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無緣,大家來作伙——流浪

  • 来源:Or旅读中国
  • 关键字:流浪,魅力,主題
  • 发布时间:2024-06-14 13:39

  如今想來,金門王與李炳輝出道名曲〈流浪到淡水〉,堪稱波特萊爾城市漫遊的當代注腳。歌詞所謂「人生浮沉起起落落毋免來煩惱/有時月圓有時也抹平/趁著今晚歡歡喜喜鬥陣來作伙/你來跳舞我來唸歌詩」,縱然不過只是淡水,一個三十分鐘捷運車程即能抵達的近郊,對於台北市民何其容易?原來一旦放寬心懷,自然就能「鬱卒放棄捨/重新過日子」。

  於是懂得蘇軾所以能夠舒適,所以能夠也無風雨也無晴,全因「自主」二字,也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概念。本期刊物介紹兩條環島路線──海南與冰島。一南一北,一熱一寒,一短程一長途,一鐵路一公路,一微旅一壯遊,共通處是:如果心靈鎖鑰能夠扭轉開啟,流放亦能當作流浪。

  心態固然重要,前提終究還是必須付諸行動。海南吸引遊人前仆後繼,終而成為「東北第四省」的箇中原因,氣候、環境只是外顯條件,是否留得住人才是旅遊產業永續關鍵。主編彥綾愛島/愛海/愛浪/愛夏,過往幾期主題(原味海島、恆春恆夏、享受吧!一個人的峇里島)可見一斑,然而海南在她筆下彷彿再度煥發異於前者的流浪魅力──在她而言,從台灣到海南是流浪;

  在一個個受訪對象而言,從家門到馬路對過的沙灘又何嘗不是?使我想起,某回造訪新加坡一家老牌雞飯,只見幾位夥計婆婆閒時交頭接耳,說著一些十句未必聽得懂一句的語言。好奇心驅使我向前詢問,安娣(新加坡口音的auntie)回答:「我們說的是海南話呀,你吃的不是海南雞嘛!」鄰近數桌客人隨即哄堂大笑起來。

  興許她們三十年前、六十年前、一百年前流放至此,落地生根,然而偏偏忘不了海南方言,每每通過日常幾句親暱俗話,就能瞬息返回家鄉。於是「自主流浪」便又增添一層複雜意義:其一如金門王與李炳輝,從市區到淡水,放寬心懷,立地就能流浪;其二如蘇軾與雞飯安娣,從四川眉山到瓊州儋州,從中國海南到新加坡名符其實的「海(之)南」,如果莫忘初衷,安居也像流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