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翟广顺:给青岛文学一个历史支点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青岛,文学,历史支点
  • 发布时间:2023-12-30 12:02

  2 0 2 3年1 1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青岛文学史:1 8 9 1-1949》,是青岛本土学人翟广顺研究员独力完成的学术论著。这部7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引起了岛城内外一片赞誉。为求解此书创作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本刊编辑与作者翟广顺近日进行了一场对谈,发表于此,以唤起更多读者的阅读期待。

  商周刊:综合一些报道了解到,这部《青岛文学史》是您“我的青岛”文化教育史著“三部曲”的压轴之作,是积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代表作。只是,媒体关于您的报道,更多地集中在教育方面。您的专业,究竟是文学,还是教育?

  翟广顺:“我的青岛”文化教育史著“三部曲”,是未完成前不敢向外界透露的夙愿,是一个土生土长青岛人的心“结”。2019年12月,我先呈现出《青岛教育史:1891-1949》,计有60.6万字;2021年12月我奉上的《山东(青岛)大学史:1929-1958》,字数和印张完全相同;今年11月,我拿出了这部70.3万字的《青岛文学史:1891-1949》,与前两本形成“三部曲”结构。前后算起来,“三部曲”历时5年,总字数超过190万字,5年前的梦想得偿所愿,庶几不辜负当初的一片苦心,也没有委屈自己手中的笔。

  熟悉我的朋友都说我,只展示“过去完成时”的东西,不肯说“未来进行时”的话。其实,我一直活在梦想里,并一直喜欢享受这种梦想。2019年写“三部曲”第一本所发的宏愿是“士不可以不弘毅”,并用当年申报的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作支撑。之后的两本,也都是课题研究的产物。这样做,一方面为完成研究任务进行了时间安排,另一方面也有了科研质量的保证。“三部曲”是史著,不是写给自己读的闲话。

  这部《青岛文学史:1 8 9 1-1949》,是我回归文学的进阶石。我从1970年开始做教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时长超过半个世纪,给人们的印象是地地道道的“教书匠”。其实,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198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业师是韩之友先生、蒋心焕先生,朱德发先生、夏之放先生、宋遂良先生的学术讲座,我都是最忠实的听众。当时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山师学派”奠基时期,我作为学子,从中受益颇深。在教学职场,我虽有多学科的教学经验,但教的最多的是语文。对于文学,除去理论研究,我也写作发表了一些小说、散文和剧本,只是未尝试作诗。记得,最早试笔的短篇小说是1980年在《山东青年》杂志上发表的《陈家的四姑娘》。不过,这个处女作并未唤起我的文学创作欲望,因为我需要生活积累,实在恧于措手、落笔。朋友问我,“三部曲”之后写什么?我想,以一个“教育的文学工作者”自期也行,做一个“文学的教育工作者”也罢。整得哪哪都有我,确实有点那个啥。对于文学,我是一个甘居文学“门外”的门里人。

  商周刊:其实,青岛文学并非是一个新鲜话题,学界和坊间近年来发表和出版了不少文章和书籍,但您的《青岛文学史》却格外引人关注,特别是关于青岛文学“第三极”的历史定位,您是怎样提出来的?

  翟广顺:把青岛文学称为“显学”,并非夸大其词。学界及坊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青岛的山、海、城里藏着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为此,许多文史学者与文艺爱好者撰写了不少文章,出了不少书。客观地说,这些著述对于普及文学常识、丰富市民谈资,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这些著述大都是文学考据、学科史介绍,抑或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梳理和导读,大都失之于单向度、局部性、剪影式,未能解决青岛文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的问题,未能对青岛文学追寻现代性的起伏与得失,即对文学思潮与流派、作家作品与接受主体、文学期(副)刊与现代都市、文学本质与主体论等问题作出学术反应,未能给青岛文学以准确的学术定位。

  我的这部《青岛文学史:18 9 1-1949》,则借鉴文学地理学、文化空间转化等理念,以“人”的现代性和文学内在的历史诉求为理论支点,给予青岛近现代文学以历时性“史”的视角和地缘空间视野。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形势和特殊的地缘特点,经历了德租日据、北洋军绅、南京政府、抗战沦陷、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与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关联的城市,在中国政治中心南北播迁、山东文化地图东西转移中,形成了有别于“京派”“海派”文学之外的第三极。这一过程不是时空范畴中文学题材、体裁的简单聚合,而是一个意义复杂的、涌现的过程,是伴随着城市“开埠—被租借—回归后”进程,在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体系建构中,经历了“新文学发轫—旅寓作家精英文学—本土文学自觉”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文学,与山东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交错互动、融会互证关系。唯其相互知觉、互缘同构的特殊性,以及目前线性进化文学史教科书不易将其归属,这恰好成全了我的这部《青岛文学史:1891-1949》。

  商周刊:您的《青岛文学史》,学界讨论度最高的是“目录”,它就像一幅全景图,让读者回归文学现场和历史语境,进一步了解那些熟知的作家作品,发现一些不曾记忆的作家作品。您是如何撬动“目录”这个支点的?

  翟广顺:都说“目录”是著作的精华,读书治学当从目录学入门,写好“目录”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我体会的是,文学史的“目录”是史著者的眼睛,我的这部《青岛文学史:1891-1949》,要通过“目录”体现本书的全部运思。

  本书按照章、节、项、目四级标题编制,目录按学术规范展示章、节、项三级,共计7章、37节、126项,第四级标题内嵌在文中(黑体字占行)。我要通过“目录”,将20世纪上半叶青岛文学的思潮流派、文学事件、文体文类、作家作品等,以历时性、共时态的经纬线编织成一个整体,看上去类似于笛卡尔的立体坐标。大致的擘画是,以文事为X轴、作品为Y轴、批评为Z轴,既不放弃任何一个值得书写的文学事件,又必须突出30年代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时期的教授文学和左翼文学;既不忽略任何一个值得写入青岛文学史的作家及其作品,又必须突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名声显赫的老舍、沈从文、王统照等文学巨匠及其代表作;既要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业已给出的定论保持一致,又必须体现我的见与解,生成新的诠释维度。我就是在这些个“既……又……”的两难选择中来回折腾,为开出一张足以让人动容的作家名单几乎弄痛了脑仁。

  显然,我花费了足够的气力写王统照、老舍、沈从文、臧克家、王度庐,以及闻一多、梁实秋、洪深、吴伯箫、赵少侯、周学普等被高度赋魅的作家;而对短时羁居青岛的顾随、陈翔鹤、陈梦家、方令孺、郝荫潭、汪静之、蒲风、史轮、萧红、萧军、舒群、盖耀华、臧云远,乃至更短时间的浮萍般游青作家苏雪林、陈荒煤、艾芜、沙汀、巴金、俞平伯、柳亚子、卞之琳、何其芳、蹇先艾、柯灵、郁达夫、端木蕻良、袁犀、赵清阁、贾植芳,以及被文学史遮蔽遗忘的废名、宋春舫、杜宇、徐中玉、孙昌熙、丁梦全、张喟兹等,都有适量的笔墨。同时还兼顾徜徉在古典诗词苑中的黄公渚、吕美荪、刘少文、梁启勋、周至元、王锡极等,以及在青岛使用其他语种写作的作家,如维尔汉姆、田原天南、中日混血儿黄瀛。对于青岛土生土长的于黑丁、周浩然、鲁丁、废丁、黄耘、刘燕及、梁宝、萧风、刘绪萱,40年代成长的作者杨唤、山音、鲁海、梁枫、李策、陈南冰、朱之凌、鲍运昌、潘颖舒、江雪雯、黄哲渊等,以及在青岛文艺期(副)刊发表作品的外埠作家李瑛、唐弢、左蒂、金近、翟尔梅、陈慎言、司奈尔和为青岛编辑副刊的田仲济等,个顶个都要在青岛文学史上给出适当的位置。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文学,包罗新旧文白,是“人”与“文”现代化的历史纽结。

  总之,青岛文学史的经验和逻辑,比读者以为的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很多奥妙值得品味再三,作出新的发现。不仅学汉语文学的专业人士,需要下点工夫;即使中文系之外其他科系的,也应在文学上花点时间。相信我,读了《青岛文学史》,你会爱上文学,更爱青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