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运”背后的硬科技实力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硬科技,实力,“智慧大运”
  • 发布时间:2023-12-16 21:09

  来自成都高新区的科创力量“各显神通”,为成都大运会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也真正使科技成果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hello,魔镜……”成都大运会期间,在多个训练场馆、比赛场馆和大运村,一面面来自成都高新区科创企业拟合未来的“魔镜”成为很多人的“最爱”。通过大运会这个平台,“魔镜”向全世界展现了科技创新与运动娱乐的奇妙结合。

  举办一次精彩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处处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在成都大运会上,科技元素已深入到衣、食、住、行、赛各个环节与角落。从大运会“蓉光”奖牌中凝聚的科技元素,到智能机器人提供便捷服务;从AI督导垃圾分类,到智慧大脑“管理”体育馆……一系列科技成果的运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现了成都高新区的硬科技实力。

  处处见惊喜的大运“硬科技”

  大运会上最火的“魔镜”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面普通的全身镜,但它实际是一个集成了43英寸高清屏幕、麦克风阵列、光感、体感、NPU等技术的智能终端。一启动,界面会出现多个健身训练课程供大家随着教练同步进入沉浸式运动,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播与其他运动者社交互动,可以让运动员能随时随地感受到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数字运动内容。

  “我们有超过30块‘魔镜’出现在大运会的近20个点位,大家可以利用魔镜进行赛前放松、赛后拉伸和闲时娱乐与社交。”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财务负责人李孟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记者体验发现,运动者可以与“魔镜”里的教练互动,进行瑜伽、搏击、有氧舞蹈等健身课程,还可以参与广场舞、K歌等娱乐项目,健身镜可实时显示运动者的心率、运动次数、运动消耗能量等数据,并通过AI人体动态传感器及自主研发的运动算法引擎识别系统相结合完成人机交互,随时判断并纠正用户的动作,仿佛教练就在身边指导。

  “它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健身和社交,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爱好者,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在魔镜中找到喜欢的娱乐健身项目。”李孟介绍。

  记者了解到,由一批青年创业者于2019年在成都高新区成立的拟合未来专注于打造“硬件+内容+服务+ AI”模式的智能健身,力求通过科技帮助大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已推出多款迭代“魔镜”,融汇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自研运动追踪算法等现代科技,涵盖HIIT、力量塑形、瑜伽、舞蹈等17大类3000多个训练课程。

  “‘魔镜’已经从成都高新区走进了6万多个中国家庭,目前已经走向海外,相信通过大运会的巨大传播效应,会有更多的人爱上‘魔镜’,爱上成都。”李孟表示。

  根据外部天气变化和内部人员的进出情况,灵活、实时地调整室内空调温湿度,让参赛、观赛人员达到最舒适的体验;所有汽车进入停车场后的准确停放位置,各类人员分别搭乘电梯进入场馆的情况,照明电器的开关、耗能状况,场馆所有管道的运行状态尽在掌握……通过一个三维可视化平台就可“感知”整个大运体育场馆,这项技术正是来自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的成都古河云科技有限公司为成都大运会量身定制的一套集合“端+云+大数据”的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

  记者注意到,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就像是体育馆的超级“大脑”,通过1∶1孪生建模复刻,基于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技术三维可视化呈现,并可以进行特效动画展示及视角切换。其连接了体育场馆内包括空调、照明、排风、停车场等在内的30多个子系统,包括设备的排风状态、照明的能耗情况,工作人员都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到并及时处理,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运维人员成本减少约60%,能耗降低约15%,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约20%。

  为科创企业厚植成长沃土

  一场体育盛会成功举办的背后,汇聚了成都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新型显示、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在大运会之后这些新技术、新成果也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让科技成果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

  为智慧大运添彩助力,为营城惠民贡献科技力量,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引领作用,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高地核心区、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2年,成都高新区企业总量达20.54万户,同比增长20.64%;新增上市企业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320家,净增量首次突破1000家;汇聚各类人才总量超75万人,各类人才创办科技企业超10万家。

  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第29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四川省共有5家企业入围,其中两家企业来自成都高新区。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21家,获批组建全国生物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成都高新区累计聚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1家,数量西部领先。

  在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中,成都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成都高新区有4家,20家位于四川的潜在独角兽企业中,成都高新区有16家,主要分布在创新药、集成电路、新材料和网络工具等赛道。

  成都高新区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揭牌首个“中试+”生态园区,未来5年,将建设20个中试平台,服务1000个中试项目,实现200个创新产品上市,孵化1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促进产业建圈强链,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

  今年上半年,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在成都高新区正式揭牌,这是北大在全国唯一的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在生物芯片、类脑智能、合成生物、先进计算、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赛道,成都高新区正在加快布局孵化;由成都高新区承办的2023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球启动……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加快建设自主创新科技园区,通过出台多类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借助大运东风,为科创企业厚植成长沃土,让更多人体验到科技创新的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