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旅行”的粮食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旅行,粮食,世界
  • 发布时间:2024-06-03 20:32

  文/沈 嫣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你知道吗?今天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许多粮食,其实都原产于国外,经过长途跋涉才来到我国并落地生根,最终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当然,也有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农作物走出国门,被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所接受、熟知。下面先来认识一下其中的代表——玉米和大豆。

  漂洋过海的玉米

  同学们是不是都很爱吃营养价值高、香甜软糯的玉米呢?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0000年至6000年的墨西哥。当时,那里的原始人已经不只会采集野果,还学会了种植玉米。

  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你不仅可以看到黄色、白色的玉米,还可以看到深蓝色、紫红色的玉米,甚至红、绿、蓝、白、黄多种颜色相间的玉米,那里仿佛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玉米世界。

  那么,生在墨西哥的玉米是如何远跨重洋来到我们身边的呢?15世纪末,欧洲有一位大航海家哥伦布,他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开辟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线。他不但让人们知道了美洲大陆的存在,还把美洲的农作物带到了欧洲,其中就有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等。到了明代中后期,这些农作物陆续来到中国“安家落户”。

  寿山石雕玉米摆件 福建博物院藏

  几百年间,玉米逐渐成了中国人粮食中的重要成员。今天,玉米既是健康的主食替代品,又可以入菜,还能被制作成休闲零食,丰富了我们的饮食。同时,玉米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还可提炼出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等,助力我们的经济发展。

  爱“旅行”的大豆

  我们知道水稻和小米是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除了这两类谷物,豆类中的大豆也起源于中国。它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也是目前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小的大豆又是如何“跑遍”世界各地的呢?

  有学者认为,大豆在中国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南的。随着国际贸易和交往的繁荣,公元前2世纪左右,大豆从中国传到了朝鲜,然后又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到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18世纪开始在欧洲种植。后来,爱“旅行”的大豆到了美洲,最终形成了今天大豆在世界上的种植与分布格局。

  在数千年的大豆栽培和利用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研究大豆的用法,做出了各类豆制品——它有时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有时又化身为给食材点睛的作料。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会对大豆进行发酵,将它做成豆豉(chǐ)。汉代初期,人们用大豆和面粉做成豆酱。隋唐以后,人们开始榨取豆油用以烹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制作豆腐的详细办法,还提到了“豆腐皮”这个词,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无论是从海外来的玉米、番薯、花生等“舶来品”,还是走出国门的大豆、水稻、小米等“土特产”,农作物的传播和科学文化的传播一样都是双向的。物与物的交换,让不同地区的人们认识了农作物的新品种,品尝到了新食物,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