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推动县域差异化发展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系统,思维,观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06 15:09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教授 张慧鹏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全省上下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来抓,组建了省市县三级指挥机构和工作专班,由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抓,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由此可见广东的决心和力度之大。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广东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累积起来的。这种不平衡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包括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巨大差异,也包括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资源要素向珠三角地区集聚,这种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反过来又进一步吸纳更多的资源要素向珠三角集聚。展望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大湾区城市带集中的趋势仍然会比较明显,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既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是否意味着粤东西北地区在珠三角的“虹吸”之下,永无翻身之日?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需要承认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但也要认识到,粤东西北地区的后发劣势也有可能变成后发优势。例如,珠三角地区开发强度高,人口密集,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对绿水青山和原生态文化的渴望就比较强烈,而粤东西北地区由于人口大量转移,自然生态保育很好,一些古村落、古驿道得到保护性开发,原生态文化的价值得以凸显,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这就是发展的辩证法。
《小康》杂志2023年11月中旬刊聚焦广东“百千万工程”,深度报道了许多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各有特点,一个共同点就是立足自身基础,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接下来,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各区域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通过差异化举措推动各地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