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岁壁画“活”了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壁画,视野,数字化
  • 发布时间:2024-07-20 11:40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漫子 编辑覃柳笛

  通过4K巨型显示屏、360度立体环绕落地球幕等数字化技术,古老壁画“活”了起来,法海寺的灿烂与瑰丽重回大众视野。

  京郊翠微山南麓,翠柏掩映中,一座始建于明代的法海寺默默矗立。近600年前,一位名为李童的明朝太监,倾尽其为四朝皇帝服务所得的赏赐,并多方筹集,建造了法海寺。他特意邀请了当时有名的工匠和宫廷画师朋友,来到寺院大殿创作壁画。他没有想到,此番作为竟创造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一个奇迹:如今依旧保存完整的“十铺”壁画,总面积达236.75平方米,绘制手法高超,用料考究,代表了现存中国明代壁画的最高水平,其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寺壁画被并称为中国三大壁画宝藏。

  近日,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面向公众开放,通过4K巨型显示屏、360度立体环绕落地球幕等数字化技术,古老壁画“活”了起来,法海寺的灿烂与瑰丽重现大众视野。

  艺术瑰宝

  古香古色的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前,游客正在排队等待石窟壁画数字展的开场。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妇从北京顺义驱车赶来,期待感受古代艺术与科技手段结合下的壁画之美。

  法海寺或许并不够知名,但深藏于大雄宝殿里的“十铺”彩绘壁画,却是极品。壁画由画士官宛福清等15人创作完成,共绘有77个人物,男女老幼,佛神菩萨,姿态各异、神情不一。

  作为皇家壁画,法海寺壁画极尽华美。壁画应用了大量珍贵颜料,包括花青、藤黄、胭脂等植物颜料,还有朱砂、石绿、石青等矿物颜料。为了让画面具有立体感和金碧辉煌的效果,制作方不惜重工,采用古代传统“描金”和“沥粉贴金”技艺,使壁画金碧辉煌,又有浮雕感的立体效果。

  壁画之美,不单是形式华丽,构思巧妙,更见于技法。法海寺壁画上的人物、动物、植物都描画得细腻逼真,经得起仔细检视与推敲,连动物耳朵里的毛细血管都清晰可见。“尤其是线条的运用,堪称一绝。以三大士的坐骑金毛犼、青狮、六牙白象为例,线条有兰叶描、铁线描、蘸笔描、钉头鼠尾描等多种描法。”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刘晓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壁画史纲要》这样评价法海寺壁画:“线条流畅,色彩浓丽,天衣飘动,漫笔生辉,诸如梵天肃穆,天王威武,金刚刚毅,天女妩媚,鬼子母慈祥,儿童天真,都真切生动……”讲解员介绍,法海寺壁画所具有的故事性和戏剧化特点,使得画面内容更富有佛教典藏和教化意义。

  法海寺壁画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水月观音像。观音身披白纱衣,披纱上缀有一朵朵六菱花,每个花瓣均由48根金线组成,细如蛛丝、薄如蝉翼,闪闪发光,给人以清新明净之感,又觉慈悲可亲。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这些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绘画精湛技艺的细节与神韵得以逼真复现,观音身上的多处细节得到数十倍的放大。“在这种显微镜式的观察下,明代画师的笔触几乎清晰可见。”观众赞叹道。此外,在数字化技术的呈现下,薄纱仿佛能随呼吸而动。

  “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放大、拉近展示局部精彩细节,并逐项介绍壁画内容,让观众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壁画,整体观赏下来时长可达4个小时。”刘晓波介绍。

  上百平方米的巨幕不仅逼真还原了法海寺全部明代壁画,壁画上如同连环画般展开的故事以及让人惊叹的细节,更使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反复观看。

  为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中国传统工笔画法中的“十八描”,艺术馆专门请画家重新创作了一幅壁画,并用实拍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屏幕中标亮的线描技法,在下方都能看到每一笔是如何画出来的。除技法外,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服饰、法器等主题都在壁画厅东西两墙的8个侧屏逐一展演。

  徜徉馆内,男性服饰、女性服饰、器物、绘画技法等十多个专题,集合服饰史、考古学、建筑学等知识,为观众剖析每一处壁画细节背后的来龙去脉。刘晓波说,艺术馆采集了国内外近百个文物、石窟的资料,将其与法海寺壁画进行横向对比,观众可以更加清晰直观了解法海寺壁画的形象来源与影响。

  从沉寂到回归

  法海寺,这座凝结了明代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智慧的古刹,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依山势层叠而建,气宇轩昂。

  “法海寺壁画与唐宋壁画绘画风格一脉相承,再现唐宋纯粹佛教壁画的古风清韵,是明代中国传统大型寺观壁画创作的巅峰之作,其精细程度达到了我国传统古代壁画之极致。”刘晓波说,尽管壁画的绘制工艺、绘画技巧堪称明代壁画之最,但一直未被公众所熟知。

  多位文物专家、史学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法海寺自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成完工后,直至民国时期,法海寺壁画一直神秘而低调。20世纪30年代,英国女记者安吉拉·莱瑟姆将她游历法海寺的情景发表在1937年的《伦敦新闻》画报上,曾一度让沉寂的法海寺重回人们的视野。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馆的呈现,让更多中外友人发现法海寺,走近法海寺壁画,了解这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刘晓波说。

  长期以来,古建壁画的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它们可能会面临地仗层(颜料层的载体,也叫灰泥层)脱落、裂隙、颜料层脱落、生物病害等自然环境带来的损害,也有可能受到人为破坏或来自动物的破坏。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徐悲鸿、叶浅予等多位大家相继为法海寺壁画发声,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求对法海寺壁画进行保护。

  在法海寺文物管理所的妥善保管下,壁画均处于避光保护状态。近600岁的法海寺壁画至今依旧色彩艳丽,“但从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文化自信的角度,壁画须面向公众开放,这使法海寺壁画的保护面临新的课题。”刘晓波说。

  近年来,文物保护观念发生了转变。“身居寺庙的壁画不能被单纯地保护为‘文物标本’,而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发利用起来,为更多人了解。”法海寺文物保管所相关负责人说。

  由于大雄宝殿空间跨度狭小,而壁画高大精细,受制于高度和大尺度的宏观展现,法海寺壁画并不能全面地向观众展示。因此,需要新的媒介将壁画之美呈现于公众面前。

  数字化新生

  兴起的数字化技术为法海寺壁画复原和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建立壁画基础数据库。基于此,在法海寺之外建立一座全新的数字化壁画艺术馆,成为共识。

  2016年8月,北京市石景山区启动法海寺明代壁画三维矩阵图像采集工作,力图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完整展现法海寺壁画全貌。

  壁画三维矩阵信息采集工作是历年来对壁画本体保护资金投入最大、科技手段最高、制作最精细的一项工作:从文物信息建档留存到保护现状的调查,从保护研究跟踪到保护技术数字模拟,从虚拟实景漫游再到展览和文创品的开发……壁画数据库的建立,为壁画的科学保护、展示、利用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与便利。

  法海寺文物保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图像采集工作要求十分严格,既要保护壁画真迹完好无损,又要最大程度高清晰采集图像信息。由于壁画真迹长期处于黑暗环境,普通光源会发热,长时间照射将对壁画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采集工作使用了冷光源,最大程度还原自然光亮度的同时也不会发热,很好地保护了壁画。采集过程中,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会对壁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人员的进出也受到严格控制。

  刘晓波介绍,法海寺壁画面积大、通道窄,工作人员需要在小范围内完成高精度作业。如寺庙大殿扇面墙后面的“水月观音”像面积达20.25平方米,而采集器一次只能拍摄30厘米×60厘米的图像范围。为了完成这一铺壁画的采集,采集器至少要调节100多次,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工作人员必须一直站在殿内狭窄的环境中,随时调节角度、灯光,从而保证收集的图像最大程度还原真迹。

  2019年4月26日,通过数字技术采集并“立体重现”的法海寺壁画在藏经阁亮相展出,游客可通过触摸一体机、高清LED大屏、4K高清电视等数字化科技设备感受壁画艺术之美。

  数字化复原壁画意义重大。数字媒体展示方式不仅突破了大雄宝殿壁画真迹参观条件的限制,而且展示的内容更加清晰、更加丰富,真正让过去“沉睡”的壁画“活”了起来。从此,法海寺壁画正式进入4K高清影像时代。

  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数字壁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原作的全貌、细节一览无遗,并在详细的解说中灵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技术能为壁画提供抽丝剥茧般的详细解读。

  “比如说,鬼子母穿着最为复杂,我们从里到外一层层地将鬼子母穿着的十几件衣服打开,观众能看到里面每一件衣服及其起源与流变。”刘晓波认为,数字化展不应该仅仅是光影秀,而是通过讲解让文物“活”起来。有观众留言说:“在法海寺大殿,我感受到了真迹的气场和氛围,在艺术馆,我第一次读懂了它们。”

  如何更好地欣赏壁画,刘晓波也给出一份“馆长攻略”。“首先,要穿一条不怕脏的裤子。”刘晓波幽默表示,“好多游客逛着逛着就坐下欣赏了,一坐就是好长时间。”与此同时,“建议大家同时预约法海寺壁画真迹和艺术馆的参观。真迹参观是限定场次的,艺术馆能多次入场。了解完壁画知识再去欣赏原作,之后还能继续回来逛”。

  近年来,逛博物馆、看展打卡成为越来越多人假期休闲娱乐的选择。除欣赏文物的精美外观,人们对文物背后的故事也很感兴趣。

  “我们希望观众跟我们一起参与进来,了解、保护、宣传、传承法海寺,成为法海寺的‘发现者’。”刘晓波说,数字技术不仅让文物“动起来”、让壁画“走出去”,也能让文物“讲述”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明,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事业中,共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实习生汪彦孜参与采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