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之脊”生生不息新中轴在成长中绽放新价值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成长,价值,文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16 14:19
北京中轴线在时代变迁中生生不息
追溯历史,从隋唐到北宋、金中都,再到元大都和明清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一直没有中断过,而现存的北京中轴线始于元朝,历经700余年发展积淀,展示出城市文明的生生不息和绵延存续,更凸显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薪火相传。
明清时期,以元大都时期的中轴线为基础,中轴线进一步延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尤其是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北京城整体南移,但严格保留了中轴线设计,进而形成了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模式。可以说,如今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架构格局,就是在明初确立的。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天安门广场改造,此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获得1990年亚运会举办权后,以办好亚运为宗旨,中轴线再度延伸,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自此,城市中心和亚运村连成一片。中轴线北延的工作并没有就此停止,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先后竣工,再加上北京地铁8号线的延长,中轴线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的众多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新的建筑和设施被有机融合添加到中轴线上,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功能需求。尤其是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国家大剧院的建造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和现代气息。2003年,北京还开启了南中轴治理计划,对前门以南道路进行改造。可以说,一条中轴线,就足以看出中国人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文化、生活和空间的独到理念。
北京中轴线承载着时代价值
有人说,一条北京中轴线,就可以品读出一部中国古代史。作为目前全球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就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见证了历史,传承了文化,推动着城市更新发展,正是通过对中轴线所承载的文明价值的深入挖掘与广泛传播,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形成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身份认同,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自豪感。
一方面,北京中轴线为中国礼仪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留下了佐证。从故宫、太庙到社稷坛等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再到地安门外大街、前门大街、永定门等历史道路,中轴线所蕴含的空间就宛如一个实景化历史博物馆。在此基础上,北京市通过文物保护修复、联合考古、博物馆展览等方式,让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除了要展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之外,北京中轴线蕴含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极具东方特色,随着北京市制定了专门的保护条例和管理规划措施,新时代的中轴线升级改造更注重将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尤其是北京中轴线的南北扩充,对于北京的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它强化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让城市布局更为合理有序,更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和方向感,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帮助极大。与此同时,在扩充过程中,更多的古建筑、名胜以及文化脉络将被纳入其中,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魅力。
此外,中轴线的南北扩充,还将进一步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催化剂”。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从基建到产业再到公共服务,各个环节的优化提升,将转化为一系列新热点和新增长点。从经济到民生,扩建工程带来的是更发达的商业,更恢宏的产业,以及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中轴线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的发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直至今日,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升级仍在持续。《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就明确提出,要将北京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继续向南向北发展。未来,新的中轴线将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机场、永定河水系。接纳更多的区域,拓展更多的单元,融入更多的元素,更大更长的北京中轴线也将继续书写传奇故事。
在规模体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北京中轴线的改造升级将在北京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中轴线上的历史街区、胡同小院为例,这是独属于北京的城市记忆与文化瑰宝,在文旅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未来北京完全可以依托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北京特色风情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进而将北京中轴线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京味生活的生动载体。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北京中轴线的核心就是人民性价值,在保持特有的风貌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元素的融入和挖掘,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进而提高市民的认同感与获得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中轴线也在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当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我们也期待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条真正服务于时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北京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