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探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措施
  • 发布时间:2024-05-23 17:48

  张士财1,丁卫平1,朱富强1,张 波2,刘凤莲1

  (1.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滨州 256603;2.滨州市沾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滨州 256800)

  摘 要:流动地摊食品是食品安全治理的一大难点。本文对滨州市流动地摊食品基本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对其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完善顶层设计、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社会共同治理、创新治理形式、提升食品安全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完善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为食安城市的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开始鼓励地摊经济发展,地摊餐饮随之爆火。地摊餐饮作为地摊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给城市带来了“烟火气”,也成了一些城市打造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1]。然而,地摊食品在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方便、满足消费者多种口味需求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2]。近几年,由流动地摊食品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对行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3]。在网络时代,流动地摊作为极易出现“网红”食品的地方,其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同样,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也亟待加强。

  1 流动地摊食品基本状况及特点

  1.1 流动地摊食品概念

  顾名思义,流动地摊食品即通过流动摆地摊形式售卖的食品[4]。依据《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规定,食品摊点是指无固定门店,从事食品销售或者现场制售食品的经营者。流动地摊食品经营应属于食品摊点范畴,不管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应按照此条例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

  1.2 流动地摊食品经营形式

  流动地摊食品经营形式主要有两种。①专职流动地摊,长期从事流动地摊食品经营,无固定门店,主要是以流动餐饮车形式,食品种类较多,多为各种特色小吃。②兼职流动地摊,既具有小作坊或小餐饮经营的固定门店,又同时进行流动地摊经营的形式。由于第二种形式的固定门店受到市场监管部门各种监督检查,往往证件齐全,经营人员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意识。

  1.3 流动地摊食品经营特点

  流动地摊食品经营门槛较低。①投入成本低,无须门店租赁费用,一辆电动餐饮车或是改装车,几千元不到即可实现营业。②流动性经营,不需要固定门店和广告宣传,转被动为主动,大大扩大了经营区域;再者,流动地摊食品主要是各种小吃,原食材加工处理简单,制作和售卖效率高,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低,已成为基层群体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5]。然而,流动地摊食品经营种类以现制现售产品为主,产品一般缺少正规包装,且大企业生产产品较少,小企业、小作坊甚至无证照企业生产产品居多,难以保证食品质量,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

  2 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流动地摊食品标准体系不健全

  食品标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依据。流动地摊食品除了一些传统食品外大多数为各种地方特色小吃,产品种类繁多,食品分类无规定,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还不完善。例如,淀粉肠只有少数企业标准,尚无国家标准[6]。这些食品标准配套不足给食品抽检监测工作、检验工作和核查处置工作带来极大难度[7],成为困扰监管执法人员开展工作的一大难题。

  2.2 流动地摊食品安全监管缺失

  当前流动地摊的管理仅仅限于城市管理执法,主要针对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多采取“集中整治”等形式,无法实现对流动地摊食品长期有效监管[8]。监管者多执行上级要求安排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多个环节开展食品监管和抽检检验工作,但基本不涉及对流动地摊的管理和流动地摊食品的抽检任务。①各种抽检任务层层下压,基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无暇顾及小众的流动地摊小吃。②流动地摊食品多而杂难溯源、流动性强等自身特点导致监管难,虽然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了入驻固定商铺模式,但未能持续跟进管理,导致商铺租金、管理费用高昂,而且有些商铺位置曝光度不够,经营者难以为继,继续转入流动地摊模式,使得流动地摊食品安全监管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无法倒逼经营者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2.3 流动地摊经营主体食品安全观念不足

  随着我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流动地摊经营者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有较大提升,收摊后能对经营地点及附近区域进行清理,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封闭式餐饮车的使用也提高了食品制作卫生条件。但在“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的经营方式下[9],加之食品卫生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经营者并未发挥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以专心提升食品质量,而是首要解决稳定经营问题。当前,大多数专职流动地摊经营者仍缺少健康卫生证明,也没有进行登记备案,这无疑会给流动地摊食品带来较高的安全风险。

  2.4 消费者食品安全理念和维权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持续推进,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深了解,更加关注和重视食品安全。但是,多数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理解往往是不全面的。由于消费者很少关注食品标准、食品成分信息、食品科普知识等,对食品“安全”与“健康”存在误解。同时,多数消费者更侧重于地摊食品的方便性和口味,维权意识较弱。

  3 完善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

  3.1 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健全标准体系

  流动地摊关乎城市市容形象,所经营食品更是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市场监管部门应逐渐将流动地摊食品纳入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在充分调研本地流动地摊食品经营状况基础上,通过出台相关管理规定或通告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流动地摊食品经营。针对食材和技术相对固定的特色小吃、传统小吃,尝试建立食品产品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10],逐渐完善各种小吃原材料的食品归类和质量项目,为食品抽样检验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试点开展流动地摊食品抽检工作,倒逼经营者重视食品质量。

  3.2 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实现有效监管

  实现有效监管既需要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又需要技术手段与时俱进。①加强执法人员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水平,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一批高素养的基层执法队伍[11],学习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督促流动地摊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健康体检证明、备案登记制度,对经营者集中开展培训教育,提升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②探索新的监管手段和监管技术,如建立电子取证执法制度、打造市辖区内流动地摊食品数据共享信息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监管等形式,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和可溯源的食品追溯体系。

  3.3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社会共同治理

  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健康,离不开人们的参与。相关部门应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鼓励市民参与到社会共同治理中。在全市成立流动地摊食品经营协会等自治组织和团体[12],针对某条街或某个区域成立“街长”“摊长”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借助社区力量,探索建立社区公共区域临时租赁负责制,对租赁方的食品经营相关资质和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同时提升公众参与力度,建立和拓宽公众对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情况的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和排查地摊食品风险隐患。

  3.4 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创新治理形式

  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市情市况各有差异。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对于流动地摊的治理研究较深,值得借鉴。例如,韩国设置“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和“诱导区域”的“分区式”治理模式[13];长沙市实行准入备案制及“一街一策,一点一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14]。虽然流动地摊流动性较大,但在人口较少的小城市,人口密集区较少,流动地摊经营往往相对集中,且经营范围以居住地周边为主,而流动地摊食品治理的关键就是让流动地摊相对固定。为此,可建立扫码登记临时经营制度,在地摊集中区域划定临时经营摊位并设置二维码,通过扫码登记摊位经营者信息,以实现规范经营;也可以尝试市场化运作机制,分区域成立餐饮公司,管理辖区内的地摊经营者,实现从选材、配送到销售的统一管理模式,让流动地摊食品有迹可循。

  3.5 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力度,提升食品安全素养

  相关部门应运用网络等平台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力度,尤其是风险较高的地摊食品,同时落实流动地摊食品材料公示制度和不合格产品曝光制度,给予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权,让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食品安全。

  4 结语

  流动地摊作为一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涉及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监管者多个方面,更是与政府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理念密切相关。因此,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多个环节都应重视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安全意识,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营造一种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推进食品安全文化建设[15],不断提高流动地摊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为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欣慈.“淄博烧烤”对淄博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影响[J].商展经济,2024(2):66-69.

  [2]秦文.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J].年轻人:A版,2020(7):2.

  [3]杨月涵.淀粉肠是食安问题,不是情绪问题[N].北京商报,2024-03-21(2).

  [4]刘慧敏.国内流动摊贩问题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17(20):95-97.

  [5]姚睿君.精细化管理与非正规经济转型发展:以复旦大学周边流动摊贩为例[J].质量与标准化,2018(5):31-33.

  [6]曹林.淀粉肠“塌房”亟需国家标准[N].健康时报,2024-03-26(1).

  [7]王俏,周海燕,毕孝瑞,等.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及现存问题[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3):429-435.

  [8]孙宇堃.后疫情时代我国城市流动摊贩治理问题研究[J].上海商业,2022(11):21-23.

  [9]詹建伟.地摊经济背景下自制食品安全监管探究[J].现代食品,2021(11):74-75.

  [10]董秋红,黄居光,王前强.社会保障视阈下的流动摊贩治理新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216-217.

  [11]马小红.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点及应对措施[J].中国食品工业,2022(15):59-61.

  [12]张胜玉,袁紫燕.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城市流动摊贩精细化治理研究:基于N市J区的实地调研[J].上海城市管理,2020,29(6):40-48.

  [13]夏晶.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模式的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6(2):42-43.

  [14]谢作钦.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激活一池春水[N].中国商报,2020-06-03(4).

  [15]赵园.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1):92-9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