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这一年,芳华当自强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会展,芳华,自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9 20:41
文:兰宇鑫 ● 责任编辑:裴超 3186473330@qq.com
年关将至,心有慰藉。2023年对中国会展业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既是历经三年疫情后,我国会展业重装上阵再出发的元年,也是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发展格局,开启新模式、运用新技术、践行新理念、服务新业态、创造新价值的重要阶段。站在时代发展转折点,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会展业的溢出效应,正在激活产业动能。而面对经济提出的新需求,中国会展业要增强自身建设,提升竞争力。
放眼全年,不论是政策支撑,还是地方措施,无疑都在促进会展业市场发展活力。国家层面看,从年初国务院会议强调,“立足助消费,稳外贸。会展业需要优化供采对接,推动国内线下展会恢复,支持企业出境参展,培育境外自办展。”到下半年商务部提出“加快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强调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平台,进一步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层面对会展业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强,并强调会展业在稳经济方面的关键作用。
地方层面看,各级政府也在积极优化措施,促进会展业发展。例如,上海针对国际性展会推出个性化服务和监管方案,为会展企业提供担保,给重要项目予以资金支持,支持各类产业展会落“沪”。广州恢复广交会线下展,出台38条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海关为办展企业提供通关指导服务,商务局帮助企业对接资源。深圳首创夜间展览,发布《深圳市关于加快完善“一集群一展会(论坛)”体系的工作方案(2022-2025年)》,引荐专家支持会展业发展。南京发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会展国际化水平、引导会展数智升级、鼓励会展绿色发展、强化会展产业链融合。成都发布会展产业合作机会清单与成都《会展资源》手册,并强化人才建设等相关措施。
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措施,有效调控了市场发展形势,为寒意渐浓重的业态环境注入暖流,适时帮助会展业的企稳回暖。不过除了政策的外部加持,会展业也在强化自身发展。
在模式上创新。双线融合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内核动力。不少展会深化互联网发展模式,依托网络圈粉、圈层为线下引流开辟新市场。
在技术上优化。利用人脸识别简化签到流程;运用AI技术优化项目方案;利用ChatGpt撰写策划文案;通过物联网管理展会物料采购。
在理念上破局。打破传统办展思维,从服务市场到从深耕产业,再到聚焦绿色零碳、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多个国家重点领域建设。此外,天津、厦门、长春等城市积极打造会展功能区建设,疏通资源壁垒,整合优质项目。在业态上延展。伴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新的展会类别不断涌现。从游戏展到新能源展,从大数据博览会到链博会,展会市场的边界不断外延,提升了发展质量。
在价值上嬗变。会展业的价值已上升成为构建供需两端的重要桥梁,在促进城市消费、产业升级、对外交往,助力内外贸发展,以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前,中国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来自政策的支撑与引导,更需要加大自身建设。毕竟,提升行业竞争力,会展还需当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