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无孔不入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江水,故乡,姚江
  • 发布时间:2024-08-28 16:43

  余姚江,又被简称为姚江,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长江支流,也是我故乡的母亲河。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就曾与姚江比邻而居,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过舟楫,证明姚江曾经把河姆渡人带到过远方。

  我的爷爷在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在江面上放过鸭子;我的母亲在1977年家里买第一辆自行车前,坐火车去上海需要先渡船。在历史记载中,江岸居民的生活一直与江水紧密相连。但是,在我记事以来,姚江已经变成了个景观,绝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是像观看风景一样看待它。在我所有的日常生活中,与江水重合的空间非常少。少年时,我的许多课余时间都是在网络游戏中渡过的,我所熟知的非陆地空间几乎都来自网络世界。

  但是 2013年台风“菲特”过境,那一次台风引发的内涝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姚江和我的生活空间有如此密切的交集。姚江漫过河堤,渗入了我胯部以下的每一处孔隙,排涝后的街道被沙泥覆盖。我走在其中就像是在考古现场发掘自己日常的生活,许多细节感受在街景被剥离了日常的观看方式后开始放大,我看到一匹儿童木马和一堆日用品被沙泥包裹,想起小学时在姚江边景区骑马的下午。江水以它原始的力量将日常进行了视觉的重塑,激发了我对现实生活的感知。

  若无江水影响,我的生活也正在被淹没,数字化浪潮使得我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在钝化,而无法触及的遥远网络世界却承载着我的情绪变化与成长记忆。可这似乎就是我观看世界的土壤,即便它看起来远离现实生活,但观看方式被塑造的过程又是真实的。未来生活或许高度数字化,但江水仍可能在物理空间上像吞没几千年来江岸居民的生存空间一样吞没当下的生活。

  在影像探索中,我接触了点云技术。所谓点云技术,是指通过采集海量点集合来表示空间内物体的坐标和分布的一种技术,通过在空中绘制出大量的点,并用这些点来形成数据集合,从而建立起三维模型来表示空间的表面特性。在探索点云影像生成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拍摄与处理各以不同方法进行时,会产生不同颗粒密度、大小、影调的点云影像,重要的是细微的差别会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其中有一种影像直接激起了我对内涝退去后,被沙泥覆盖的街景记忆。因此我将一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背在后背进行实时运算,连接一个深度摄像头与手机,并借鉴数码相机的使用习惯,搭建了一套人机交互系统,可以让我根据实时预览的效果,尽可能接近使用普通相机的工作方式进行拍摄。拍摄获得的信息也并非RGB信息,而是相机发出的激光所测量的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信息,每一张图都是测量的结果,我用摄影的方式测量每一个日常与我的距离。

  2022年,我沿整条姚江行走,用点云采集的方式拍摄了姚江两岸的日常生活景象、遗留的过往生活方式的痕迹与在河姆渡遗址的复原场景,借鉴江水的表达,剥去了它们原本的视觉形式,将被不同力量所吞没的日常景观并置在同一个文化层上观看,我希望以此激发大家对内容本身的发掘与想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