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谱写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文/王克广(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十一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笔者看到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框架,感受到了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温暖人心,更增添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坚定信念。目前我国学历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规定了职业教育的新的层次结构,即: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二是专科职业教育,三是本科职业教育,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同时,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并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本科,也可以考研。可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型理念的基础上的。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中国现在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远远不够,重视程度缺乏,致使职业教育的处境十分尴尬。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离不开、很重要、看不起。

  一是离不开。所有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都需要一些相应的技术技能,而技术技能的形成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所以离不开。

  二是很重要。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已经从战略的角度高度重视,足以说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三是看不起。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子女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实现这些梦想的途径恰恰就是通过高考。因此,首选就读高中或重点高中,将职业学校排在选择末位,久而久之在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看不起职业学校的现象。

  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之一:党中央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提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提出要“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背景之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尤其是要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塑造中国服务新优势,实体经济竞争实力跃上新台阶,必须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人才需求结构与之相适应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越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就越大。无论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制造业,还是加快发展服务业,都离不开教育、人才、科技的升级,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