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精品创作与市场化探索的思考——以北京广播电视台为例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市场化,版权运营,盈利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17 14:06
文/李卓
摘要:本文以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广播剧创作经验和探索为例,深入探讨了广播剧精品创作与市场化的二元割裂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行业发展建议。首先,加强行业引导与扶持,通过评奖等手段鼓励从业者,培养人才队伍。其次,创作和运营主体应抱团取暖,为共同做大做强行业,电台和商业平台可以进行更多合作。再次,通过原创和分级制作来缓解版权困境。最后,面向特别群体专业化运营,包括垂类人群、本地化人群和全球人群,为广播剧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广播剧 精品创作 市场化 版权运营 盈利模式
一、行业现状
2024年是广播剧诞生一百周年。广播剧作为一种音频艺术形式,相比于视频产品,其市场规模并不显著。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深度研究》,我国在线音频2023年市场规模250亿元[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中国网络视听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为11524.81亿元[2]。由此可见,在线音频仅占整个网络视听行业的2.1%,其中包括数字音乐、广告、直播娱乐等业务内容。与广播剧直接相关的付费订阅收入60亿元左右[3],在网络视听市场所占份额不足千分之五。
目前,广播剧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是广播电台和网络平台,二者分别生产电台广播剧和网络广播剧(一些机构也称之为“有声剧”)。广播电台广播剧的创作主要以评奖、评优为主要目标,原创和制作能力较强,但缺乏运营思维和能力,具有广播剧日播节目和运营团队的广播电台少之又少。网络平台和商业制作机构是网络广播剧生产的主力。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全网音频用户量2024年年底将达3.2亿元,其中63.3%用户偏好收听广播剧和有声书。由此可见,网络广播剧自有其魅力所在,而且较受音频收听用户认可。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精品创作与市场化二元割裂。电台广播剧创作的目标是体制内评优,而网络广播剧创作的原动力是创收,两者目前交集不多。以北京台为例,其创作的《中共中央在香山》《转山法官》《北大红楼》等广播剧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专业奖项,但这些作品的大众影响力不足。
2.市场规模亟待扩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音频用户量为3.31亿人,音频渗透率刚刚超过30%[4]。前面提到过,商业广播剧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用户的付费订阅,这部分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其中有声书和知识讲座等类型更占了用户付费收听的大头。因此,广播剧付费收听群体偏小众且市场规模不大。
国内音频行业上市公司目前仅荔枝FM[5]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由于2023年经营亏损,股价不振。行业水池较小,由此带来从业机构规模受限、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人才缺乏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3.版权成本高。广播剧行业主要参与者是电台和音频聚合平台,还有一些制作团队,但大部分内容版权却集中在出版社和网文平台。从全行业看,能够坚持自创广播剧的团队和平台少之又少,大多通过购买改编权或版权合作分成的方式获取内容,成本极高。
4.盈利模式单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82亿户[6]。音频内容的盈利模式普遍有四类:用户付费、广告、直播打赏及声音培训。广播剧的全行业产业链没有形成,基本依靠用户付费订阅或点播回收成本。
经济学上有个“微笑曲线”的概念:两端的收益往往才是最大的。放在广播剧这个行业中,上游是IP打造与开发,中游是内容创作,下游是宣发运营。电台从业者目前普遍关注的是内容创作环节,用户付费主要覆盖的是这部分成本,回收周期不确定,对于上游的IP打造与开发及下游的宣发运营关注不多。
网络广播剧从业者这几年开始在IP衍生开发、原声音乐(OST)开发、社群运营、配音培训、活动运营(声优见面会)等方面探索盈利模式,但除了配音培训形成一定规模(主要为有声书和网文配音),其余都不足以独立覆盖版权及创作成本,无法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三、行业发展建议
1.加强行业引导与扶持。前面已经分析过,广播剧的市场规模不大,但却是一种有独特魅力和用户刚需的艺术形式。与影视剧行业百花齐放不同,目前全国广播剧奖项较少,只有“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两个政府奖。前者每五年评两届,每届至多8部获奖作品。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每两年评选一届,广播剧类奖项只有1个名额。除此之外,行业再没有具备知名度的商业奖项。
权威的评奖有利于培养人才队伍,对用户也有破圈效应,但需要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引导。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是全国广播剧行业的专业社团组织,每年定期组织行业研讨、培训,并评析广播剧作品,目前已经覆盖全国广电行业和部分制作机构,但更多有影响力的商业平台和制作公司并未加入。建议协会团结这部分力量,带领电台和商业平台、制作团队一起为行业发声,提高行业研讨、培训的频次,搭建合作平台,向主管部门申请专业评奖资格,引导和扶持行业发展。
2.创作和运营主体抱团取暖,做大行业蛋糕。喜马拉雅在2024年4月提交给港交所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2023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渗透率超过50%。”[7]前面提到,我国音频用户渗透率为30%。与外国同行相比,尚有很大成长空间。
广播电台的原创和制作能力突出,商业平台的市场运营经验丰富,双方没有竞争关系,完全可以产生更多合作。具体来说,如果商业平台投入大IP生产,那么在制作环节和评奖评优申报环节,完全可以交给电台,这是广电媒体的优势;同样,广电媒体未来一旦投入重金创作头部剧,也需要与商业平台联合运营,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争取商业收益。
3.通过原创、分级制作缓解版权困境。北京台之所以能持续创作广播剧,主要是因为坚持原创为主。北京台为此成立了两个专业广播剧工作室——“文艺广播广播剧工作室”和“小听工作室”。前者创作了大量面向市场的原创精品剧。其中,近500集的《狄仁杰断案新编》网络播出后,点击超亿次,并实现了版权的二次销售。后者的核心IP《小虎爱推理》共800余集,面向6—12岁小学生用户,在喜马拉雅和听听FM两个平台付费播出;截至2024年4月,全网总播放量超过7500万,粉丝订阅量突破14万,基本做到了盈亏平衡。
由于完整版权在手,北京台除了版权交易和付费订阅,每年还能从市属各类创作基金申请扶持和奖励,累计超过600万元。
北京台将广播剧作品分为日播剧、精品剧和头部剧三种类型:日播剧满足栏目的日常播出需求,低成本创作;精品剧面向市场化探索,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开发定制广播剧,满足B端或者G端的不同需求;头部剧主要用于冲奖及采购热门IP、制作市场化拳头产品。
4.面向特别群体专业化运营。
(1)垂类人群。垂类广播剧平台由于用户定位精准,凭借小而美的创作兼顾品质和商业效益。例如,猫耳FM针对18—43岁女性制作青春恋爱广播剧;凯叔App针对6—12岁儿童制作亲子广播剧。这两个垂类平台都已经各自跑通了商业模式。
(2)本地化人群。地方电台深挖本地资源,制作带有强烈本地特征的内容,既能获得当地宣传基金扶持,也取得了不错市场化效果。沈阳台通过原创雷锋主题广播剧,尝试跨界市场化探索,从剧本到剧本杀,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北京台计划用五年时间,申请创作基金扶持,将老舍、刘绍棠、王朔等作家的经典京味儿文学作品、历年来老舍文学奖的优秀获奖作品,陆续改编成京味儿广播剧。
(3)全球视野。在Google Play的畅销总榜Top100中,有一家以“网文广播剧”为内容的应用,叫作Pocket FM。这是一家印度厂商投资的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根据点点数据显示,Pocket FM目前全球每月营收为 250 万美元(约1825万人民币),近八成收入来自美国市场。该平台上人气Top5的作品基本有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播放量[8]。这个应用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部好的广播剧包含的情节和情感应该是人类共通的。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不断成熟的当下,智能多语种配音成本越来越低,国内火爆的广播剧完全可以尝试走出国门,和目前大火的出海短剧一样,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
W
注释:
[1] 网易新闻(2024年4月25日):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2024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获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K51ND305563K26.html。
[2] 曾燕(2024年5月6日):2024年网络视频行业研究分析 预计未来网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获取自: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240506/150715269.shtml。
[3]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
[4] “音频渗透率”表示互联网用户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在线音频服务的比率。
[5] 上市时称为“荔枝FM”,现已改名“荔枝”。
[6] 中国网(2024年5月8日):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14126.08亿元,获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467575623173586&wfr=spider&for=pc 。
[7] 以上内容在喜马拉雅招股说明书中的信息来源为“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
[8] 白鲸出海编辑部(2023年9月22日):《比短剧更取巧,Audio Series千万月流水的生意经》,获取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57750663。
(作者李卓系北京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中心副主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