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数学练习,趣味性,开放性
  • 发布时间:2024-05-28 10:38

  徐正琼

  (南部县楠木镇小学63734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具有发散性、抽象性及较强的应用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练习以“练”为主,单一乏味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若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师便应着力设计合理、高效的数学练习。层次性、目的性以及针对性是教师设计数学练习的首要考量因素,此外还需保证练习富有趣味性及开放性,小学的数学练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趣味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3-004-01

  小学数学练习需要精心设计,学生在做练习时不仅能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利用数学练习,在设置数学练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出知识重点,多种题型相互搭配,更要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一、数学练习题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必要性

  现在的数学活动中,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机械的复习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基本上无思考的空间,也没有思维价值的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造成了学生对数学练习以及数学学习都有反感的情绪,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积极性。学生不能够自主的、自发的进行学习。要想克服避免这些现象发生,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数学练习当中就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最易接受的练习方式。

  现在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形象的说把数学比喻成“思维的体操”。所以,学校必须要把学生从不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救出来,将精心设计的练习给予学生,促使学生思维发展以及素质发展的练习。开放性的练习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地参与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会更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更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策略

  2.1、改进教学模式

  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并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进而打造学生和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缺乏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缓解学生的压力,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以趣导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首要因素,基于小学生发展认知心理可知,趣味性强且内容丰富的教学方式更受小学生欢迎。受制于传统数学练习模式,小学生学习兴趣未能得到调动激发,学生在面对练习题目时通常只是死记硬背,使得他们的思维发展极为受限。为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为其创设多样化数学练习,提高数学练习趣味性,以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学习发展。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课堂练习为例,教师可设计趣味性练习题目,如若要在一条长3.6 米,宽1.8 米的长方形布匹上,裁剪底边为180 厘米,高为60 厘米的等边三角形,一共可裁剪出多少个三角形?请用你认为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你的裁剪方案。极具挑战性的练习题目,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于学生之间存有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其所呈现出的剪裁方案会各有不同。有学生会借用公式计算进行方案阐释,有学生会以文字形式表达方案,也有学生会选择比例绘图进行展示。以此数学练习为例,学生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能够得以提升培养,在兴趣的驱使下,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深化知识印象,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恰恰彰显出了数学练习的教学价值,既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

  2.3、贴近生活化的练习

  小学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也是应用到生活当中。在学生学习时,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在这些经验当中,就包含着很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可以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在设计练习时,老师应该结合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充分的体现出课堂的知识点,在练习的数量上和难易程度上,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比如在课堂课堂上让学生去猜一猜关于重量的知识,亲自去用手去掂一掂,感受重量,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食物或者是书包拿出来猜猜重量,并称一下是否准确,与自己猜测的相差有多少?在实际操作当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更能够灵活、深刻的掌握知识点.

  2.4、与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相结合

  小学生对游戏是比较感兴趣的,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组织形式。在学生的眼里,游戏的活动生动、灵活多变,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数学知识当中。组织一些游戏可以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性的练习,提高练习的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延伸,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也是一种必要的形式。机械的枯燥的练习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为了完成许多的练习,学生也会失去了兴趣,从而放弃了主动思考,成为了机械性的学习,这些都会妨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所以在数学的练习当中,一定要设计趣味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当中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老师要利用好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公红燕.浅谈小学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J].中华少年,2018(24): 7

  [2]刘国英.浅谈如何设计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数学练习[J].语文课内外,2019,(15):147.

  [3]陈桂菊.浅谈小学数学练习如何才能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J].好家长,2018,000(031):P.204-20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