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血凝结平仄

  文/武春燕(山西汾阳)

  一个诗人可以无傲气,但要有傲骨。心中有诗意,处处皆清欢,诗由心生方有情,心由诗养方豁达。这大概就是爱诗之人的信念吧!

  我们现在大多数爱诗之人都有高质量的诗文见诸各大报端、书刊以及网络平台,而且大多是抒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这可能与我们藕断丝连的游历情结、思乡情节、怀旧情节等等有关吧。各位诗人词清句丽,言谐韵美,语直脉露,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人性的启迪,真情实感,自然迸发。

  我们虽然写的是古体诗,但一定要做到仿古而不复古。作品读来通透、明了、偶有深奥之处,需预知读者此处会卡顿,要加以序号来注释,既保证了读者对作品的流畅性,也达到了诗文的美感。

  我们还需注意内在逻辑通畅性好,字词跨度衔接行云流水,绝无猜谜语句。让人很舒服地去品味,内外双畅双保。

  文词的运用那叫俗中寻雅,大道至简而内涵丰满。这一点,是文学功底加普众诗观的双重合力。使美、境、意、三者蕴于无形而又有形,对读者的引入、欣赏、共鸣,三者很容易一气而成。

  格律诗词易学难攻,更难于精透。讲究的是声律严谨,文字工整,平仄互换,粘对交错。重点在于炼字、炼句、炼意,力求做到“以少总多”“词约意丰”,从而保持精粹完美、绮丽华赡的本色。我们写新诗完全可以凭才气、凭借灵感来创作。写格律诗词就没有这个福分了,在灵感和才气之外,还需要有相当的汉学根基以及锤炼和推敲的长期积习。诗是吟出来的,是作出来的,不然怎么叫“吟诗作对”呢?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心悟出来的,不然怎么叫诗是心灵的窗口,诗是心灵的结晶呢?

  下面我用自己的诗词拙作举例说明一下,也是和广大爱诗之人、文友及前辈们互相交流一下写诗词的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见谅。

  “楚岫秦风,彩虹桥上,浮云掠面如烟”,写景的幽深;“天工神斧,悬瀑如弦。板壁岩岑,怒指青天”,写景的壮美;“及三巡,乃生帝王之气。世言三皇五帝,自出河东,盖事太久古,杳杳冥冥,稽无可考,然尧都禹鲧,历历可循。更韩赵并魏分三晋,践土会盟定春秋。大唐虎贲,自始龙城成一统”写饮酒者的气势如虹;山水洞情,尽在眼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

  “人生若得两相许,宁学虞姬别霸王”,是心灵的慰藉;“诗酒年华成枉度,笑谈客梦误贤良。待来生、仗剑出龙城,诛四方”,是心胸的豁达;“寒江野渡平沙,雁门古塞残霞。两鬓萧萧白发。草庵吟榻,更谁人识胡笳”。是对人生近秋的感悟;兴观群怨,尽收笔下,给人以触目伤怀的颤动。“司兰侍竹,煮酒横琴。更景成诗,梦成画,璞成琳”。既表明了诗词的境界,也表明了填词的心态。诗品即人品,诗词作品达到了严谨、工整的标准,才是我们每个有诗心之人的最高悟性。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格律诗词可以说正是这个国度的一大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尽管近百年来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曾一度被打入“冷宫”,但纵观近些年来“元气”不断恢复和“体能”不断充实,这一传统文学体裁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诗词骈赋创作之路,既是人生轨迹的选择,也是强大诗词魅力新展示。

  能够在茫茫诗词长河中融入一滴水,能够在漫漫诗词长途上印上一道足迹,足矣!希望我们每个爱诗之人按照“严整风格依旧体,抑扬韵调换新声”的文学选择和写作原则,用心血凝结平仄,多出精品,早出力作。

  作者简介:武春燕,笔名修蝉。山西汾阳人,热爱生活,习惯于自己走路,靠自己闯关,为自己打伞。酒业酿造间隙偷得些许诗韵文情,酿造生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