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美食博物馆(四)

  • 来源:餐饮世界
  • 关键字:美食,博物馆,文化
  • 发布时间:2024-06-20 11:09

  文/竹迪飞 图片来源/网络

  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

  以“宴”冠名,是美食之宴,是民俗之宴,更是文化之宴。

  唐山宴,即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学院南路,建筑面积达4 万余平方米,是一座以唐山地区璀璨、多元的饮食文化为主线,结合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于2018 年12 月30 日正式开馆。

  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是集特色餐饮、民俗传承、文化展示、场景体验、休闲观光、研学实践于一体的文旅商业综合体,是河北省首家饮食文化博物馆和一站式特色美食基地,也是原创沉浸式室内特色餐饮微度假目的地、体验地,博物馆旨在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舌尖上的唐山”。

  博物馆一楼为民俗文化美食体验街区,分为“五街两巷一河一世界”,涵盖百余种极具地域风味的特色小吃和10 余种非遗传承人美食;二楼是美食研学区,这里设有多个互动式体验室,分为民俗老物件展区、百姓府邸民俗院落、燕山书院、祈福长廊、撒欢儿乐园、遥记图书馆、八旗贝勒爷宫廷火锅七大区域;三楼是精品餐饮区,这里提供各种中西式餐饮服务,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宴请,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四至九楼是文旅酒店,设有娱乐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和书店等设施,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参观观光长廊,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何把这些遗产“活化”,转化为现代产品而又不影响传承和保护,是一件极具价值和挑战的事。在这方面,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作出了探索。

  这里整体氛围营造的是万家灯火、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内部装饰摆设皆与美食文化有关,规模宏大,文化氛围浓厚。以“街”的概念为载体,店铺林立,川流不息,呈现市井文化,贴近百姓生活。徜徉在一条条小街之间,游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佳肴,更是餐饮文化的活化展现。从餐具选择到设计风格,无不承载了唐山的历史文化,让身在其中的客人充分感受到老唐山的风土人情。

  这里能品尝到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传统地方名点麻糖,还有酥脆可口的迁安缸炉烧饼、手工豆腐、吊炉烤鸭、棋子烧饼、肉饼烙子、炸驴肉、杏仁汤、八大碗、驴打滚等地道的唐山美食。在盛世梨园,每晚都会上演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滦州皮影戏。皮影戏唱腔吸收了滦州方言俚曲,将民间歌曲小调叫卖声渗透其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此外,这里还涵盖了融合评剧、乐亭大鼓、剪纸、糖画、皮影雕刻技艺、饹馇制作技艺、吊桥缸炉烧饼制作技艺、手工制陶技艺、棋子烧饼制作技艺、浭酒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里的每一种美食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种美食都是一个活化的微型博物馆,这里有传承人讲述美食的前生今世。每一道菜品都是匠人匠心的传承,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浓郁的情怀和久远的记忆。这里的一景一物,承载的都是历史的积淀。

  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之所以开馆之初就如此火爆、源于唐山文旅集团的准确定位,源于经营者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和运营谋略,打造出了唐山特色美食文化品牌,为唐山市文化旅游发展打开对外展示的窗口。

  保定宴饮食博物馆

  保定地处广袤的冀中平原,自古以来一直是京畿重地,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是河北菜的发源地之一。从保定历代文物中的谷物工具、熟食陶瓷,还有商代的爵、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羊羹,到清代的直隶官府菜、宫廷官厨中辈出的直隶厨师等,都印证了保定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

  九州冀菜,味之燕赵,了解冀菜不妨从保定开始。

  保定的老马号曾经是保定人心目中一个别具风格、韵味独特,散发着浓郁民俗经济的商业文化集群,其影响范围除保定地区外西至察南雁北,南至正定府,东至河间府,外地人称“没到马号不算到保定府”,犹如到北京必到天桥和东安市场一样。马号至今已拆除三十多年了,但只要提到它,老保定人无不流露出深深眷恋的情感。

  保定东西大街作为当年保定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积累了丰厚的商业文化,成为一条以商业建筑为主的商业文化街。保定宴,即保定宴饮食博物馆,倾力还原历史的盛景,让现时保定人和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了解、体验保定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带来更多的情怀与回忆。

  博物馆汲取古城传统建筑的营养,以现代设计手法,构建古城景观公园;以场景化、博物馆式的空间语言,完美还原古保定四城门“东门望瀛,南门迎薰,西门瞻岳,北门拱极”作为山水保定的寓意表达,由西门瞻岳进入到博物馆内部,这里的空间就像一个展开的保定古城长卷,两侧有可游览攀登的登城马道; 正前方的古韵戏楼,是地方传统戏曲、民间艺术与现代演艺的舞台,这里还有最具有民间烟火气质的南关码头、老马号剧场、卢汉铁路、西大街、非遗/ 老字号小吃街、乡村振兴集市等传统场景空间,更有古城墙VR 影像与多媒体的现代科技互动体验,打造一站式靴城生活、情怀体验地。

  占地面积6 万余平方米,以“靴城文化”为核心,“保定饮食”为主线,“一城三餐四景五宴”为主题,结合传统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定宴饮食博物馆把保定特色美食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内部同时设有靴城博物馆、非遗/ 老字号博物馆、莲池饮食书院及餐饮瓷器博物馆四大主题内容,集文物展示、互动体验、餐饮消费功能于一体,以靴城记忆、市井街巷、亭台楼阁、园林书院、网红打卡和国潮国风等形式丰富展现,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等形式,地地道道、原汁原味地展现保定乡愁内涵、乡土记忆,深度挖掘、汇聚、传承保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保定本土传统的饮食文化,向世界展示“舌尖上的保定”。

  非遗、老字号企业是保定独特而闪亮的金字招牌,是传统本土美食核心的组成部分,据统计保定大约有500 余家非遗和老字号美食企业,博物馆优选其中的10%,邀请至一层入驻,打造非遗老字号博物馆,以沉浸式场景化的游览体验感塑造非遗老字号小吃档口,展示保定地道的民间烟火气。

  餐饮万卷楼“莲池饮食书院”收藏有明、清、民国餐饮古籍一百多种,共计约1 万册。通过科技与互动的方式与大众共享这些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呈现餐饮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揭开尘封的历史记忆,向顾客诉说源远流长的餐饮文化,丰富保定“书院之城”内涵。

  2006 年5 月,河北省政府正式评定直隶官府菜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直隶官府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直隶官府菜是后人对明清时期直隶官府及总督享有菜肴的总称,起源于直隶文化,融入了华夏文化的精髓。直隶官府菜选料严谨、口味鲜咸醇香、酱味浓郁、精于制汤、五味调和、原汁原味、咸淡适宜。烹调技法丰富而独特,其中明油亮芡、汪油爆汁、对汁配汤等工艺堪称绝技。

  直隶官府菜的经典菜品有上百种,至今流传的有李鸿章烩菜、乾隆皇帝与鸡爪白菜、乾隆皇帝与鸡里蹦、慈禧与“阳春白雪”、直督方观承与荷包里脊、曾国藩与曾蹦鱼、曾国藩与锅包肘子、曾国藩与国藩代蟹、相先生豆腐、官府抓炒鱼、袁世凯与清蒸炉鸭、总督豆腐、古莲花池与芙蓉鸡片(芙蓉鱼片)、直隶官府名人与鲍鱼、燕赵佳馔烧南北、直隶海参、直隶全爆、黄袍豆腐、侉炖鱼、南煎丸子、桂花鱼翅、芴板干贝、加板鱼肚、西法鹅肝、玉带鱼卷、慈禧槐茂太平菜等。一道道的精美的“直隶官府菜”配以一个个兴味盎然的直隶历史典故,加之融合了博物馆内直隶官府的经典装修,使直隶官府菜走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保定宴饮食博物馆设有300 间客房、12 个商务会议厅及500 余辆停车位,可同时容纳2000 余人就餐服务。在主楼外围利用光影秀、剧情演艺、行为艺术互动打卡等形式,打造“靴城不夜城”夜间消费示范街区,丰富城市夜经济内涵,充分表达城市资源禀赋,重新发现市井文化的价值,以“烟火气”接地气、聚人气,让博物馆走进古城人民的品质生活,打造城市中轴线上一站式4A 级旅游景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