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体育与健康,身心发展,规则意识
  • 发布时间:2024-06-14 14:50

  张明义(甘肃省古浪县西靖康乐完全小学)

  王志红(甘肃省古浪县大靖第一幼儿园)

  摘要: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规则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部分学校存在对体育与健康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导致体育与健康教学效率不高。基于此,学校可以从加强重视程度、加大培训力度、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优化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身心发展;规则意识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教师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在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新时期小学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通过参与科学、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免疫系统功能,形成良好的体态和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集中注意力。另外,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预防学生近视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开展的活动大多以集体项目竞技赛为主,学生需要与队友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或取得胜利。通过参与体育项目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相互帮助,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集体活动中,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通过完成自己负责的活动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讲授一些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包括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帮助学生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小学生对食物比较挑剔,容易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学生能了解与营养均衡的相关知识,对挑食、偏食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目前,规则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运动中通常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规则在体育比赛、活动中的作用,明白规则对公平、公正竞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公平竞争等道德规范,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不仅让学生知道规则,更要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自觉遵守规则。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分析

  1.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存在重智育而轻体育的倾向,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忽视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意义。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文化课成绩,任意缩减体育与健康教学课时,甚至取消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时得不到保证,学生失去了有效的体育锻炼时间。另外,有的学校体育场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或者体育器材短缺,使得一些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这些现象都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实现。

  2. 体育与健康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与健康教师,只能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这部分教师体育与健康专业知识素养匮乏,自身对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理解不深入,欠缺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或者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做操、跑步,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另外,有的教师体育教学理念落后,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不能胜任体育课堂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单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往往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项目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容易使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失去兴趣,难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另外,有的教师只注重运动技能、体能及专项运动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对运动原理、营养知识、预防损伤等方面的了解,无法全面提高体育素养。

  4. 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传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陈旧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一些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采用传统的讲授、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变化,缺少跨学科整合意识,往往只关注体育学科,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新时期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改进策略

  1. 加强重视程度,提高教学效益

  首先,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意识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课外锻炼,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其次,定期召开运动会。运动会是体育竞技的集合点。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竞赛项目,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为更好地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学校要注重实施“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召开运动会,以活动促教学,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最后,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保障。为此,学校要完善包括体育场馆、运动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同时,学校要将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性放在首位,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锻炼及日常活动中的安全。另外,还要注重体育场地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体育场地文化,在营造体育氛围、增强凝聚力、培养体育精神、传承体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可以在体育运动场周围的宣传栏内张贴具有时代气息、宣传体育精神的图片,或是介绍健康生活知识的文章,营造体育训练氛围。

  2.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养

  首先,丰富培训形式,转变教师理念。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是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切实转变体育与健康教师的教学理念。例如,可以邀请体育与健康教育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结合具体案例向一线体育教师介绍前沿的教学改革经验,传授体育运动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可以依托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当前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展开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竞赛,以赛促教;可以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整体把握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提高对《标准》的基本精神、要求和实施意义的认识,充实与拓展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其次,丰富培训内容,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体育理念,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全方位的理解与掌握,对专业技能及其教学有扎实的把控,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针对体育与健康领域的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识进行培训,确保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开展体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培训,以及运动技巧、体能训练、急救知识等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确保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另外,体育与健康教师需要掌握人体生理、运动生物力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 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首先,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基本运动技能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核心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走、跑、跳、投掷、平衡等基本运动技能,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体能训练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有计划的体能训练,学生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发展耐力。体育道德与规则也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传授体育道德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体育道德与规则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弘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另外,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重要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向学生介绍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等健康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健康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科学处理教材内容。现行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趣。基于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需要适当整合教材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5至6年级全一册“400米耐久跑”这一内容时,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本学段教学内容以快速跑和耐久跑为主,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述耐久跑的途中跑基本技术,学生会因为知识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400米耐久跑比赛,在比赛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这样处理教材内容,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首先,引入游戏和竞赛。游戏和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和竞赛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例如,在四年级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设置关卡游戏。第一个关卡是原地跳绳30个,每个小组派出选手完成规定跳绳的任务后,快速跑向20米外的第二个关卡;第二个关卡是完成15个俯卧撑或是仰卧起坐,完成后跑向第三个关卡;第三个关卡是完成20个高抬腿动作,完成后跑向终点。教师记录每个小组接力完成三个关卡冲到终点的时间,排出比赛名次。这样,既能完成训练任务,又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引入趣味运动项目。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可以在体育训练中开展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能水平设置不同的接力距离,用标志桶、标志旗等作为接力点,开展趣味接力赛,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障碍,如绳索、平衡木、轮胎等,开展障碍挑战赛,让学生通过这些障碍,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利用滚铁环、投篮、踢毽子等趣味运动项目,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在新时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核心素养,进而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苏成.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J]. 江西教育,2023(43):83-84.

  [2] 徐培儒. 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 学周刊,2021(10):171-17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