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针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悬针,评价,照片
  • 发布时间:2024-08-09 14:58

  在2014年的一次创作中,我突然发觉生活中很多人通过智能手机或相机拍下的图片,大多拍完就删。而我却时常会想这些删掉的图像,有没有可能会被再看见,或者有重生的机会?这或许涉及社会文化对于图像的筛选机制,以及这些图像对于每个人的意义的问题。于是我试图向自己提问,那些所谓的拍摄失败的照片为什么是失败的?为什么这张照片通过某一个角度拍,我们会觉得完美,而这张只是画面稍许不同但评价却大不一样?

  我开始尝试用收集一些大家觉得俗气的、不承载任何艺术价值的,或是并非由艺术从业者在生活工作中拍摄的大量普通照片作为素材,它们往往是要被当作“废片”被删去的对象。这些大量看似没有任何美学价值的照片在经历了我一次次的审视与拆分并置之后,照片中往常托于叙事而具有的所谓真实、客观的观念仿佛都发生了偏移。而当你一张张地,放大仔细地去看这些图像时,也许会突然发现即使是再普通不过的照片,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其实也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好像一段视频,它里面的每一“帧”也都是真实存在的,而我们却常常会忽略掉那些过渡的影像。

  后来,每当我创作视频作品的时候,就会把一段视频拉开,去看里面的每一帧画面。因为当你尊重每一刻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愿意因为某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元素而忽略掉其他细节。这也使得我现在的作品往往会以一种“像素集合”的形式出现,不是仅仅为了让别人看到每一次事物的变化,而是为了让每一个时刻都能得到平均的对待和相同的尊重。

  在影片《为了我没拍的图片, 为了我没读的故事》中,我挪用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于饥寒交迫中五次点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并最终冻毙于街头。而我则选取故事文段中的一个个单词分别进行图像检索,从而串联成了一个完全由现成图像连接而成的全新影像。影片中,持续滚动着的原始文本与连续播放的当代图像构成了某种叙事语境,但同时图像与文字不同的表达逻辑也在差异中显现,这也许就是所谓“意义”与纯粹视觉之间的空隙,我试图借此挖掘生活中图像“不平等”的缘由。

  而在《冷血动物》系列中,我深化了近年来对大众传媒中一些现成图像的使用方式。这些图片常常具有某种标准感:精确的曝光,经典的构图,给人以完美却又乏味的印象。我进一步缩小了每一帧图像的尺度,从而使得当观者从远处观看作品时,仿佛面对一幅幅呈现出数字故障的图像;微观层面,横向与纵向的图像软件中常常使用的参考线也贯穿于画面当中。这些原本用于“规训”图像的数字工具,使得连原本的单帧图像也被强制切分、重组。由此可见,图像的生产与复制的意义似乎不再仅停留于画面的叙述,而是有关媒介本身的特质。

  为了对观看这些图像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我试图重新通过绘画去建立那些最基础的感官体验。我开始利用多种标准色彩的马克笔,从原本毫无意义的色彩像素个体开始,在如编织般的劳作中累积而成一幅幅介于马赛克、点彩画与8bit像素图像之间的绘画。当具体的图像在这些“马赛克”中开始显现时,我也得以体验到以一种逆向的方式去重现那些数字图像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体验与图像生产的逻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