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外死亡后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少年,意外,数据
  • 发布时间:2024-05-09 14:44

  文|方圆记者 方菲 通讯员 刘丹

  “通过对酒吧、KTV经营场所工商登记信息数据,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信息数据,公安执法办案系统信息数据,12345举报平台线索数据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归集,检察机关锁定了存在较多问题的正在营业的商家”

  在北京市一条繁华商业街的一家酒吧里,付清、沈卫国、胡小军和其他7名年轻男女欢聚,品酒、聊天、玩游戏,直到次日凌晨4点才离开。在酒吧附近的饭店旁,4名未成年人酒后又因琐事与人发生冲突,打斗过后各自离散。

  酒吧外的血案

  付清、沈卫国、胡小军几人离开酒吧后,来到酒吧附近的一家饭店里吃面。巧合的是,那群在打斗中觉得吃亏的未成年人正在四处寻找对方。当沈卫国和其中一名叫段天常的未成年人目光相遇时,双方突然发生口角。眼看一场冲突即将爆发,幸好周围人的及时劝阻,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或许是年轻人热血冲动,段天常等人并未真正离开饭店,而是逗留在店外的道路上。当付清、沈卫国、胡小军等人察觉到这一点,也急忙追出去,与段天常等人再次发生争吵,但很快就被周围的人群隔开。但情况很快升级,胡小军突然冲向段天常等人,挑起了肢体冲突,独自与对方多人展开激烈的对打。

  在此期间,付清和沈卫国并未意识到胡小军已经陷入了混战,直到一同喝酒的女孩告诉他们胡小军正被人围攻。出于哥们儿义气,付清和沈卫国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战斗。但由于对方人数众多,他们在打斗初期吃了亏。有人狠抓付清的头发,有人猛击他的后背,还有人狠狠地踹他的腿。

  在被人群围攻之后,情绪失控的付清觉得单靠拳脚很难扭转局面,一时冲动,冲进了附近的一家饭店,抄起了一个空啤酒瓶,挥舞向仍在对峙的人群。啤酒瓶狠狠地砸在了一个人的头上,瓶子随之飞出。然而,付清并未解气,他又从另一家饭店拿出两个空啤酒瓶,准备继续斗殴。

  付清双手各持一个空瓶,向对方猛烈挥舞。其中一个酒瓶砸在对方一人的头上后碎裂在地,右手挥打的酒瓶也在斗殴中破碎。但付清没有退缩,他握着破碎的酒瓶碎片挥舞扎刺,划伤了段天常的耳朵,最后一击竟扎进了对方刘云量的颈部,鲜血四溅。

  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刘云量捂着流血的脖子逃离了人群,而付清也被一名戴眼镜的男子拉出了混战。眼见事态可能失控,双方都停下了手。付清等人匆忙返回饭店,拿起衣物,迅速打车逃离了现场。

  刘云量的脖子被扎后血流不止。他踉跄地往前走,走了几步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动弹。不久之后,120救护车到达了现场。然而不幸的是,刘云量已经丧失生命体征。这天是2023年4月5日,当天早上5时许,民警也到达了现场。

  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段天常所受损伤属轻微伤;被害人刘云量因锐利刺器刺击颈部,造成左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交汇处血管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发后,付清、胡小军、沈卫国逃离现场,当天分别在各自住所被民警抓获。

  死者刘云量殁时才15岁,妈妈常年卧病在床,爸爸靠开夜班出租车养家。当天夜里,刘云量接到朋友信息就出门了,家人均不知情。第二天,开夜班出租的爸爸刚回到家,发现儿子不在,紧接着就接到了儿子死亡的噩耗……

  对辖区的未成年人伤亡案件全面排查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通过大数据研判、视频侦查、调查访问、人脸比对等工作核查涉案人员身份,并组织实施抓捕。通过观看监控录像,警方发现,付清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主要、积极作用,胡小军、沈卫国二人也各有作用,三人应当共同对犯罪后果承担责任。

  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付清、胡小军、沈卫国3人于2023年4月6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事拘留,于5月12日被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批准逮捕。

  为实现“办理一个案子、保护一批孩子”的社会效果,在办案中,检察官及时引导侦查、固定证据,明确审查要点,在全面梳理斗殴现场的证人证言、案件现场监控、嫌疑人和被害人与朋友的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的基础上,从案件起因、各方人员行为、危害后果等多方面论证,最终认定付清涉嫌故意伤害罪,胡小军、沈卫国仅应在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范围内负责。同时,检察官积极做好释法说理、矛盾化解工作,促使犯罪嫌疑人一方积极赔偿刘云量家属。段天常因所受伤害程度轻微,故未获得相应赔偿。

  由于这起酒吧故意伤害案致一人死亡、一人轻微伤,且两名被害人均为未成年人,造成公共场所多人围观,社会影响恶劣,办案检察官在办案之余也不禁思考:闹市区酒吧附近发生了如此恶性的未成年人伤亡案件,检察机关能不能对该地区的未成年人伤亡案件全面排查,分析发案原因,降低治安风险呢?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基于此背景,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进行调研,发现自从2021年6月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以来,该地区已发生和酒吧相关的刑事案件13件,检察机关已经向酒吧制发检察建议8份,然而酒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相关政府部门、商家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仍存在严重缺位。

  “该地区酒吧人员密集,各类人员混杂,在酒吧等营利性娱乐场所附近发生的刑事案件屡见不鲜。而酒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并向未成年人销售或者免费提供酒水,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在酒精刺激下犯罪或遭受犯罪侵害。”据此,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认为有必要针对酒吧、KTV类营业场所构建数字模型,以数字赋能推动溯源治理。

  数字赋能推动溯源治理

  通过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公安执法办案系统、12345举报平台等数据比对,检察官筛查出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督促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通过民事公益诉讼追究违规接纳不特定多数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主体的责任,通过一般犯罪预防深入涉案未成年学生所在学校进行法治宣传,通过倒查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是否依法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等方式,融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搭建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综合治理法律监督模型,实现对相关经营场所的多场景监督,做好类似情况的犯罪预防工作,保障法律法规有效施行,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这个模型为“酒吧、KTV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综合治理法律监督模型”。检察官向《方圆》记者介绍,在整个模型构建过程中,光是梳理模型建用的数据种类与来源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获取数据,他们从多个渠道搜集信息,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和天眼查处的工商登记信息,以确定酒吧、KTV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的位置、经营范围和存续情况。此外,他们还从酒吧、KTV的风险提示数据中获取了公司的涉诉和行政处罚情况。同时,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和公安执法办案系统也提供了涉及酒吧、KTV的案件数据。最后,他们还纳入了12345举报平台的投诉数据,以更全面地管理这些经营场所。

  “通过对酒吧、KTV经营场所工商登记信息数据,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信息数据,公安执法办案系统信息数据,12345举报平台线索数据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归集,检察机关锁定了存在较多问题的正在营业的商家。”据检察官助理宋伟迪介绍,这套法律模型的关键规则有六步:第一步,根据辖区内酒吧、KTV场所的工商登记信息与地图位置信息相碰撞,确定实际经营的商家情况数据。第二步,用“酒吧”“KTV”关键词,分别在检察案件数据、公安行政案件数据中进行检索,筛查出可能存在违规经营酒吧、KTV的案件数据。第三步,从第二步筛查出的案件数据中筛查涉案人员是否涉及未成年人,从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提炼出涉及的酒吧、学校等信息,再与第一步实际经营的商家数据碰撞,可锁定可开展监督工作的具体商家。第四步,筛选12345举报平台线索,用“酒吧”“KTV”关键词检索筛查,得出与酒吧、KTV相关联的投诉线索。第五步,对酒吧、KTV相关联的投诉线索再以“未成年人”“孩子”等关键词进行二次筛查,筛查出与未成年人相关线索,并提炼出涉及的商家名称,最后与第一步数据比对,可锁定可开展监督工作的具体商家。第六步,对高频出现的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的名称按次数分级预警,并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即对红色预警经营主体开展民事公益诉讼监督;对黄色预警经营主体,移送线索到市场监管部门,以检察意见形式建议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对蓝色预警经营主体,核实是否制发社会综合治理检察建议,督促相关检察机关履职。

  除此之外,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还以辖区为单位,归纳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行政部门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文旅部门等进行监督;对进入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的学生身份核查,涉及未成年在校生的,对相关学校制发检察建议书,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对具有学生身份的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梳理,涉及同一辖区多个学校的,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监督,加强区内所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模型成效初显

  模型已经应用一段时间了,现在成效如何?据宋伟迪介绍:“目前该模型已初具成效,有很强的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拟继续拓展数据范围,逐步扩大线索排查范围。”

  从线索办理情况来看,模型建用后,已经形成了分院、区院两级检察机关联动工作机制。现模型正处于试运行阶段,主要在朝阳区、昌平区进行试点。目前,通过模型已发现监督线索9条,制发检察建议3份,行政公益诉讼立案2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件。

  从溯源治理情况看,经过对模型线索排查,检察官发现部分线索反映出部分涉案未成年人是在校生,学校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犯罪预防教育、有不良行为学生的管束等方面存在管理问题。此外,宋伟迪还发现相关酒吧存在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情形,KTV场所存在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深化类案监督,形成检、教、政联动预防机制,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就健全未成年人专门教育矫治体系、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等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向学校制发强化学生犯罪预防教育、家校沟通协作、完善对不良行为学生管束等措施的检察建议;对案发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更新执法监督理念,加强对酒吧等经营场所责任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好常态化的酒吧排查工作。

  2023年8月11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对付清、沈卫国、胡小军提起公诉,认为犯罪嫌疑人付清、沈卫国、胡小军因琐事共同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死亡、一人轻微伤,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付清刑事责任,以寻衅滋事罪追究胡小军、沈卫国刑事责任。

  由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3人均认罪认罚,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付清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胡小军、沈卫国有期徒刑三年。3名被告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为做好案件的“后半篇文章”,帮助问题少年回归正常生活,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存在喝酒、打架等不良行为,直至引发刑事案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采取多举措帮助迷途少年回归正途,对涉案的4名未成年人进行训诫,并提供“定制式”的法治教育课程,通过释法说理、感化教育等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同时,该院向涉案未成年人的家长制发“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聘请检察机关退休干部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多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从家庭教育重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多个维度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