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步履未停

  仿佛是一个仪式,从2008年创刊开始,每逢杂志做到新的100期,我们总想做点特别的东西:一个特定的主题策划,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创意。

  10年前,差不多这个季节,这本杂志还叫作《第一财经周刊》,迎来了第300期印制。那时微信尚未像如今这样普及,大家通过邮件沟通讨论,确定了“文明”这个主题—1984年以来,各式各样的产品通过更通畅的物流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富有想象力的市场,我们尝试以有趣的方式给这些产品做名词解释—所谓现代商业文明,正是通过这些产品一桩桩一件件构建起来的。

  2018年,杂志创立十周年,恰逢500期,这一期的特别制作主题为《城市何以迷人》。我们用15页篇幅完成了包含100个条目的城市词典的编纂。从斑马线、博物馆,到城中村、广告牌、共享单车,从汽车到墓园,从下水道到相亲角—最近,我重新翻看这一期,仍然惊叹于这个野心勃勃的创意。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之一,而创新,正是时隔百期之后,我们制作第600期时拟定的关键词。

  这一次,“6”成为线索。我们以2018年500期特刊为起点,找到这6年间在不同领域作出新尝试的6个人、改变社会生活的60个新事物,翻阅杂志,你还可以找到一个漂亮的蝴蝶拉页—沿虚线撕下展开,则是一张囊括了600期封面的海报。

  6个人的求新故事,并不是一味强调颠覆传统规则,读来酣畅淋漓的成功叙述,相反,其中多数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失败。60个新事物;也并非都是全新的事物,更多是在过去几年间切实改变了我们所在的商业世界。

  创新,缘起人类本能中的好奇心,但要在任何领域中作出实质性的改变,需要在打破旧有平衡的同时,承担高昂的时间成本及不可控的未知风险。这也是我们制作这一主题的意义所在:以真实的故事,展现创新的真相,而不仅仅是为之高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追逐着各种新事物。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开通,将中国接入全球互联网,这件事最近被反复提及。以互联网30年为题记录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史的文章被广泛传播,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倒叙的时间线里感怀创新的力量。这种感怀有时也会上升为赞颂。

  对创新的崇尚,也可被视为一个社会急于改变现状的心态的写照,但在更根本的意义上,创新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应有之意。2008年创刊时,这本杂志以“探索明亮的商业世界”为宗旨,并持续至今。何为明亮的商业世界?如果非要释义,那必定包含开放的市场、契约精神、公平的竞争,和创新的生态;而何为“探索”?那便是尚未实现的,我辈需持续努力。

  16年来,《第一财经》杂志团队也随媒体行业历经沉浮,2019年,杂志形态从周刊转为月刊,力图在深度原创报道和新媒体突发报道之间保持艰难的平衡。所幸,随着年轻人不断加入,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对严肃商业报道的热忱,并付诸行动。更为关键的是,倡导创新的我们也一直以创新为己任。2009年我们即推出金字招牌消费调研与观察;2015年,以城市大数据为基因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应运而生;接下来,生活方式IP未来预想图面世;2021年,年轻的团队成员创立《商业就是这样》播客产品;就在去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潮流汹涌而来,专注于此的I P新皮层也由此诞生。每一个全新IP,不仅记录了这个团队唯新之路上的每个脚印,开创了新的媒体形态,更重要的,是不断释放这个行业所必需的想象力。

  创新,我们步履未停,一路上的支持与信任,全赖有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