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模式
  • 发布时间:2024-04-08 11:56

  董磊 陈满 刘蕾

  【摘要】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出发,阐述了以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对实现健康人口老龄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比国内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现状,指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完善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

  【关键词】 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0-786-03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上升,人们对生活质量、医疗保健需求皆有一定程度提高,人类的生理寿命呈逐年上升趋势。国新办于2021 年5 月11 日上午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举行发布会,中国人口共141178 万人,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 万人,占13.5%。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关于传统家庭养老、福利机构养老、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性问题,将会是21 世纪我国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项重大民生课题。

  1 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关于养老模式等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如果按养老模式类型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3 种。

  1.1 传统家庭的养老模式 传统家庭的养老模式在养老工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孝”道是我们华夏儿女几千年来的行为准则,对于延续中国家庭在养老方式中的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与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养儿防老”思想密切相关。近年来年轻人远离父母的人数不断增加,独自在陌生的城市闯荡生活,由此引发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直接造成了单一的此养老模式在承担社会及家庭养老重任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1.2 福利机构的养老模式 福利机构的养老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养为主的各种养老院,这些机构首先以为老年人提供集体生活场所为主要任务,其基础性配套服务设施相对完整;二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它们一般会设置健康饮食、整理清洁、健身娱乐、基础医疗等多方面相对完善的服务设施。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保证,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政府财力及我国人口体量大等多种因素,目前尚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需要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养老道路[1]。

  1.3 社区居家文化的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居家文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中心,以所在社区为依靠,以专业性强的优质服务为理念,打造出一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模式,具备了传统家庭养老与福利机构养老模式各自的优点,引入了专业化的服务方式。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老年人原有的物质资源(住房、屋内生活设施、消费品等),依赖社区配备的一些养老设施,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为前提,让老年人在熟悉、宽松的环境中享受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是在我国现有国情下的新型养老模式,此模式可以由政府提出并掌握,由社区进行配合,再综合其他条件来保障其顺利、长足的发展,共同把居家养老这项关系民生的事业做好,这对于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有着深远意义。

  2 国内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老年人都有一种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文化心态,一般不愿意尝试并适应新环境,但社区养老具有节约成本、扩大覆盖、方便服务的优点,是形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社会主义养老新格局的理想选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直接受到社区的照顾,能满足老年人比较切合实际的基本需求,这样有利于他们享受幸福安乐的晚年。

  2.2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开展社区服务工作虽然比较早,但很少使用“社区服务”这个定义,而是“社会服务”“老人服务”等[2]。在英国,一项支持社区照顾的政策已经实施10 多年;在德国,社区助老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诸如:洗衣、做饭、餐饮、陪游、娱乐、康复等;在法国,社区服务计划在近900 个地区实施;在日本,公司岗前培训、派遣家庭服务员进行更加专业、丰富的服务。总之,国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日臻完善,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比如定期举办各种文艺会演、建立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定期安排心理医生会诊等。

  3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3.1 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一是传统养老观念陈旧。居民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严重不足,没有意识到社区养老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还能提升老年幸福度。二是此方面宣传效果差。难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对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把养老服务提高到作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杆,服务大局意识不强。

  3.2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限 一是文体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仅表现在物质的经济投入上,一些服务项目领域的知识培训依旧是空白,而且未能及时明确直接责任人,导致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事业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二是医疗保健资源不健全。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虽然设立卫生医疗机构,但由于资金有限,不能及时满足老年人的求医问药需求;而且社区内的一些诊所为私人开办性质,收费标准有的甚至比当地医院还高,使得老年人生病后不敢医、不愿医。

  3.3 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兼职服务人员,多数由基层社区工作者和组织能力强且具有文艺特长的老年人组成;二是志愿者服务人员。这两类服务人员有着乐于奉献的道德素养,但普遍未接受过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培训,不能保证养老服务的高质量,服务的长期性也受到影响。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

  4 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

  社区居家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它是以城市社区为组织单元的空间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是实现健康人口老龄化、解决民生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它也是对传统家庭养老、福利机构养老不足的补充,目前已形成了较好的政策、文化及社区化基础。

  4.1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指出,着力扩大并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内容多样性。习近平指出“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为文化养老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文化养老的民生导向适应时代需要[3]。可见,众多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2)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大智慧,儒家道家佛家三者各具本源,自成体系,且相互融会贯通。在传统养老文化中需着重介绍儒家孝道的思想影响,这是体现中国传统美德与文化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取其精华,是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基石,以精神愉悦为目的,通过情感沟通的养老方式;弃其糟粕,要摒弃“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的孝道理念。在传统养老文化与现代养老文化的碰撞中,将传统家庭养老、福利机构养老和依靠城市社区的居家文化养老有机结合,提高老年人晚年幸福指数,鼓励老年人追求高质量新生活,重新构建新时代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文化。

  (3)社区化基础:社区在地方政府强有力支持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为城市社区文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硬件资金支持和软件通信交流两个方面。前者是政府关于对图书馆、各种文体活动中心、健身活动场所的建设,后者是指在社区内或一些合法社会组织,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如棋牌社、舞蹈队、歌唱团、书法协会等等。

  4.2 完善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对策

  (1)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社区铁军队伍:社区文化养老事业是一项持久的弥艰工程,绝不是某些同志仅凭一股脑儿的热情就能完成好的,时代迫切需要打造这样一支高素质社区铁军队伍。社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政府、社区基层领导要根据社区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即时进行沟通,有目的、有重点地对社区工作者队伍进行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可通过年终评审、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严格考勤考核制度等举措,培养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能具备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在基层工作的创造性思维,以提升达到自身的高素质。

  (2)发挥政府“领头羊”作用:从社会的宏观角度来讲,政府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资金投入方式,以此来弘扬文化养老内涵,着力宣传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爱老的孝道思想,便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但要随时掌握好各阶段的运行情况。社区应积极宣传人口老龄化国情,可在社区内的公共展牌、文化活动室内张贴海报,当今,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社区需主动向当地网信办申请“微信公众号”,在线上平台开辟专栏即时更新文化养老视频内容,如此直接的宣传效果相信更具感染力。从老年人的自身角度来讲,提倡低龄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的社区老年人互助方式,发挥出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老年人看做社会发展的财富而并非只是包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生活中来。

  (3)营造“居家+ 文化养老”的城市社区氛围:居家养老是城市社区养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孝”为灵魂的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了物质基础、生活照料和精神抚慰,子女的关爱始终是医治老年人内心孤独最佳的灵丹妙药,是父母晚年最大的精神寄托,在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下,这是任何一种养老方式都无法代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亦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发扬儒家孝道伦理下的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有助于激发青年这代人的养老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现实出路。老年人应是我们社会多关心和多帮助的弱势群体,但这种关心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并非仅单纯凭个人想象去照顾他们。随着思想观念的更迭,以及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老年人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逐渐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他们在“居家+ 文化养老”的模式中,并非必须扮演被照顾的角色,鼓励社区积极调动老年人的热情,倡导拥有实践能力并发自内心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老年人,逐步融入到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服务工作中来,肯定自身价值的存在,哪怕只尽到绵薄之力,相信在老年人服务事业的劳动过程中会有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实现从“物质养老”到“文化养老”的转变。

  5 结语

  构建新时代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文化,首先需要老年人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子女并非唯一的养老主体,老年人在思想上要能接受养老主体的多项选择。其次,年轻人要主动学习并发扬大智慧的“孝”文化,理解“厚养薄葬”的深邃思想,唯有尽孝不能等。总之,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熏陶和滋养是落脚点,想要构建起新时代条件下城市社区居家文化养老这种新模式,尤其精神赡养方面不容忽视,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各层面合力,共同传承城市居家文化养老优良传统[4]。

  6 参考文献

  [1] 汤晓芸.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D]. 上海: 复旦大学,2011.

  [2] 朱明元. 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学,2008.

  [3] 孙建娥, 罗敬宁. 城市社区文化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22(3):107-115.

  [4] 马梦雨. 宁夏城市养老文化研究- 以吴忠市金花园社区为例[D]. 银川: 宁夏大学,2018.

  [2023-04-04 收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