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型工业化遇上新质生产力

  •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 关键字:工业化,生产力,资产
  • 发布时间:2023-12-29 15:01

  11月1日-3日,以“生态链接 智控未来 筑基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第三届工控中国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中国船舶独立董事宁振波,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研究院原院长徐洪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生产营运和智能制造室经理赵学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技术总监赵甫,中国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陈远就“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以及“工控系统如何助力信息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根据讨论内容整理。

  何谓新型工业化?

  去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今年9月,新华社在“强筋壮骨 铸就发展新优势——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综述”的报道中,指出要“以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制造加速奔向中国创造”。

  在徐洪海看来,新型工业化是“二十大”后提出的建立我国工业体系重要内容之一,其出发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业体系,在这其中如何加强工业企业的建设,是当前制定强国战略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二是工业信息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体系被称为数字产业化,实体经济则是指制造业。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就是当前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识。

  以石化行业为例,赵学良认为新型工业化分为生产和研发两个层面,当前我国该产业发展跟国外最大的差距不在于生产领域,而在于前端的研发领域。“石化行业除了石油产品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化工产品和新材料,而这些领域正是目前我国跟国外差距最大的部分。所以如何在这些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方式来赋能产品研发,是我觉得对于中国以后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赵学良表示。

  以航天为例,“我理解的新兴工业化体系,它应该是要把航天的装备和核心装备产品,从研发设计-实验-生产制造的整个体系再往前进一步推进。”赵甫举例说明,过去要设计一个产品,从设计到最终生产出来周期非常长。现在通过数字化设计以及数字化仿真,很多实验可以不依赖于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尽可能多地在软件工业体系之内来完成这些过程。此外,在整个制造环节中不断地推进项目来完成制造,这对于重大的装备以及产品而言是一个新的时代,是技术上研制体系的进步,行业内部称其为“数字航天”。

  以电力行业为例,陈远表示,电力的工业化是电力现代化的基础。在他看来,传统工业化主要由要素驱动,特点是低能、低效率、高能耗。新型工业化是以效益驱动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也具备高效益和低能耗以及一定的生态化特征。在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很多时候要依托于技术人员不断地业务融合创新,同时新型工业化也要具备一定的生态投资合作基础。

  “谈到新型工业化必须思考工业化的问题。”宁振波指出,新型工业化必然和数字化、智能化紧密相关。传统的制造业信息化是在物理空间中研制产品,用很多软件对传统产品的物理产品研制提供支撑,而数字化是在数字空间中开展产品研制,物理空间和物理元素给予响应。

  首先,数字化在工业和制造业先构建数字大脑,在数字大脑中完成产品、工艺、工装、装配、实验设计,在虚拟空间中完成产品的虚拟实验和测试,以此来验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在此过程中,数字空间不能解决100%的问题,但是可以解决90%以上的问题,并形成产品的设计、工艺等各项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来指导物理空间的生产和实验。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什么?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数字,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如何把这些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做深度融合,来推动整个制造业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徐洪海指出,绿色能源的出现,推动传统电力向智能电网、智慧电网调度发展,这是新技术影响新治理的转变。当前国家各个地区正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未来一定能够主导解决中国制造业核心的“缺芯少魂”问题,让人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这是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赵学良看来,新质生产力的其中一个核心是控制。以自动驾驶为例,当前市面上主要进行的是正常情况下自动驾驶的实验,但如果出现非正常现象,是否还能实现自动驾驶?目前自动驾驶的L2级别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这和石油化工装置和其它大型生产装置的控制发展情况是一样的。自动平稳生产情况下,以及不出现故障情况下可以生产,但如果阀门坏了或电器出现问题,能不能自动判断以及自主运行,就对除控制领域之外下一个配套的所有硬件厂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在研发领域早前提出了材料基因组计划,该计划要把材料研发周期从20年缩短到2-3年。中国目前也提出了建立国家材料基因组以及国家材料数据库的规划,这能真正地提高本质竞争力的水平,但当前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赵甫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宏观概念,它包含了能源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一系列新一代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他看来,新质生产力最关键的内容是科技创新,尤其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未来整个国内产业的发展将高度依赖于科技创新,不管是对于某一系列的单个产品,还是整个由若干产品集成的解决方案而言,都需要不断地创新。

  在陈远看来,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生产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它是在提质增效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会有一些结构性变革的生产经营类型,其核心要素是改革和创新。以电力行业为例,如何在不变的电力发电类型和传输情况下提质增效,以及在绿色低碳的能源战略下,从火力发电转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不断萌生的巡检运维和储能技术,这些变革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由此在推进信息工业化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科技创新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工控系统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徐洪海:工控系统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大脑和指挥系统,也是中枢系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电力、能源、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行业的控制系统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但在大量传统制造业以及中小企业,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发展大国重器的同时也要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培育“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软硬件、元器件发展齐头并进,打造完整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圈,推动中国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领域的发展。

  赵学良:过去二三十年,工控系统的发展给石化行业带来了本质性的变化。当前企业也在探索能不能做到全自主优化控制的工控系统,而这对整个生产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赵甫:对于工业控制系统领域而言,一是从事工业控制系统研究的单位,不断推进自身产品的高端化、创新化、智能化;二是要跟越来越丰富,发展越来越快的一些重点行业的需求相结合,使工业控制系统面临新的问题并向前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