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实践

  梁健鹏

  (广东省台山市邓树椿中学,台山529200)

  摘 要:中国“和”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文章旨在通过深挖优秀“和”文化的核心内涵及育人价值,探讨其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实践的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和”文化融合初中道法课教学策略,以期对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和”文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数千年来,优秀的“和”文化教化中国人,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精忠报国。为充分发挥“和”文化铸魂育人功能,道法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提炼“和”文化的育人价值并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启智润心,助力学生崇德向善、和美相融、和谐共生、和合发展。

  一、以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培育学生自觉崇德向善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中国“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伦理观念,其核心在于追求个人内心的温和与善良,以及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体现仁爱思想的道德要求和天下为公的道义情怀。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蕴涵的道德智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善于挖掘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的道德智慧和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感悟其中道德智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节“服务社会”时,教师引用中央电视台黄金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道德经》的片段升华本课主题。视频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把道家思想中的至高德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娓娓道来。教师在总结中赋能学生: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所体现的智慧犹如明灯,不仅照亮了古老的时代,更跨越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时空,为现代社会带来启迪。进一步引领学生要学会像水一样包容他人,像水一样滋润他人,真正做到“利万物而不争”,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在最后的“学以致用”环节,教师创设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小组8分钟内合作完成一份自行命名的“关于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倡议书”。学生通过重读教材、查阅资料、同伴互学,再次理解、感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内涵、意义及实践要求,升华情感,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崇德向善,修身立德。

  二、以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引领学生学会和美相融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一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哲学思想,它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认为,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当追求的是和谐而非强制性的统一。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蕴涵丰富的哲学智慧。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墨子所言“兼相爱,交相利”,其思想内涵强调在保持和谐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不同。这种充满尊重、包容、和谐的“和”思想,为中国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哲学智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挖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中的哲学智慧和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感悟其中哲学智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节“让友谊之树长青”时,教师从友谊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入手,在新课导入环节,先通过投影楹联“挚交千古,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引导学生思考:这副楹联提到的“挚交”是指哪位古人?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什么被誉为交友的最高境界?从而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故事《管鲍之交》,感悟管仲与鲍叔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最好的友谊就是彼此之间坦诚相待、互相成就。经典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感悟友谊给人带来的温暖、力量和感动,为本课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意境。在学习“呵护友谊”时,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思辨。教师作点评时引导学生理解君子在与人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的差异,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并非盲从或附和他人观点。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和观点,同时也愿意倾听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在“学以致用”环节,教师创设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致少数民族同学的欢迎词”。当中,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而不同”,结合我国的民族政策,提出尊重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的要求以及欢迎少数民族同学加入班集体,写下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豪言壮语,点燃主题,升华情感,引领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助力实现和美相融,美美与共。

  三、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观念,其基本内涵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涵丰富的自然哲学智慧,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些自然哲学智慧强调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付诸实践,从而实现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深挖自然哲学智慧及其育人价值,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自然哲学智慧,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时,教师引用魏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饮酒·其五》中的经典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引发学生对“共筑生命家园”主题的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态保护的关注。接着,通过探究案例“伦敦杀人雾事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引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这一结论。教师顺势引导,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要求。这是一种深刻的自然哲学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以致用”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撰写两条警示人们保护环境的标语。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理解和践行天人合一的思想,助力增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以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提升学生和合发展理念

  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以和谐共处、合作共赢为基本理念,是中国古代处理邦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传统外交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蕴涵着丰富的国际交往和团结合作智慧。诸如“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古代交往智慧,影响中国数千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提炼彰显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交往智慧及其育人价值,引导学生领悟其中交往智慧,提升团结合作理念。在教授九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三节“携手促发展”时,教师以《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典故事导入本课,引导学生通过“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了解两千多年前张骞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的历史。“凿空之旅”,不仅拓展了中国的疆域,更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这种跨越千山万水的交流与合作,正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的生动实践。接着,播放视频《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就与启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与发展。在“学以致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进行思辨,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战略智慧与深远思考,并以此撰写一份“师生合作共促教与学双赢”的倡议书。活动中,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仁善邻”的交往智慧,践行协和万邦的思想,助力提升和合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经济日报,2014-05-1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1-19)[2023-1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5]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2).

  [6]陈婷,李晓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07).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初中道德与法治育人课堂构建研究》(批准号:2021YQJK168)的研究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