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忘忧·母亲节

  • 来源:餐饮世界
  • 关键字:萱草,忘忧,母亲节
  • 发布时间:2024-06-20 11:10

  文/王浩 图片来源/网络

  5 月12 日是母亲节。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和风。母爱是迷惘时的苦苦规劝,母爱是远行时的殷切叮咛,母爱是无助时的慈祥微笑,母爱是跌倒时的鼓励之声!祝福天下母亲,母亲节快乐!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记忆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孝,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以新“廿四孝”为代表的中国式孝顺成为目前中国家庭的幸福密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与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教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黄花菜,即人们熟知的金针菜,古称萱草,也叫忘忧。相传,古时每当家中游子赴异乡工作或求学,不能按时回家问候母亲,即在母亲居住的屋所——北堂附近,种上几丛萱草,一方面可以让母亲忘却烦忧,另一方面也是给予母亲的一种安慰,以弥补自己不能承欢的缺憾。

  北堂,按中国古之正房,有前堂后屋之分,凡遇祭祀、祈福、迎神等活动多在北堂。平常则为家中妇女们群居的场所,所以人称妇女为“堂客”,称母亲为“高堂”,称别人母亲为“令堂”或“尊堂”者即源由于此。北堂因日照不易,环境幽阴,非常适宜萱草的种植,所以北堂又称“萱堂”。而“萱”也是我国古时,家庭伦理组织的一种代称,意味着慈母,就好比“椿”意喻严父一样,是故若晚辈称北堂为“萱堂”,实是尊敬母亲之意。

  这种借萱草象征母亲的隐喻手法,在我国文学上也不乏实例,其中最为人们朗朗上口的是唐诗人孟郊所作的《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宋朱熹亦有萱草佳作传世:“西窗萱草丝,昔日何人种,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宋王十朋还有“有容看萱草,终身悔远游,向人空自绿,无腹解忘忧。”从这些诗文词作中,可以看出前人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自古以来,金针菜是我国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干菜珍品之一,与香菇、木耳、冬笋齐名。在菜谱上也常见以金针菜作主配料的名菜,像安徽的“红烧金针翅”就是金针菜挂上面糊,油炸后,再与冬菇、笋片同烧而成。由于先将黄花菜梳成丝,形似鱼翅,经炸、烧后,含卤汁较多,味道酥香清口而不油腻,常常是素宴大菜之一。再如淮扬菜之中的“养心鸭子”,即在鸭肚内填充黄花菜及有关配料,用文火炖制而成,多为母亲寿筵而设。金针菜最普通的吃法还是和豆腐、肉、鸡、银鱼之类同烧,或与肉丝、豆腐干丝、胡萝卜丝共同炒食以及煮汤,像黄花炒肉丝、金针排骨汤、黄花蛋汤等,都是我们日常可以吃的美味。西安地区的“臊子面”“萱堂麻食”,也是一定要有黄花菜的,原因是它古称“忘忧”,吃了能解除心头之闷忧,有助于长寿,这与吃臊子面长寿的寓意倒是极为吻合。

  萱草的盛开期在春夏之交,此时选一束清香动人、花色艳丽的金针花,送给母亲当然很好。过了盛开期也无须遗憾,选用金针做几个适合老年人的菜肴献给母亲,不但可以表达自己的孝思,而且可以体验一下“萱草忘忧”的情景。

  参考文献:

  《五味斋集》 王子辉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