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晨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虚构,学习,算法
  • 发布时间:2024-08-09 15:01

  2018 年,基于对机器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我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脚本,从《纽约时报》官网上采集了过去六年的头版内容,然后利用算法对2000 余张头版内容进行学习,进而制作出了能够自动生成虚构的《纽约时报》头版画面,这便是作品《雾晨》的诞生过程。

  《雾晨》的背后是一套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非监督式学习的方法,基本原理架构于两个模型:一个“生成器”和一个“判别器”。“生成器”是根据真实采样生成“类真实”图像,“判别器”则是判断给定的图像是否看起来“自然/真实”。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想象成是两个神经网络之间的博弈,对“真实性”不断发起挑战。有意思的点在于,虽然我们人是没有办法阅读这些图像的,但是机器在被训练处理这些图片数据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机器的“阅读”。就像我们的视觉正在与机器共享一样。

  2019年,人们关于“假新闻(Fake News)”的讨论异常频繁,甚至有人自己印刷假的报纸,模仿大家原本所看的报纸的特征,结果许多人都信以为真。在创作《雾晨》时,我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在意它可以真的显示出来什么具体内容,而是希望看到它在不断变化。通过不断学习报纸的排版,作品在视觉上可以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像是报纸的状态。

  虽然报纸的首页有一致的设计结构,但由于每天的内容不同,文字与图片都是非线性的,因此算法只能学习首页的设计,无法生成可读的清晰图像。长时间的观看后,作品中的流动影像给我这样一种幻觉,这里的算法就像西西弗斯永远推不到山顶的巨石,每次都在接近生成清晰图像的顶点时,又不可避免地回落到模糊状态,循环往复的徒劳尝试。

  之后,我创作了作品《自由落体》(FreeFall),是用一个人脸识别的算法分析飘落的面膜是否像人脸。这实际上也是想表达我们与机器共同观看屏幕里的世界,人类已不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观看者,机器也在观察着我们。机器学习的模型是由人训练出来的,作品中算法识别出来这个“人”的标签,实际上是我赋予给人脸识别的算法。逻辑不断地在反复,人在欺骗机器,机器也在欺骗人。

  即使是最基础的像素颗粒的使用,也具有外在的功能性。比如当我在输出、压缩或者转格式时,我通常会在影像上叠加一层不断变化且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像素颗粒,它会帮助我减少影像压缩时对于图像清晰度的损耗。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沉迷于观看一些电影的后期、特效、合成的花絮短片,原本看上去超乎真实的奇观景象,其实都是人使用电脑计算出来的。它们实际仅为了特定镜头下短暂的几秒,却让人信以为真,而这种“真实”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观看和感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