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使用对质量安全的影响及监管对策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质量安全,影响,监管对策
  • 发布时间:2024-05-23 17:53

  张目华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 252300)

  摘 要: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改善食品品质、提升口感、延长保质期以及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其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探讨食品添加剂对质量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监管对策,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质量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监管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影响;监管对策

  在当今社会,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提升食品品质的同时,为食品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非法添加物,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正视食品添加剂使用所带来的问题,加强对其质量安全影响的认知。本文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对质量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对策。

  1 食品添加剂概述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广泛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质地,以及延长保质期。通过添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多样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的需求。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增味剂和着色剂等,每种添加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途。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用这些添加剂,可以提升食品的整体品质[1]。

  2 食品添加剂使用对质量安全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2.1.1 改善食品品质与口感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和口感,从而提升食品的感官品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的乳化剂,可以使面包更加柔软、细腻,口感更好。这是因为乳化剂能够改善面团的结构,增强面团的稳定性和延展性,使面包在烘烤过程中膨胀更加均匀,从而得到更加理想的口感。除了乳化剂,还有许多其他的食品添加剂也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如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黏稠度,使其更加浓郁;酸味剂可以调节食品的酸度,使其更加清爽可口;香精和香料则可以赋予食品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提升其风味层次。

  2.1.2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通过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预防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食品,如面粉、大米、食用油等,通过添加营养强化剂,可以使其成为更加全面、均衡的营养来源。例如,在面粉中添加铁元素可以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在食用油中添加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消费者视力;在大米中添加锌元素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这些营养强化剂的添加不仅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营养补充方式[2]。

  2.1.3 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因微生物作用或氧化反应而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这对于减少食物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防腐剂能够抑制或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防止其繁殖和腐败[3]。常见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盐、山梨酸盐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工食品中,如罐头、果酱、饮料等。抗氧化剂则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中的氧化反应,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一些合成的抗氧化物质,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等,被广泛应用于富含油脂的食品中,如坚果、油炸食品等,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2.2 消极影响

  2.2.1 食品添加剂的过敏反应

  食品添加剂的过敏反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能会对部分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某些特定个体摄入含有特定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后,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这些添加剂产生异常反应,从而引发过敏症状。这些过敏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红肿、瘙痒,呼吸急促、气喘,肠胃不适、腹泻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个体的遗传背景、免疫系统状态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摄入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2.2.2 食品添加剂产生的有害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这些有害物质的生成往往与食品添加剂与其他食品成分或环境物质的化学反应有关。例如,在腌制肉类食品过程中使用的亚硝酸盐,虽然在防腐方面表现出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肉类中胺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这种化学反应不仅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2.3 食品添加剂的环境污染

  食品添加剂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一些难以降解的食品添加剂在土壤或水体中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这些添加剂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4]。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进一步加剧环境压力。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间接危害。

  3 监管对策

  3.1 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必须严格控制其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至关重要。这些标准应该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确保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用量下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这些标准也需要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用途进行具体化制定,以满足不同食品的加工和贮藏需求。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食品添加剂的毒性、代谢途径、暴露量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对于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必须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如对违规企业进行经济处罚、吊销生产许可证,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3.2 完善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机制

  完善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机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的注册、审批、使用、监测和评估等全流程监管体系。也就是说,从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开始,到其被批准使用,再到其在食品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最后的市场监测和安全性评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法规和规范进行指导和约束。注册和审批环节是确保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第一道关卡,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和审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被批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使用标准和规范,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和合法使用。同时,监管部门还需要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监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问题。此外,还需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资质审核和产品质量监督,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企业,必须及时予以淘汰和处罚,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3 提升食品添加剂安全监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提升食品添加剂安全监测技术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食品添加剂安全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包括研发更为先进、高效的检测设备和试剂,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现有的检测方法和技术,降低检测成本和时间消耗。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准确、快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提高监测效果的关键。例如,可以采用色谱、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对食品中多种添加剂进行同时检测;利用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等快速检测技术对特定添加剂进行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除了技术手段的提升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5]。

  3.4 加大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力度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需要加大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力度。这包括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加强对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和审查工作,确保其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投入市场使用。在研发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追求新型食品添加剂在功能、品质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又要考虑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果,推动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6]。

  3.5 提升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

  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科普宣传,如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这些渠道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传递准确、科学的食品添加剂知识。宣传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功能、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建立全面的认知框架。②加强教育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知识水平的受众,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和内容。例如,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将食品添加剂知识纳入科学课程或健康教育课程中;在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和交流。在提升认知水平的过程中,引导消费者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风险。

  4 结语

  总之,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影响深远。为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必须正视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影响,从严格控制使用量、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测技术、加大新型添加剂研发力度以及提升消费者认知水平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食品多样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牛亮云,陈秀娟,吴林海,等.影响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2):114-122.

  [2]邓桂兰.广州市海珠区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与监管策略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11):73-78.

  [3]蒋佳维.食品添加剂乳化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3,35(12):1315.

  [4]董虎斌.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食品,2023(22):45-47.

  [5]宋晓波,于鹏,宋志敏.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策略探索[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19):320.

  [6]冯琦.影响食品检验检测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食品,2023(10):71-7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