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ase:从管理数据到掘金移动市场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Sybase,管理,数据,移动
  • 发布时间:2011-03-16 13:13
  在数据库领域,Sybase是一个很知名的品牌,尽管受到来自Oracle、IBM以及微软的数据库产品的挤压,但在数据库市场仍然有着相当稳定的客户群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不过,今天如果还用“数据库供应商”来定位Sybase显然有失偏颇,今天的Sybase除了传统的数据库产品外,在商业智能、移动商务领域同样风生水起。其中的商业智能产品Sybase IQ以列式存储在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而其移动商务更是帮助Sybase在传统的数据管理领域之外开拓出一片新的市场,其专门面向移动应用的子公司Sybase iAnywhere和面向短消息服务的子公司Sybase 365,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很明显的优势。

  目前,虽然在Sybase的三条产品线中数据库、数据仓库仍然是主要收入来源,但移动应用占比正在迅速上升,这一领域被当成Sybase的未来。去年5月份,SAP宣布以58亿美元现金收购Sybase。而SAP之所以甘愿投入重金收购Sybase,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看中了Sybase在移动市场的优势。

  现任Sybase亚太区副总裁兼北亚区总经理邹作基从1995年进入Sybase,2000年起出任Sybase亚太区副总裁,并于2007年起兼任大中华区总经理,是Sybase从数据管理向移动市场拓展这一变化的亲历者,他亲自领导了Sybase中国市场的全面运作,而且业绩也相当突出,带领Sybase中国进入Sybase全球市场的前五名。近日,本报总编辑许传朝与邹作基就Sybase公司的转型、SAP收购Sybase以及Sybase在中国的市场战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向移动商务市场拓展

  许传朝:转型是整个IT行业的大趋势。Sybase原本是一家数据库产品供应商,近年来,Sybase已经成功转型为数据库、商业智能、移动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ybase经历了哪些过程,有哪些经验与业界分享?

  邹作基:众所周知,Sybase是从数据库起家的。20多年前,从华尔街起步,后来延展到电信、政府等行业。此后我们又研发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但都集中在数据管理以及开发工具领域。直到10多年前,Sybase推出了两个新产品线,一个是企业的移动化,另外一个是商务智能,随后这两个产品站稳了脚跟,并且越做越好。

  其实,对像Sybase这类技术型的公司而言,转型是必须的,这也是技术型公司共同的特点。就Sybase而言,我们改变的主要是产品线,而无论怎么转,我们都专注在企业基础架构软件领域,这一点没有变化,我们认为技术应该开放,这一点也从没有变过。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帮助用户去管理数据、分析数据,然后把有用的数据传送到客户需要的任何地方。我们的变化也是在这个理念之下为响应用户的需求而做出的。回忆一下,10多年前,客户需要用数据时,其需要非常简单,而现在的客户需求却很复杂,希望无论到哪里,都能实时地拿到数据,也正由于以上原因Sybase才进入了移动领域。

  应该说,我们做每一项技术都不是自己关着门去想,其实是顺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来定,还要预计三、五年以后的发展,总之就是要跟着市场走。

  许传朝: 移动互联被认为未来会成为影响IT产业中一个大的产业。在整个移动互联产业链中,Sybase会占到一个什么地位,或者说处于产业链的哪一部分?

  邹作基:现在,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认为移动互联是最重要的一个市场,我们也非常重视和看好。在移动互联这个产业链上,Sybase不提供内容而是提供一个平台,帮助这些内容很好地发挥作用。

  应该说,Sybase本身在移动商务领域十几年的积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我们也会跟不同地区的运营商合作。从前,我们跟运营商的关系就是客户跟供应商的关系,而如今跟运营商的关系已经变成合作伙伴,Sybase要跟他们一起合作把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给企业用户。

  SAP与Sybase的双赢

  许传朝:SAP收购Sybase是业界的一件大事,如今已经尘埃落定,而且已经运营了这一段时间。在您看来,合并前后这两个公司的业务会有什么变化,两个公司运营架构会不会相互影响?

  邹作基:去年SAP和Sybase合并以来,两家公司都公告说会独立运作,Sybase也会维持自己的品牌。之所以如此,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两家公司提供的业务很不一样,但又是可以互相合作的。SAP是专注在企业应用方面,而Sybase在平台软件方面发展,所以两家公司的产品几乎没有任何冲突。

  由于两家公司独立运作,所以从架构方面来说双方都没有任何改变,从销售到运营,财务、人事都是分开的,两家公司都还是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发展。

  许传朝:SAP与Sybase在开展哪些方面的合作?

  邹作基:应该说,目前双方有很多合作,主要表现在:

  1. 移动领域。SAP并购Sybase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要把SAP的企业应用移动化,如今在这方面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把SAP前端应用移动化,现在已经研发出来了,最快可能会在今年5月份发布。

  2.商业智能。此前,SAP还收购了一家从事商业智能的公司Business Object,应该说,它的前端展现工具是非常好的,而Sybase有数据仓库产品Sybase IQ,这两个能够很好地配合。现在,我们正在加强合作,包括研发和市场两方面。

  3. 数据库。SAP的应用很多是运行在Oracle数据库上,以后SAP的应用会与我们的数据库产品Sybase ASE进行更好的集成和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这对很多客户来讲是一个好消息,从前不支持Sybase数据库的SAP应用现在可以支持了,至少多了一个选择。

  另外,其他方面的合作也还会有,比如以前我们移动方面的解决方案在电信、在金融行业偏多,而在制造业、在零售行业客户不多,但是与SAP合并后,会有一批新的客户群可以用到我们的移动技术。

  扎根中国市场

  许传朝:自从您领导Sybase北亚区以来,这几年业绩非常好。我相信中国市场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请问,目前中国市场在您领导的北亚区里边占一个什么地位,在Sybase全球市场又是一个什么地位?

  邹作基:其实中国市场一直在Sybase市场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全球的市场来看,中国市场应该在前5名,而在亚太区绝对是No.1的,在北亚区,中国市场的贡献超过60%,而且增长速度也比别的市场要快。

  由于中国市场业绩好,我们从Sybase总公司所获得的支持和资源要比别的国家丰富。一般来说,中国市场一直都有优先权。比如,去年我们在北京曾举办过一个风险管理的研讨大会,Sybase同类型的会议全世界只在三个地方举办,就是纽约、伦敦、北京,足见中国地位之重要。

  许传朝: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预计中国市场可能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请问,Sybase对中国市场有没有一些储备,或者说做了哪些准备,还有哪些期待?

  邹作基:中国的市场在过去几年发展很快,企业在经营方面越来越成熟,市场发展会越来越快,这也给Sybase带来一个很大的机会。

  目前,从技术方面来讲,中国市场还是以进口为主。但我们也可以做技术出口。比如,华为、中兴等就已经走出国门了,我们可以跟它们合作,这样我的市场就不只在中国,还可以卖到海外。所以,我觉得OEM在中国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尤其是我们Sybase这一类专门研发技术的公司。

  至于在行业方面,我们还是会专注在金融、电信与政府。中国的政府行业市场很大,电信市场也已经是全球第一位了,手机用户还在不断增长,人口流动速度很快,市场非常庞大。

  许传朝:我们发现现在一些大型外企的战略,一方面要把中国作为市场,向中国输出技术、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把一些经验和合作机会提供给中国的一些企业,帮助中国企业成长。Sybase有没有给业内的合作伙伴、国内的企业提供一些合作发展的机会?

  邹作基:有类似的合作和计划。其中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是我们跟中国海关一起共同研发了一个数据库产品,叫做安全数据库,这是前年做的,也是目前中国惟一的经过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安全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研发了近两年,很不容易,我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客户能够用到。另外,我们也有计划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跟本地一些大厂商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Sybase公司的总裁程守宗是一个华人。他希望Sybase在中国做生意并不就是单纯做生意,还要回报社会,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他常开玩笑说,我跟一般的美国人不一样,美国人只是来拿钱的,虽然我也是做生意,但是同时还要贡献国家。

  Sybase亚太区副总裁兼北亚区总经理邹作基

  总编观察

  贵在坚持

  出乎我的意料,邹作基对于“转型”的提法并不是特别的认同。从媒体的视角,Sybase从一家数据库产品供应商成功转型为数据库、商业智能、移动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但在邹作基的眼中这并非是“转型”,而是应对用户需求、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和自然变化。

  作为一家专业的技术公司,产品、技术和服务先觉于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并顺势而变,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能力,Sybase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与SAP的合并,是技术和业务能力的一种合作、延伸和提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兼并和收购,所以Sybase仍然可以独立运营,为用户提供技术和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合作,整合SAP的能力,提升对用户的服务能力。

  Sybase是一家有着华人基因的公司,也有着浓郁的华人文化色彩和华人情结,所以在为中国用户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同时,也对中国有着一种责任和贡献意识。所以在交流中,邹作基对于“分享”表现出了更多的认同和更深的理解。Sybase在中国不仅与中兴、华为等电信设备厂商合作,还与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甚至是中国海关等用户直接合作,分享技术和服务,同时帮助企业和用户共同成长。

  “我们是技术专家,不是用户专家,用户才是真正的专家”,邹作基和Sybase对于用户是一种服务和学习的态度,其中凸显了对用户的充分尊重。“先做别问”则是他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个人价值观和行事风格,也是给正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的一种人生经验分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