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下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探索
- 来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识字与写字,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2-20 17:24
陈剑红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教师发展中心,清远511500)
摘 要: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组织下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是系统综合的识字与写字活动。文章从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推进运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将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整合成有目标、有预设、有指引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识字与写字;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内容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识字与写字是该任务群的两种主要类型之一。新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与以往的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比较,新课标理念下,“识字与写字教学突出了课标内容由碎片化转向任务群整合、基础性内容由侧重数量要求向稳量提质实现综合效应的转变”,对识字与写字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增强识字与写字教学效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活动创设
当前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是随文识字、写字,以往的课文教学,教师普遍从音、形、义展开识字与写字教学,是较为独立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要在将识字与写字列入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整合效果,将识字与写字同朗读感悟、字词表达与应用等有机联系起来,整合为学习任务。教师关注学生“字感”培养,提升学生自主识字、准确运用的能力,注重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系列识字与写字活动,着重围绕以下几方面策划和实施。
(一)提高随文感知识字的深度
著名教育家斯霞是随文识字的倡导者,她提出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感知识字在内容上围绕字的音、形、义开展学习,以默读、朗读、交流、猜读分析为形式,以“读文—识字—学习—再读—巩固”为基本流程,在课文学习环境中达到识字的效果。作为学习任务群内容,随文识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度实施。一是坚持延续式推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分阶段学习和积累语言文字。第一学段,将识字与写字列为教学目标和重点,认识基本字、常用字,对所学文字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发展独立识字能力。第二学段,将语言运用列为教学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识字,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第三学段,将梳理探究文字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展独立识字能力,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二是预设驱动式任务。根据目标任务,选取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在学习任务完成中培养识字能力。任务的驱动要立足学情,合理设定任务量和难度,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三是展示达成式成果。指导学生梳理识字、写字方式方法,在所增设的平台上展示学习成果,在感受汉字丰富文化内涵中培养对语言文化的热爱,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集中识字与写字的广度
新课标总目标提出: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首先是将识字与写字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教学目标的不同,从掌握的文字看,识字要求和写字要求是分开的,但在教学中两者不是割裂的,识字是思维活动,是基础,写字是实践运用,是深化,两者是综合式开展的。同时,要同口头表达、阅读、写作等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技能训练的方式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其次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归纳。教学中要促使学生主动识字,认真写字,实现“要我记,要我写”到“我要记牢,我要写好”的转变。如可通过对已学汉字与现学汉字的比较和归纳来识字与写字,通过观察分析现学汉字的异同来识字与写字,通过关联文字的使用场景、生活体验和应用方式来识字与写字,通过领略“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六书汉字文化等进行比较和归纳,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最后是加强文字运用的教学。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对字词音、形、义的掌握不是最终的目的,新课标将语言运用明确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将文字转为语言并加以运用,依靠句子运用、语境运用、语段运用等训练形式来强化学习效果。
(三)提高写字指导的准度
新课标对汉字书写效果的基本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在第三学段,增加了美观和有一定的速度等。在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当前要求开展写字教学的指导力度不足、准度不够,学生写字的质量偏低,该教学现状急需转变。一是教师亲身示范书写。有目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有难度的、易出错的示范书写,从笔画差异、笔顺、结构布局等加强指导,及时检验书写效果,通过书写的比较,提醒学生起笔位置、预留位置、收笔技巧,让学生不断掌握写字要领和书写规律,达到书写规范、美观的效果。二是全面收集影响书写质量提升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由学生来了解和收集同学的写字姿势、书写习惯、书写兴趣、汉字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分析诊断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三是及时做好写字评价。从基本要求、深度要求、互学互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通过写字比赛、展示活动等激发识字与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型教学改变了枯燥单一的传统课堂模式,让学生对语言和文本有新鲜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改变学习的状态”。面对当前识字与写字教学碎片化的问题现状,新课标提出了在积累的基础上梳理的新要求,即对所积累的语言文字加以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条件化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传统文化修养。因此,可通过创设主题活动和任务驱动来开展识字与写字教学。
(一)以学情需求为导向设计激励性任务
教师根据学段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习情况,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汉字的同时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一是体现活动的趣味性。如在第一学段可设置“亲近大自然感受美景”主题活动,认识和书写关于自然景物系列汉字,在第二学段可设置“创作动物故事阅读画报”主题活动,开展关于动物、动作等识字与写字活动,在第三学段可设置“花鸟枝叶总关情”主题活动积累词语,将识字与写字同情意表达抒写关联起来。在同一学段内可将多个单元归并为同一主题,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趣味性。二是顺应学生识字写字规律。按照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设计活动,任务的设计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结合教材学习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从低到高科学地设计活动任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三是拓展学习目标。不为识字而识字,不为写字而写字,站在文化审美提升的高度、情感态度培养的角度和语言能力提升的出发点上,在识字与写字活动中提升语文素质,通过认知、书写、表达、评价等活动将知识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语文能力。四是分解层级任务。按照识认、读写、运用步骤层级推进,围绕核心任务,通过活动的形式分解任务,完成积累运用目标。
(二)以梳理探究为模块组织任务式活动
根据活动探究和运用的特点,活动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首先是教师安排任务。教师设计出逻辑关联的若干子任务,形成任务清单,学生按照任务清单开展识字和写字活动。为了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以4至6个人为一组,设组长一名,协调和监督活动开展,每人均要全程完成目标任务。接着是学生梳理探究,在学生结合课文、单元教学独自完成活动任务后,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梳理、整合、探究活动,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然后是活动展示。在组长的安排下,小组成员轮流展示学习成果,汇报识字和写字活动的方式方法,其他学生就该小组活动效果和存在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各自的学习见解并互相交流。最后是教师总结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到识字与写字活动过程的诊断,反馈各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总结学习成果和有效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梳理,加强积累语言文字。
(三)以核心素养为总揽制定情境式策略
教师立足单元整体,根据识字与写字要求,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学习任务群。一是创设情境。识字与写字是一项认识活动和能力训练活动,同文化、语境、个人经历、生活体验密切关联,在学习任务群中,识字与写字不再简单地归结为会识会写,而是学会梳理和应用。教师要结合上述关联因素创设情况,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深度参与识字与写字活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二是挖掘教学资源。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文本外,要广泛搜集社会生活资源、媒体资源等,融入识字与写字教学当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信息收集能力。三是跟踪指导。加强拆解法、偏旁法、联想法识字,观察、定位、起笔三步临帖法等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互助互学共练作用,对进度慢的学生加强协助,加强指导并和阅读、写作活动互相渗透,通过关联生活、游戏活动等整体促进。
三、整合运用
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整合识字与写字内容,让学生找到全部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再进行归类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获取和运用信息能力。首先要进行内容的整合。以单元的形式罗列出识字与写字要点,随文圈划认读,进行同类整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引领读写,随文教学时再加以巩固。接着要进行方式的整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能认、写好、会用教学活动任务,在完成目标同时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最后进行资源的整合,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原则,指导学生整合和共享,多种渠道收集教学资源,延伸课堂的空间,不断探索学习任务群教学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吴欣歆,管贤强,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杨晔,肖林桓.语文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情境与任务设计策略[J].江苏教育,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