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御寒“神器”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古人,御寒,“神器”
  • 发布时间:2024-03-17 13:49

  文/王悦婧

  凛凛寒冬,大家都会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帽子、手套和围巾,有了这些装备,我们面对寒冬是不是又从容了几分呢?在享受冬衣带来的温暖时,你有没有想过:古人在冬天是

  如何保暖的呢?

  御寒保暖的“利器”是棉花

  冬天,我们外出肯定离不开棉服或者羽绒服。现在常见的羽绒服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冒险家为了适应户外运动而发明的御寒衣,后来被设计师和时装界所接受,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棉服的历史则更久远,尤其是在中国人“御寒”这件事上,棉花可谓影响深远。

  不过,棉花并不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作物,它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和南美地区,直到宋元时期,伴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棉花才开始在我国被广泛种植。在棉花普及前,中国古人的衣料以丝、麻为主,到了冬季,富贵人家大多穿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既保暖又美观,这种衣服叫作“裘”,狐、虎、豹、熊、犬、羊、鹿、貂、狼、兔等动物的皮毛都可以用来制作裘。其中,狐裘和豹裘最为珍贵,鹿裘、羊裘则较为一般。

  平民百姓到了冬天还是要穿麻布衣服,“布衣”一词正是由此而来。他们还会用柳絮、芦花等材料来填充被褥、衣物,虽然保暖效果并不理想,但总比穿单衣要好一些。

  而古代那些更加贫穷的人家就只能就地取材,用厚一些的楮(chǔ)纸缝制衣物,这种便宜的衣物叫作纸衣。到了宋代,纸衣的制作工艺有了进步,这类衣物成了贫苦百姓冬日御寒的重要选择。诗人陆游还在自己的诗中描绘了用藜草充饥、穿着纸衣的寒士的形象。宋代之后,纺织工艺发展,棉花种植范围扩大,大部分人终于能在冬天穿上暖和一些的棉袍了。

  御寒单品大起底

  就算有了棉袍,等真到了数九寒冬,人们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脸照样会被寒风折磨。所以,要想度过寒冬,只有棉袍还不够,帽子、手套这类御寒保暖的单品也一定要准备好。

  帽子

  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头部保暖的重要性,帽子对男女老少都是“实用物”之一。

  北朝时流行“风帽”,意思是抵御风寒的帽子。考古工作者在这个时期的陶俑上看到了很多类似的穿戴,大大的帽子包裹住耳朵和脖子,看起来就暖暖和和的。

  优雅的古代贵妇偏爱一种叫作“卧兔儿”的皮毛制头饰。这种头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帽子,但是戴在头上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趴在头上的小兔子,因此得名“卧兔儿”。

  考虑到“卧兔儿”有可能影响发型,爱美的古人也会使用“抹额”,在起到保暖的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发型。从唐代到明清,从贵妇到民间妇女,抹额逐渐成为人们最爱的御寒物品。

  手套

  除了帽子,手套自然也必不可少。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大量的手套,花样繁多,不仅有传统样式的,还有露手指的时尚款式呢。这说明,早在汉代,古人就已经使用手套抵御严寒,保护双手啦。

  暖耳

  从头到手都包裹严实了吗?不不不,我们人身体上还有一处很怕冷,那就是耳朵。所以接下来就要介绍一下暖耳了。暖耳又称耳衣、耳套、护耳等,是套在耳朵上用来防寒保暖的物件。有人认为,暖耳是驻守边疆的将士发明的,唐代有一首边塞诗中说“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到了明代,暖耳成了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身份地位的官员在冬季穿官服的时候开始佩戴暖耳。当时的暖耳主要有两种,一种就像今天的耳套,仅把耳朵包裹住,另一种则将整个后脑都包裹起来。

  到了清代,暖耳有了较大的改变,又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样子,一种是与帽子连为一体的暖耳,另一种则需要单独佩戴,挂在耳朵上,外形小巧精致,上面绣有吉祥纹样。材质也从昂贵的皮毛变为价格相对低廉的丝帛,平民百姓也能够佩戴。

  无论是裘、棉袍,还是帽子、手套、暖耳,它们都为古人抵御严寒提供了极好的帮助。今天,虽然我们有了更好、更高效的御寒手段,但也不要忘记智慧的古人为了御寒而进行的了不起的创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