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更迭,信息技术课迎来变革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信息,技术,变革
  • 发布时间:2023-12-29 18:57

  邹珊

  新课标之下,缺什么补什么

  想要围绕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课做探索,首先得知道新课标具体变在何处。

  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而围绕这一课程目标,新课标即将带来哪些重要变化呢?

  其中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课程名称的改变体现了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简单来说,就是从技术导向转变为科技导向。

  那么科技导向要如何实现呢?新课标确定了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这六条信息科技学科逻辑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具体来看,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这样,中小学生就能够通过信息科技课程体系的学习,在六条逻辑主线上得到递进的、螺旋式的提升。

  厘清了新课标的变革重点,学校机房缺什么便一目了然。

  从机房环境来看,大部分学校因为建设年代不同和各机房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等原因存在多种机房,如PC 机房、IDV 机房、VDI 机房等,多机房的管理模式不同,安装维护繁琐,且传统的机房还存在运行慢、教学软件使用卡顿等问题。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机房配置陈旧,配备的教学软件也大多过时,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所需。

  希沃推出了S-TCI 机房解决方案。这一针对校园机房教学、设备管理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瞄准传统机房的痛点。希沃一体式教学终端一机一线,简洁外观设计,打造机房新风貌。而针对维护繁琐的问题,希沃S-TCI 方案采用轻量级工具,支持批量安装和更新。可实现自动校验,可视化问题追踪,快速找到故障原因,定位故障电脑,减少排查成本,降低运维成本,提升部署效率。

  数据更丰富,课堂更有趣

  设备的更新仅是第一步,如何能让信息科技课堂更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则更为重要。

  传统机房的设备老旧,往往不能满足3DMAX、CAD、Python 编程这些创新软件的实践需求,所以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大多以老师教学为主,互动少,课堂氛围沉闷,教师管理困难,只能依赖信息技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但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以便教师倡导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梳理新课标便能发现,其中76 次提到“创新”、23 次提到“自主可控”、10 次提到“共享”、5 次提到“原始创新”和4 次提到“原创精神”,创新、自主可控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旋律,为未来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为了顺应这一基本方向,希沃首先解决硬件配置问题,可快速高效部署3DMAX、CAD、Python 编程、安卓应用开发、传感网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在线离线编程、虚拟仿真VR 应用等。

  而针对课程互动性的问题,希沃则发布了“希沃易启学机房教学方案”,在该方案下,授课可随时发起70 多种课堂活动,支持全班同时参与互动、答题、竞赛。同时支持课堂资料云端存储,让师生联动更加紧密。其中,云存储功能可以保障机房设备还原后,学生仍能正常继续完成跨堂作业。

  显然,当教学资源更丰富,学生将更大程度上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此外,传统信息技术课往往存在课堂秩序难管控的问题,“希沃易启学” 给出了解决方案。首先,支持教师端同时监测多设备运行状态,防止学生设备离线,出现故障也可快速定位;其次,支持设置软件、网址限制;同时,搭载希沃教学终端实现了硬件级一键黑屏管控和硬件级一键静音 ,避免外放干扰课堂,让教师得以高效维护课堂良好秩序,保障教学进度。

  不难想象,当新一代的机房从环境到课件,再到上课形式都发生改变,既能让教师更轻松,也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尽管学校机房的变革刚刚开始,但以此为起点,无论是各所学校还是“希沃们”,最终的目的地都是一个更为健康的信息科技课程发展生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