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影像到数字区域曝光法(上)

  • 来源:摄影世界
  • 关键字:传统,影像,曝光法
  • 发布时间:2024-01-21 19:50

  文并供图/ 董冬 整理/ 刘梓钰

  Text & Images by Dong Dong Arranged by Liu Ziyu

  数字影像时代,新的科技、人工智能使得摄影似乎变得简单了。但是,在创作中是相机驾驭了我们,还是我们驾驭着相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任何的艺术门类中,扎实的基本功会对创作者作品实现的高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本专栏撰写的初衷是,我希望能够通过影像最基础的知识讨论建构起影像创作高阶的审美建立和情感意识的表达。

  今天许多摄影刊物上依然会谈到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并讨论他使用的这套胶片曝光系统如何适应数码影像时代。其实,他在晚年时期短暂地接触过数字影像,并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确信摄影的下一个阶段会是数字影像。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可以见证它。当然我还是相信不论科技创新如何发展,一双有智慧、有创意的眼睛始终是艺术创作的关键。”(“I am sure the next step will be the electronic image, andI hope I shall live to see it. I trust that the creative eye willcontinue to function, whatev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may develop.”) 自安塞尔· 亚当斯和弗莱德· 阿切尔(FredArcher)开发了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以来,尽管摄影媒介已经从传统的胶片转变为数字形式,但光线和色调依旧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关键因素。也因于此,区域曝光法和数字影像仍然紧密相关,许多技术要点可以直接应用于数码摄影,与此同时,也需要重新理解和调整一些概念,以实现区域曝光法的真正核心理念。

  首先,区域曝光法某些方面与黑白底片处理技术密切相关,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改变胶片乳剂的密度,从而影响照片呈现。与使用胶片一样,这套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从采集影像到图像后期处理来优化数码摄影。如果传统影像的创作精髓在于“曝光暗部,制作亮部”,那么在数字时代,这个操作原则将需要重新探讨。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围绕着“影调的控制与呈现”这一主题,构建了一种“改进区域系统”的替代方案,以适应当今的摄影创作。虽然今天数字影像有混合曝光和高动态范围(HDR) 等技术,甚至有些人认为不再需要区域曝光法,但不论是混合曝光还是高动态范围(HDR),都是将图像的亮度范围扩展到传感器本身无法捕捉的范围的技术。正如区域曝光法是对胶片使用的控制一样,数字区域曝光法也是基于对数字影像信息进行精准控制,从对图像小区域的明暗进行调整,到最终有效地增强整体效果。

  进入摄影的数字时代,数字暗房使摄影师能够获得比传统湿式暗房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数码影像在很多方面让制作流程变得更加精准和简易,但熟练掌握技术依然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思考。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步步深入了解数字区域曝光法。如果你希望完整地驾驭摄影创作这种艺术表达形式,你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原理概念的学习。

  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就是将所有拍摄场景的明暗分为11 个色调等级,使用罗马数字O-X 来表示,O 区代表纯黑色,X 区代表纯白色。每个影调的区域都以一个数字对应的一档来分配,每个区域相差1 级。

  在“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标准的使用中,可以确保在任何拍摄场景,不论光线多么复杂,都能实现准确的曝光。同时,相同的原理再延伸到后期暗房的制作中,可以保证照片的影调得到完美呈现。

  “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不仅是我个人在制作影像时遵循的规则,也是很多专业影像创作者遵循的规则。它使我们在图像处理时准确地控制影调或色调范围,从而获得优质的摄影作品。对于摄影者来说,学习好这套系统的意义,就如同学习书法的人明白沈括先生在《梦溪笔谈》中所说的“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一样。

  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观看照片的途径,尤其是通过电子、虚拟的展示平台,但是纸张等实物依然是影像呈现的重要媒材。使用区域曝光法的宗旨在于,当进行影像放印工作时,最大限度地呈现影像色调或不同亮度区域中的细节内容,并将这些区域等级与拍摄场景中的亮度区域相关联。最初的区域曝光法是“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每个区域分别对应的视觉效果详解。为了解决大幅面相机在拍摄时处理多张胶片画面一致性的问题,这样调整单张胶片的曝光和后期显影就变得相对简单很多。这个概念也同样适用于数码摄影,它使摄影者更容易地调控每个曝光区域,以达到理想的影调和图像效果,不必再为使用软件对每张数字底片都进行“显影”工作而烦恼。

  在实践中,通过拍摄加暗房显影控制,扩展或收缩影调范围,会比单一正常曝光得到的影调要丰富得多。在传统的胶片摄影中,区域曝光法分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1)曝光和胶片显影;(2)影像放印。但是传统胶片的概念不能直接挪用于数字区域曝光法,因此我把数字区域曝光法分为另外两个部分:(1)曝光;(2)显影和影像放印。

  传统负片的两次反相

  任何的艺术创作都有它独到的技巧法门,掌握它就可以实现标准化输出,而如果在传统规则上有了创新就可以形成风格,建立起自己的创作“流程”。传统摄影中有着这样一句口诀“曝光暗部,制作亮部”,这指的是,传统胶片包括黑白负片和彩色负片,在我们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进行两次影像的反相制作。第一,拍摄实景中的反相。我们眼中看到的真实场景与胶片呈现出来的画面明暗关系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肉眼看到亮的地方,在底片上是暗的,底片中暗的地方,是我们看到的亮部,这就是第一次反相。第二,暗房制作期间的反相。反相的底片在暗房中放印过程中经过显影、定影,再次被反相到相纸上,成为接近我们实际看到的图景。这就是传统胶片创作中的两次反相。

  拍摄时的信息提取 VS 暗房中的信息呈现

  影像信息的采集和呈现是摄影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应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数据信息直到最终呈现在相纸上。首先来说拍摄部分,我们刚才聊到了传统胶片摄影,底片是以反相形式呈现的,它的透明部分也就是亮部是实际照片中的暗部,那么当我们的底片上出现完全透明的状态时,这证明画面暗部欠曝,产生了死黑,所有的实景信息没有被记录下来,这也就是传统摄影中所说的胶片“无密度”。这种底片没有了密度的情况,在后期暗房中是无法恢复的。由此可见,胶片对暗部景物很敏感,在拍摄时需要特别注意确保暗部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反之,底片上的黑暗部分就是实际场景中的亮部,这时胶片就有了密度,那么在后期暗房中就可以进行制作加工。即使我们拍摄过曝,也可以通过后期暗房把高光制作出来。制作方法就是在后期暗房中通过对高光进行遮挡来减少曝光,保存画面高光部分的细节,使得影像数据信息获得完整。

  我们知道人类裸眼的视觉系统拥有更为广泛的动态范围,对于不同明暗区域光比层次的感知力远远高于胶片,这意味着在极端亮或暗的条件下,相机可能无法捕捉到与人眼相同的广泛光比范围内的所有细节。传统的胶片,包括正片和负片基本可以容纳五至七档光比,超出部分就会欠曝或者过曝。使用“分区测光法”可以保证胶片记录下拍摄场景完整的明暗信息,也就完成了影像信息采集的第一个步骤。在第二个暗房制作“放印调整法”步骤中,按照亚当斯的影调范围,再把采集到的7个区域的信息分配到11 个亮度级别中去,也就使画面有了更大的光比反差,更丰富的影调层次。亚当斯将影调范围的亮度级别与拍摄的实景中的亮度区域进行了一一对应,所以场景拍摄中的区域III(较深的阴影部分)与后期放印中的值III(相当深的灰色和少量的规则纹理细节)就可以相对应了。如果想增加更多的画面反差和层次,在后期暗房中就可以把拍摄的III 区数值延展到II、III、IV 区域中。此外,区域值0 是纯黑色,区域值X 是纯白色或纸白色(如,太阳、镜面等高反光处),这两个区域在影像制作中很少使用,因为纯黑或纯白会降低画面的层次丰富度,而失去三维立体感。区域值V 区是中间灰色,被称为18 度中灰,也是测光表的校准值。每个区域之间的差异都是一挡曝光。区域值II 是第一个可以辨别细节和纹理的区域,而在它对应的曝光表的另一端区域值VIII,是最后一个仍然可以看到细节和纹理的区域。区域值I 和IX 虽然没有显示有规则的细节或纹理,但也不是纯黑色或纯白色,只是非常接近,而这两个也是我在后期中控制高光和暗部最常设定的区域。

  在传统暗房中,我们会使用阶梯式放印法,通过在放大机曝光过程中进行遮挡来制作测试小样。当放大机第一次曝光后,使用遮挡工具逐一再以第一次曝光相同的时间进行另一次曝光,重复此过程,直到完成所需的步骤。完成阶梯式放印后进行评估,确定最接近理想的影像效果。这一流程也成为成品放印的基本设置。

  “区域曝光法”适用于所有媒介形式的摄影。掌握了此系统,不论是传统胶片还是数字传感器,不论是彩色影像还是黑白影像,从整体画面的反差状态、局部对比度高低、宽高比放印等,拍摄者都可以对拍摄的人物或场景进行预判。当摄影者前期明晰了要拍什么、怎么拍,就可以提前设计好一系列问题解决的办法,为未来的摄影创作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时,提前解决这些问题,对画面的构图、测光和曝光,以及高效的后期制作、编辑图片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数码相机拍摄彩色RAW 格式照片,并打算后期转换为黑白照片的情况。了解了色彩和灰度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在黑白照片中创造丰富的反差,和如何制造视觉兴趣点,对于拍摄一张成功的黑白影像至关重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