息展示、旅游门票预订等功能,由此在“产品+旅游+地理标志+现代物流”的功能产业链下,持续扩大线上销售规模[6]。

  3.加强要素支撑

  旅游地相关部门应统筹使用有关资金,并根据具体情况,对“互联网+旅游业”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工程给予扶持。针对投融资渠道进行扩展与创新,在此过程中,需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旅游企业”发行债券,在经过认定后,确保其按照规定享有相应的财务与税收方面的优惠。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业”,促进有关专业的更新与数字化,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健全完善激励体系。

  可以说,新时代,为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旅游地需突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等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由此将其作为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并将其客观地在旅游领域内体现出来。而这也是新时代推动整体消费群体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后,旅游地还需按照旅游产业改革创新目标,结合现有发展动力,紧紧抓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效应,并持续提升融合效果,以达到提质增效的发展目的,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

  (三)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有序复苏持续繁荣

  1.重视入境旅游市场

  就3个主要的市场而言,国内旅游业与出国旅游业恢复得比较迅速,而入境旅游业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对于国内旅游来说,游客在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投入成本较少,再加上目的地市场的吸引,以及相关消费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相对容易,带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要促进我国入境旅游业,尤其是远程市场与夜游市场的恢复,相关旅游地就必须制订更为系统的战略规划,并设定专项基金,着力解决签证、航班及支付等入境旅游难题,并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旅游服务与高质量的产品项目,提高旅游收入[7]。

  2.引导旅游产业复苏

  首先,旅游经济在快速复苏后,会出现短期旅游经济增长与长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冲突矛盾问题。因此,在旅游业恢复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其市场的监督管理,做好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处置等工作,以便在监督管理指导基础上引导旅游产业得以全面复苏。其次,当下游客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等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多为消费降级,并且潜在的消费趋势,如平替、虚拟等都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对此,政府部门可以在明确游客需求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地的帮扶政策,发挥引导作用,使其在科学指引、支持鼓励下实现对产品、流程、管理、服务的创新[8]。

  3.优化旅游产业政策

  目前,为真正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需要重点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格局,全面考虑到时代对其产生的冲击影响,并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大财政、税收等保障力度,进而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四、结语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代,人民的旅游需求逐渐增加,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各地需要立足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径,从而促进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问题[J].西部旅游,2021(13):85-87.

  [2] 彭晓玲.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27):277-278.

  [3] 李翠.“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4):31-34.

  [4] 张太羽,陈发稳,杨思敏,等.网红经济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1(4):75-76.

  [5] 褚家佳.新时代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就业模式和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21(4):81-87.

  [6] 朱明,曹姗.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析[J].江苏商论,2021(10):52-54.

  [7] 邹芸.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巴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西部旅游,2021(15):111-112.

  [8] 熊建宏,李红波.公路建设助推文化旅游强区经济发展:以中国农谷屈家岭核心区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22(6):71-7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