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韵正青春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青春,戏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20 11:32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张骜 编辑覃柳笛
观众要纳新,剧目要焕新,传播的形式亦要创新。
“一口京腔,两句皮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北京人的这句老话中,藏着京剧。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皮黄等,国粹之一,是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和京剧一样,在我国大江南北,各类戏曲纵横古今、百花齐放、戏韵纷呈,成为民族文化的根脉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娱乐形式日益多元。不过,从“奇葩大会”节目上王珮瑜展现出的京剧演员的风骨,到“中国戏曲大会”的热播,再到歌曲《武家坡2021》引起的翻唱热潮,种种现象告诉我们,戏曲并未老去。那份咿咿呀呀的婉转低吟、霓裳折扇间的回眸一笑、家国大义中的慷慨凛然,历久弥新,青春昂扬。
出圈之道
恰如国粹京剧起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大多数戏曲曲种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流行文化到非遗的流变。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说唱脸谱》中就点出了传统戏曲要细品、不易懂的门槛。如何让年轻人走近戏曲,进而打开欣赏戏曲的大门,一直都是从业者力求破解的难题。
今年春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上,京剧老生名家张建国在影视戏中戏《远方的家》中饰演了一位侨商。《远方的家》不拘泥于戏曲传统的一桌二椅程式,尝试戏曲影视化表达,让人耳目一新。
“从未失去过信心,很多年轻人只是缺少一个喜欢戏曲的机会,而这恰恰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张建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早在2004年始,张建国就带领国家京剧院三团(现国家京剧院青年团)在全国16所大学进行了23场演出,把一批传统大戏、折子戏带给了校园里的大学生们,让他们零距离感受京剧的音韵、形体、唱腔之美,收获了积极的反响。
随着时代发展,娱乐形式创新拓展,戏曲跨界、戏曲演员跨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其中较为人称道的,当属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王珮瑜——在“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上,她和张建国合作的一个节目。她常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而她所做的,便是唤起人们这份喜欢,推开戏剧这扇大门。
在综艺节目“奇葩说”第四季,她把京剧的三个基本招式“惊提”“怒沉”“喜展眉”演绎得通俗有趣,又和京剧票友蔡康永切磋了《武家坡》中的名段《八月十五月光明》,一亮嗓,音色浑厚圆润,技惊四座。而后,她又在“朗读者”“同一堂课”等热播节目中担任嘉宾。一时间,京剧和王珮瑜一起完成了出圈。
不少年轻人因为王珮瑜,第一次主动走进戏院,怀着期待、懵懂的心情,与有着百余年“芳龄”的戏曲约会,完成了从“小白”到观众、再到戏迷的转变。
不少“瑜粉”逐渐不再局限于王珮瑜其人,而是有了自己喜欢的流派、行当,并被更多戏曲演员所吸引。
“王珮瑜为我推开了京剧的大门,我真的喜欢上了京剧,成为了京剧的粉丝。”“90后”戏迷赵先生说。
分流、细化恰是年轻观众蝶变的过程,他们因人与戏结缘,在戏曲文化的感染下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一步步有了自己的戏曲沉淀。
师古不泥古
《红鬃烈马》《锁麟囊》《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每逢节假日,各大戏院上演最多的当属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
“探不完的母,春秋亭外停不了的雨,武家坡前闹不完的误会。”戏迷的打趣之语,呼唤着“骨子老戏”的创新,期盼着熟悉的配方里能带出新鲜的味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是戏曲界的大日子——相声泰斗马三立诞辰95周年、“梨园冬皇”孟小冬诞辰100周年。在这一契机下诞生的跨界京剧《乌盆记》,第一次让相声、评书和京剧融合,讲述了一个包公智破命案的故事。马志明说相声,单田芳讲评书,京剧则交给了有“小冬皇”之称的王珮瑜。
跨界京剧《乌盆记》的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一时间为曲艺界津津乐道。从那以后,与时尚、流行的混搭走进了传统戏曲,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换掉了传统京剧的单调舞台背景,代之以五幅水墨山水做天幕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还是如今广为传唱的《武家坡2021》,无不遵循着移形不换步、师古不泥古的准则。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上,京剧青年武生演员周恩旭与影视演员王宝强合演了京剧《岳飞与杨再兴》,在顶级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加持之下再打跨界牌,获得观众好评。人们在为影视明星跨界演戏点赞的同时,更看到了专业演员台上的精气神和真功夫。
说起学艺、承艺、发展,年轻的周恩旭心中自有一定之规。生活中的周恩旭也和时下年轻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兴趣,也爱网购、逛街、追剧。但是,只要上了台,从周恩旭变成高宠、赵云、贺天保,他便减了些热烈,多了份崇敬。
“我师父叶金援先生告诉我,要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外界环境如何,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要知道自己的本职是什么,这样才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观众。”周恩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继承和发展并不矛盾,我们只有把艺术的精华尽可能高标准地展示给观众,才能抓住观众、吸引观众,从而推动戏曲向前发展、更新。”
守正与创新,看似殊途,实则同归。细数近年来成为爆款的戏曲新作,都蕴含着传统的影子和精髓,恰似“入、会、通、精、化”的境界——传统的根脉牢固,新芽才能源源不断萌发而出。
创新传播方式
观众要纳新,剧目要焕新,传播的形式亦要创新。
曾几何时,电视戏曲频道前总是坐着老戏迷,很难有年轻人能安静地坐下来好好听一场戏。
“那时候不懂戏,一看戏曲类节目就换台,除了爷爷奶奶看的时候跟着看看。”“95后”戏迷李女士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女士通过视频网站接触到戏曲,并一步步成为戏迷。然而,她和周围的小伙伴们对于传统的戏曲类节目仍然缺乏兴趣。
“经典唱段哪都能搜,不用定时定点守着电视,我想了解演员的故事,也希望戏曲节目能有更强的互动感。” 李女士说。
在年轻戏迷和戏曲从业者的不断呼吁下,一批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应运而生。例如,在讲述梨园名角从艺故事与传奇人生的戏曲节目“角儿来了”中,制作人董艺不满足于用常规套路讲故事,大胆探索融媒体互动与传统节目的勾连,突破壁垒。
“从几年前的‘叮咯咙咚呛’节目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观众通过融媒体,参与到我们节目的互动中来,让艺术、明星、观众有一个跨越时空对话的实时交流。直到推出‘角儿来了’,我们才初步走出一条新媒体和传统艺术相融合的道路。”董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董艺表示,在打造这些戏曲类创新节目的过程中,一套用“融媒体跨屏互动+场景化演绎”推进节目逻辑进程、用“全民参与+情景访谈”讲述每位角儿的传奇人生的模式逐渐成熟。她希望通过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情怀,深挖戏曲艺术与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共情点,普及戏曲与传统文化。
于是,观众看到99岁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等名家相继亮相,在他们讲述自己和戏曲之间的缘与情时,观众也对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此类电视节目不断探索,希望将每个普通人都与戏曲文化联系在一起。首档国风少年创演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中,“95后”“00后”时尚少年对戏曲文化进行了创新演绎;沉浸式戏曲研学文化节目“拿手好戏”里,影视演员与流行歌手穿上戏服,沉下心来学习戏曲的一声一调、一招一式。
“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融媒手段去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这些文化的同时,昭示历史、感应现实。”董艺说,这也成为她在连续两年担任总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时所践行的理念之一。
在传媒多元的当下,一切平台皆可成为窗口,皆可寻求突破。因此,我们看到了视频网站上,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化身up主,把经典唱段一一“切碎”,教给那些想学却找不到老师的戏迷;听到了有声小说平台上,戏曲演员把戏曲导赏录成节目,边讲边唱,巧妙利用碎片化传播方式,给萌新们“补课”。从电视媒介到音视频平台,八仙过海,各借东风。
戏韵悠扬,飘过春夏秋冬,在时间长河中历久弥新。节目焕新、形式创新,不变的,是文脉的传承,更是锣鼓响起时,观众的那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