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资源融入中职党史教育的路径探索

  邝春玲

  (广东省开平市开放大学,江门529300)

  摘 要:广东江门五邑侨乡文化是本地独具魅力的名片,合理开发和运用侨乡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活动、结合专业特色等有效路径,融入中职党史教育,有助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提升铸魂育人教育成效。

  关键词:侨乡文化;党史教育;文化资源

  在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是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也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党史更好更高效地融入中职教育,是中职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五邑侨乡资源丰富,几千年来江门地区积淀成一种具有家国情怀、艰苦奋斗、开放兼容的五邑侨乡文化特点,侨乡文化某些方面与党史教育高度契合。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挖掘侨乡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结合专业特色等途径融入中职党史教育,为新时代学校党史教育提供新方案。

  一、挖掘侨乡文化资源,拓展党史课堂新视野

  五邑侨乡文化资源从内容上可分为历史文化、华侨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共五方面的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五邑地区代表人物的思想文化资源和一些物化的建筑载体资源。下文所讲的各类文化资源都包括思想文化以及建筑载体资源两方面。笔者认为,其中的华侨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先进文化资源与党史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可充分利用这方面资源,从不同视角切入讲述。

  (一)华侨文化资源

  五邑作为中国的华侨之乡,近代以来海外同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积极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如在华侨华人寄给家乡亲人的侨批,就有很多直观反映。近年来,江门市委宣传部致力从自身地域实际出发,以侨批为载体,以五邑华侨华人为对象,讲述好百年党史中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目前侨批中的党史已经发掘了10封有故事的侨批。在中职党史教育中我们更应充分利用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

  (二)革命文化资源

  五邑地区共有180多处革命遗址,数量为珠三角之首。它们可分为重要党史事件和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烈士墓等。如开平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台山的林基路烈士纪念公园、鹤山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等都是五邑革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本地区与党史相关的文化资源有机融入中职党史教育,以贴近学生认识的历史素材来充实党史教学情境,进而提高党史教育的成效。

  (三)先进文化资源

  地处珠三角西岸的五邑不仅拥有辉煌的过去,更是充满现代活力的先行者。新中国建立后,五邑地区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1958年,周恩来总理先后亲临新会劳动大学、五和农场、棠下周郡、葵艺厂等地视察工作。周总理视察的足迹,不仅是五邑人民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1992年以来,五邑侨乡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江门市成为摩托车产业名城、大长江集团连续七年全国销量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的迅速发展等。五邑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五邑地区人民的开拓拼搏精神,更离不开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侨乡先进文化资源是党史教育开发的一个重要资源。

  纵观而看,近现代五邑侨乡发展史折射中国近现代史。挖掘丰富多彩的五邑侨乡文化,能够充实党史课堂的内容,开拓党史教学新视野,拉近中职生对党史的距离感,让党史教育更接地气。

  二、追寻侨乡足迹,开展党史特色活动

  除了将侨乡文化资源与课堂相结合,丰富党史教育的视角,笔者认为如果能够追寻侨乡足迹,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那更能调动中职学生对党史的兴致,加强中学生对党史立体化认识,让党史教育直抵他们心灵。

  (一)实现党史教育,课内课外,呈双循环

  当前中职生均为00后,他们生于国之强盛之时,国家赋予他们的是幸福感、自豪感,他们对于红色历史不甚了解,兴致也不高。同时,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因此,笔者认为常态化的党史课堂外,可探索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和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学校可在课后活动时间以自由为原则集中观看党史纪录片、红色微党课、红色电影等。如开展“山河已无恙,光影敬英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台山《林基路——共产党人的楷模》纪录片、以江门甘化厂为主要取景地的红色经典电影《甜蜜的事业》、讲述开平周文雍与陈铁军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刑场上的婚礼》、“碉楼下的党课”等侨乡影视就是很好的资源。观看影视是输入,学生观后交流是输出。“观后两三言”互动交流,对于中职学生难度不高,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观影感受或者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场景对白。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影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又或者通过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演讲比赛、我身边的党员故事征文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检验学习效果。学校层面可推出“侨乡党史文化微党课”专栏,利用校园广播、官方微信平台等媒介,进一步扩大党史理论教育的覆盖率。总之,实现课内课外,党史教育双循环,让党史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二)组织参观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五邑地区拥有众多红色资源,如果能创设第二课堂,与研学密切结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感受历史人物的纪念馆或者党史重大事件的旧址,则会更有利于党史教育的开展。如开平市塘口镇以敬村谢创故居,谢创是中共开平组织重建人之一,历任中共四邑工委书记、中共西南特委委员、中共中区特委书记等,他的故居见证了“海归”抗日传奇。近年来,开平党委政府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对老屋做了重新修缮、布展,修旧如旧,还设置了“初心驿站”多媒体演播厅、宣誓广场以及学习园地等。并通过对周边道路和环境进行规划整治和绿化,增加场内外标识,为红色教育基地营造出优美的环境,以更好地缅怀革命前辈,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红色基因。因此,我们可以开展“红色路线,我来走”主题活动,将侨乡红色文化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红色教育路线,重走侨乡红色足迹,重温历史记忆,同时也可让学生体验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如不能实地研学,可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微信、平台直播等形式“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党史故事。如开平市博物馆公众号VR展览“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开平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展、新会博物馆小程序“地方抗争史迹”语音讲解、江门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邑起游侨博”线上互动游戏等。让中职党史教育插上“新媒体翅膀”,让党史育人走“新”更走“心”。

  (三)发挥中职专业,融合课堂,更具力量

  中职学生最让其引以为傲应为专业特长,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初心使命,中职党史教育可以尝试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能动性,带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通过前期党史知识学习资料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结合“网生代”中职生思维活跃、网络粘连性强的特点,专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主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用生动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大师生心中鲜活起来。例如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制作以侨乡文化为背景先进事迹介绍海报,完成后在学校进行展示。旅游专业的学生根据侨乡特色制定五邑红色旅游方案等。

  将侨乡文化与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教育中,以培养出能为国家建新功的有用人才。用真实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打动学生,才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三、真诚教育,赓续侨乡文化红色血脉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职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大国工匠,他们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以最高标准的思想道德素养规范自己。因此,我们教师在运用侨乡党史文化进行教育时,让学生主动参与侨乡党史文化进行教育时,对于引用的素材一定要保持严谨性,严格把关,培养学生正确史观,明确价值导向。在借助新媒体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实施全面的舆情监控工作。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真诚教育,赓续侨乡文化红色血脉。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张庆海.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效民.广东的历史文化资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3]张棣.弘扬广东党史文化 建设广东特色文化强省[J].岭南学刊,2011(04).

  [4]王文彦.广东地方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融合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