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动物世界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鲁迅,动物,世界
  • 发布时间:2023-12-29 21:57

  李木生

  鲁迅有一个动物世界,热闹天真又深刻别致,至今流动着鲜活的鲁迅动物伦理。他的动物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不仅照见一个更为真实也更为可爱的自己,同时也折射出那时的中国。

  蛇的真相

  蛇,在鲁迅的动物世界里,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乍看是爱恨交加,其实是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呈现,内质却是统一的。

  在《野草·我的失恋》这首拟古的新打油诗中,作者用四种信物回赠自己追求的爱人:猫头鹰、冰糖壶卢、发汗药与赤练蛇——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虽是“打油”的、讽刺的,“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作一首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但这四种事物却是鲁迅所喜欢或者日常必备的。赤练蛇当然也是他的所爱,不然不会以此赠送自己的爱人。

  这条赤练蛇,有着美的意味。早在他的百草园里就出现过:“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更早的时候,“赤练蛇”便出现在小说《补天》中,以此比喻女娲挥舞的紫藤。

  写《我的失恋》是1924年10月3日,两年多后的1927年1月11日,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又提到了蛇,当然是直抒对于蛇的爱:

  “我就爱枭蛇鬼怪,我要给他践踏我的特权。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

  鲁迅属蛇,曾有笔名“它音”。对此许广平有过明确的解释:“它,《玉篇》,古文佗,蛇也。先生肖蛇,故名。”鲁迅从八道湾搬去砖塔胡同暂居,与俞氏小姐妹有了十个月的相处,并在此留下了一个充满着童趣的外号——“野蛇”。其实,“野蛇”的获得,得益于他的调皮,是他先以属相分别称她俩为“野猪”“野牛”,遭到“反击”,才有了“野蛇”的回赠。

  仇猫

  在《兔和猫》与《狗·猫·鼠》里,猫是主角,而且鲁迅并不讳言他对于猫的厌恶与他的“仇猫”。那时的“正人君子”、学者名流之类与鲁迅论战正酣,“仇猫”也便成为他的罪状之一。

  比如陈西滢说:“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直接将鲁迅逻辑推理成了“狗”。鲁迅才不依了他们的葫芦画瓢,径直地说出自己仇猫的缘由来,而且觉得“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间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三、“交配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四、“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到了北京,还因为它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在这里,鲁迅是将猫与人共论的,他是亲见了青年们抛洒的鲜血与被虐杀的生命。虽然写的是动物们,却又是在写压迫者与压迫者的帮凶们。

  一只中国的猫头鹰

  猫头鹰曾是鲁迅的自画像,也是他精神与意志的象征。早在1909年,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的时候,鲁迅就曾在一本书上手绘过一只铁线描的猫头鹰,是男女两个站立的人组成全图,以男女两人的脸作为猫头鹰的两只眼睛,似乎既在观察又在解释这个世界。到了1927年,鲁迅为自己的杂文集《坟》所设计的封面上,更有了一只自己绘制的猫头鹰,刀刻般醒目:它站在封面图案的右上方,大大地睁开着一只眼睛,瞪着这个充满着罪恶与苦难的人间;而另一只眼睛则微微地虚闭着,对着各式的敌人,透露出强悍的不屑与轻蔑。

  鲁迅有一篇名为《夜颂》的文字,是他之所以热爱猫头鹰最好的注解。猫头鹰,正好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作为“中国的猫头鹰”的鲁迅,当然也要在这光天化日的黑暗里,看见与揭露、批判与书写,“惯于长夜过春时”,“怒向刀丛觅小诗”。于是,中国便有了一只全天候都在大睁着警惕眼睛的猫头鹰,一只中国的猫头鹰。猫头鹰及它的延伸,曾被鲁迅用作各种笔名:隼、翁隼、旅隼、令飞、迅行等。鲁迅说,“迅即卂,卂实即隼之简笔”(致章廷谦信)。许广平也曾说,“隼性急疾,则为先生自喻之意”。

  白象

  在鲁迅的动物世界中,亦有温馨与柔情。

  那只“小白象”到来的时候,已经是在1929年的5月14日即鲁迅49岁的时候。鲁迅北京探母,上海的许广平在思念的信的抬头便用了“象”的缩写字母“EL”(Elephant)。这个“象”字来源于林语堂的《鲁迅》一文,说鲁迅在厦门大学“实在是一只(令人担忧的)白象,与其说是一种敬礼,毋宁说是一种累物”。此文说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深刻的批评家”、“少年中国之最风行的作者”,而“白象”,当然是说鲁迅的珍贵与稀有,也即许广平的“难能可贵”。白象,是深得鲁迅认可的,稀有倒在其次,主要是其可爱,不然他不会在回信的时候,在落款处再手绘两只长鼻之象,且一只长鼻高昂,一只头颈谦垂。不仅如此,他还在15日的回信中,直接以“害马”(HM)称呼爱人许广平。

  在《柔石日记》中,有关于鲁迅和象的记述:“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紧。第二,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等到他们的孩子海婴出生,那个一身通红的婴儿便成了鲁迅的“小红象”。正是这个“怜子如何不丈夫”的“中国白象”,创作了哄睡儿子的摇篮曲: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红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

  (红象摘自《人民文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