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路径探析

  文/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 薛国雄

  “互联网+ 党史思政教育”是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育三者的深度融合,推动党史教育通过互联网媒介充分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积极构建开发高中思政课的党史教育网络学习课程、利用互联网资源巩固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依托先进的现代技术开展深度体验学习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中生增进党史的认知,逐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党史铸魂育人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双重实效性。

  一、“互联网+”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1. 抵御多元文化冲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支撑下的技术应用具有开放、交互、自主等特点,助推各种思潮、观念、文明成果彼此交织,其中不乏低质量甚至有害的不良文化、错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想不成熟的高中生带来错误引导,从而影响高中生对党史、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知。除此之外,“信息爆炸”的趋势,使互联网受众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面前容易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不仅无法辨认信息的真假,而且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言论“带节奏”。

  高中生处于崇尚新知识、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高中思政课教师亟需紧跟时代潮流,牢牢掌握利用互联网手段推动党史教育进入思政课堂的主动权,增强党史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党的历史,充分理解和接受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以及党的思想理论等,从而增强政治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2. 创新党史教育形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数字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创新了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方式,提升思政课堂育人的效果。一方面,新媒体的虚拟性可以增强教学方式多样性;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数字性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

  3. 强化铸魂育人功能,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高中思政课教师利用互联网特性,运用“互联网+”手段,既要发挥党史铸魂育人的功能,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党史+ 思政”的合力,助力高中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二、“互联网+”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1. 开发高中思政课的党史教育网络学习课程

  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互联网+党史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党史教育网络学习课程,实现线上党史教育和线下党史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党史教育的灵活性,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学习、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打造翻转课堂,将与党史教育相关的电子课本、教学课件、课后习题等教学资源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并鼓励学生在上课前积极主动学习,充分挖掘和提炼思政课程的党史教育资源,找准党史教育元素与思政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效有利契合点,充分将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之中。

  另一方面,教师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内容,依托地方特色和学校实情,完善“互联网+ 党史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制定“党史+思政”教学方案,录制“党史+ 思政”微课视频、情境演绎视频、微动漫等,将党史人物、党史故事等融入课程教学,打造党史教育实践基地,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映成趣。同时,教师需要创新“互联网+ 党史思政教育”教育载体,设立“党史+ 思政教育”专题网站,以可视化、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推行线上“微教育”,以通俗的阐释、形象的解读、有趣的活动开展,从党史理论、党史人物、党史故事等方面深入和细化,既为高中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党史思政知识学习平台,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

  2. 利用互联网资源,巩固思政课堂的主阵地

  学生对信息化事物接受能力强,教师可以基于党史教育资源的精准化、互动化、及时化、网络化等特点,通过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网络平台,搜集和整理与思政课程教学相关的党史素材,寻求这些党史素材中打动师生、易于共情的部分融入课堂教学,达到寓情于教、寓教于乐、以情促教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聚焦重大理论与实践,聚焦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学习中的疑问,选择能展现百年党史的文化自信和号召力的党史素材融入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将思政课堂延伸到课外,夯实其主阵地的作用。例如,组织学生开设本校的党史思政学习微信公众号,结合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点,设计“历史上的今天”“伟大的奋斗征程”“致敬党员榜样”等栏目,并定期推送最新的党史教育内容。另外,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利用相关平台自行创作言简意赅、内容充实的党史短视频,并将其作为思政课堂的教学资源,或者推送至本校的党史思政学习微信公众号,增强学生对党史教育学习的体验感与认同感。

  3. 依托先进的现代技术,开展深度体验学习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思政教师可以依托先进的现代技术,如VR技术、AR 技术等,为学生提供深度体验学习机会,提升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沉浸性。

  可以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的活动,如毛泽东故居、遵义会议会址、北大红楼等,借助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突破空间局限,令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体验不同地区红色教育基地。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育人平台进行虚拟仿真教学,运用越见发达的 VR、AR 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的体验学习,再现典型的党史场景,如模拟红军过雪山草地、体验四渡赤水、体验飞夺泸定桥等,与革命历史人物、革命先烈跨越时空对话等,令学生置身于党史事件情境中真正实现沉浸式体验学习。

  随着“互联网+”、虚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高中思政课教师将思政小课堂带向社会大课堂,努力让本土化、特色化的党史资源实现“实”与“虚”的结合,采取双线(线上+ 线下)、双向(理论+ 现场)、体验参与等不同学习模式,开展智能化和智慧化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汲取伟大力量。

  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 年度研究项目( 德育专项)“ 思政课程视域下的普通高中学生党史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21JKDY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