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出口助力广东制造业和外贸提质升级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广东,制造业,外贸
  • 发布时间:2024-01-06 15:12

  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支撑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基石”。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今年前10个月,“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11月5日,在泰国曼谷Impact Speed Park(冲击竞速公园),随着广汽埃安THANK YOU & TRACK DAY(感恩客户暨试驾日)主题的华彩开幕,活动吸引了超过数百位的埃安车主和电动汽车爱好者齐聚一堂,现场洋溢着激动人心的气氛。

  许多参加试驾的顾客在亲身体验了AION Y Plus的卓越性能后,现场便做出了购买决定,现场下订的热潮反映了广汽埃安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吸引力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泰国作为东盟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拥有成熟的汽车工业体系。广汽埃安秉承中泰两国友好合作的传统,选择泰国作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首站。广汽埃安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为泰国加速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产业中心提供支持和助力。

  以广汽为代表的不少广东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正积极走出国门,扩大广东扩大海外市场份额。从全省来看,今年前10个月,广东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分别增长4倍、18.4%、29.2%。

  那么,什么是“新三样”?相比于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的出口,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被称为外贸“新三样”,出口表现尤为亮眼。

  “新三样”为稳外贸提供重要支撑

  广东汽车配套产业链完备,以广汽埃安、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自主品牌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广东汽车出口128.8亿元,增长2.7倍,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7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超7万辆,同比增长了4倍。同期,深圳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达到131.1亿元,同比增长432%。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力威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及不断成熟的加工制造体系,满足国内外众多客户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需求,在电动两轮车电池、储能电池领域均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公司的产品远销亚洲、欧洲、美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约62%。

  “我们不断扩大国际市场,把绿色电池从东莞带向世界。政府的政策支持给了我们很大助力,比如税务部门的减税退税政策力度更大,办税更便利了,让我们有更多资本和信心‘走出去’。”博力威董事长张志平“算了一笔账”,2023年前三季度,博力威已享受出口退税8000多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博力威还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约1300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所得税60 多万元,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盘活了企业的资金流,给了企业更大的动力继续研发创新,帮助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与市场,让企业勇闯世界的底气和劲头更足。

  “新三样”出口的增长,侧面反映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相关行业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明显技术优势,培育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相关产品出口的强势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新三样”产品的出口优势主要得益于我国在绿色低碳能源相关产业的战略布局,为“中国制造”打开了更大的增量空间,也为稳外贸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助力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组织省内海关开展“点对点”一企一策帮扶,打造“提前申报+抵港直装”,实现货到放行,大幅缩短货物在港时间;发挥中欧班列物流优势,降低通关成本,最大限度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通关便利。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整个产业链也向外延伸,锂电池出口增速迅猛。磷酸铁锂电池属于危险货物,出口涉及政策法规及货物包装技术要求较多。针对锂电池出口,广州海关依托“关长联系企业”“问题清零”等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一企一策”建立帮扶台账,提升企业风险意识和质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出口危险货物包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深圳海关则出台了“检查验证+合格保证”改革措施,开展试点以来共有31家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的出口锂电池企业纳入试点,整体通关时间缩短超过50%。

  今年前10月广东外贸出口增长2.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对外贸易就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外贸去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着供应链成本上升、疫情影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等挑战,今年的“外贸成绩”如何呢?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6.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4.5万亿元,增长2.5%;进口2.31万亿元,下降5.4%。值得注意的是,单10月进口转降为增,扭转了连续6个月下降的局面。

  从主体看,民营企业成为广东外贸的稳定器。前10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4.12万亿元,增长5.4%,占60.5%,带动同期广东外贸增长3.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31万亿元,下降8.1%,占33.9%;国有企业3702.3亿元,下降6.7%,占5.4%。

  从地区来看,今年前10个月,广东前五贸易伙伴中,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0.5%、0.1%;对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分别下降3.6%、0.01%、2.4%。新兴市场保持较大潜力,其中,对拉美增长8.8%、中东增长8.6%、非洲增长7.4%,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增长1.5%。

  第134届广交会成绩亮眼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在第133届广交会现场,《小康》记者看到新投入使用的广交会展馆D区,增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和智慧生活专区,现场业态丰富、科技感满满。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应用尤为受到关注。中国电子进出口珠海有限公司带来近年最新研发的挂壁式储能器、便携式储能器参展。“储能电池通过吸收太阳能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储能产品,功率大储能强,可以实现家庭用电或是外出用电,持续稳定并实现低碳环保。目前这方面产品主要销往经济水平落后、经常容易停电的非洲、拉美等一些国家。”珠海中电罗小姐对《小康》记者说。

  11月4日,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在广州落幕。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截至11月3日,共有来自22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其中,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197869人,比第133届增长53.4%,比疫情前的第126届增长6.4%。本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本届广交会品牌企业出口成交63.5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7.8%,占出口成交总额的28.5%。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交122.7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参展企业表示,境外采购商的“快速回归”推升了展会的“暖意”,采购商除现场签单外,看工厂、看车间、看产能等后续预约不断,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量质提升、下单积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对明年外贸出口的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众多行业标杆和国际知名品牌企业依托广交会进口展平台,集中展示智能制造、品质家居、休闲生活类等产品。重要展团收获颇丰。日本展团首次参展的企业现场与中国企业签下价值可观的多个订单。土耳其作为本届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已积极响应下届参展邀约并认真筹备。境外参展企业表示,广交会进口展为他们搭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让他们共享广交会的“超级流量”,同时也结识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为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三样”出口亮眼的背后,透视着广东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眼光,以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向。

  广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长期走在全国前列。政府部门推出规划,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各大城市你追我赶。

  2020年5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落实“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为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绘出“路线图”。

  一颗电池、一条“锂链”,撬动珠三角数千亿元项目投资。

  在广州,总投资109亿元、广汽埃安旗下的因湃电池项目加快建设。这是广州目前最大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项目。

  在佛山,一季度有4个超百亿元的新能源及储能相关项目签约落户。去年以来,佛山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签约投资额已近1000亿元。

  在惠州,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比亚迪电池等“明星企业”集中布局。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去年达866.7亿元,今年预计突破1000亿元。

  在肇庆,依托大项目带动,一季度新型储能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汽车产业投资增长近240%。

  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领域,是广东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型储能等产业发展,万亿新赛道为广东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珠三角多地你追我赶,竞逐“新能源之都”“电池之都”。

  “广州、深圳无疑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培育了广汽埃安、比亚迪等新能源自主品牌‘销冠’代表。佛山、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则成为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集中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樊佳惠提到,广东由此具备了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集群,涵盖从上游矿产资源、正负极材料,到中游电芯制造及PACK组装、下游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不同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也使得珠三角及非珠地区在“新三样”出口方面均有不错表现。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在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广东各地党委、政府很重视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出的新步伐。新能源汽车进一步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汽车及相关行业的火车头。上半年,广东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0.9%,较一季度提高10.2个百分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翻倍。

  “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22条’。”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吴红表示,将出台更多为企业“解渴”的政策举措,提振企业信心,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赛道新领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升级,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广东还充分发挥制造优势,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零售。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广东体现了“制造业当家”产销一体优势。以“2023消费提振年”为主线,广东相继围绕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放宽广深“限牌”、支持广深等汽车大市实施购车补贴和以旧换新,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等目标。

  编辑/麦婉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