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意、疏通与形数字变革中的政治术语国际传播路径创新
- 来源:对外传播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际传播,数字变革,人工智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25 14:49
徐明华 邓博艺
内容提要】数字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同步革新,国际传播话语实践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现实着力点,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实践及相关研究亟待顺应时代语境展开路径革新。在现实主义政治取向下,中国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呈现统筹主体意义、译介意义与对象意义的树状赋意逻辑。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术语竞争,技术辅助下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治理有助于精准构建以政治术语为核心的情感共同体,基于术语认知图式的技术纠偏能够减少认知噪音,促进情知疏通。此外,在长期术语实践中形塑而成的话语圈层结构,也有助于术语传播对象开展精准归类和差序言说。
【关键词】政治术语 国际传播 数字变革 人工智能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战略指引。当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利益格局错综复杂。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认知世界、主动地呈现自我,加快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结构和叙事体系。为此,我们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要站稳中国立场、树立世界眼光,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优势塑造当代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根植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讲好中国人奋斗追梦的故事,同时创新对外话语和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①
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具有强大的意义张力,成为当下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建构的有力抓手。政治术语是国家政府在阐释大政方针时所采用的权威、正式、凝练的用语,②集中体现一国在社会发展某阶段或某领域的政治蓝图和价值取向。术语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和过滤发挥意义建构功能。③中国政治术语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传承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具有历史意义;而其政治意义则体现在其严肃的政治价值内核和鲜明的政治修辞导向。基于此,政治术语既能凝聚多重意义在媒介平台间实现原子化传播,又能通过媒介展演建构政治图景、传递政治理念,因此,近年来中国代表性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现实效能和路径布局成为新兴研究焦点。
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数字化趋势的精准传播思维成为包括新闻传播在内各个工作战线的重要行动指南。国际传播实践中的精准要求以“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为主要内涵。④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研究重点相应出现迭代,即从政治术语与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等关联的宏大议题,⑤到政治术语的内涵阐释、译介策略、话语建构等实用议题,⑥再到有关国家、区域、群体乃至个人的术语精准传播和价值认同议题。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情感成为引发共鸣、促进认同并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⑦将情感纳入政治术语考量维度,为国际价值理念和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维度和新支点。⑧这种基于精准传播路径塑造的术语情感共识不失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破局之道。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打通了政治术语精准国际传播和情感认同测量的技术链路。一方面,数据挖掘与批量处理、用户画像与行为分析、算法过滤与内容分发、数字孪生与动态建模、社交机器人辅助等技术的部署应用,⑨能有效提升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实践中受众锁定、内容创作、内容推送、话语建构、情感认同等方面的考察精度,⑩进一步明确当下国际传播中政治术语的意义结构、中外术语传播互构下的话语格局,以及面对术语传播困境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技术介入也会引发传播理念的量化变革,推动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全流程数字备案。从术语创设和语言转译,到文本建构和媒体布局,再到认知塑造和情感动员都辅以技术加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舆论环境。11
在数字变革背景下,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效能存在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叠加效应。本文在术语实践反思和量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意义建构、情知疏通、话语形塑三个维度展开讨论,并尝试勾勒当下国际舆论场中的中国政治术语互构格局和技术优化路径。
一、意义建构:现实选择与结构赋意
1. 术语是对现实的选择和过滤
政治术语是对政治现实的选择和凝练。撷取自政治现实中显著的、正向的、具有历史性和传播力的现实切片凝练而成的政治术语,本质上服务于政治修辞,形式简洁明快,便于理解传播,表现大时间跨度的政治历程、政治现况和政治展望。例如,政治术语“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是涵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借用中国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回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发展诉求,呼吁共建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理想条件下,政治术语在国际语境中的传播可以如同奇点一般,经由媒介实现术语流通和意义延伸,发挥政治构景和政治说服的现实作用。
术语既是对现实的选择,也是对现实的过滤。从政治现实到政治术语,是有意识地选择构建有关现实的“符号构成物”,正是真实和符号的距离造就了政治术语修辞的延展空间。因此,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既要牢牢根植于中国的政治现实,又要重视提升国际媒体语境中有关术语转译、词句搭配、主题布局等术语修辞技巧,也要持续监测评估术语的传播和说服效果。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政治术语的事实选择和意义延展常被对立话语阵营扣以“说教”的帽子,造成传播效果折损,因此我们亟须在国际传播数字化浪潮中,重新思考政治术语国际传播核心驱动力和技术新进路。
2. 国家利益与术语对话复杂性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实践历程也体现出共同体意识的衍生和发展:2012年,“中国梦”(Chinese Dream)政治术语被最早提出,着墨于建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对外新闻叙事是中国官方话语参与国际舆论竞争的主动尝试,对当时西方话语中盛行的“中国威胁论”予以正面反击;12伴随地缘合作和外交活动的展开,“一带一路”的术语传播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双多边机制,搭建区域交流平台,更加注重区域协同效应,在国际舆论中逐步出现支持、怀疑、观望等“话语阵营”。面对人类普遍性与全球性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这一中国原创方略被重点阐述,关切视野从区域拓展至全球,在国际媒体互动中的多元性和策略性显著提升。
国家利益相关性决定着中国政治术语定会引发国际舆论响应,但利益相关的多重表征也映射了术语言说的复杂现状。国家的发展惯性和资源有限现实推动国际交往和经贸合作,国际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政治术语更容易突破地域和语言界限展开全球对话。事实上,对于某一政治术语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国家间利益关系的亲疏远近。国家利益强关联可能引发认同或反对,次强关联则会保持中立或观望,而弱关联则会导致忽视或遗漏。因此,在命运共通的认知中厘清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对象的共性与个性,是拓展对话空间、展开精准言说的实践基石。
3. 政治术语的树状赋意结构
以政治术语本质属性和国家利益关系为框架,我们可以尝试将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赋意逻辑想象成由“干-桠-叶”组成的树状结构。“术语之干”赋予术语以国家利益和政治现实为基准的主体意义,落地生根地保有政治术语内核的稳定性和原则性;“术语之桠”赋予术语以语言和地缘为基准的译介意义,作为术语意义的第一次跳跃,由树干生发而出,粗细疏密不同,本质上是通过政治术语的译名及其附件实现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联结;而“术语之叶”则赋予政治术语以国家主体为目标的对象意义,需要抓住传播对象的特性展开政治术语相关的具体主题建构和篇章布局。
上述结构中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过程中,需要坚实的“树干”扎根于事实土壤之中,汲取来自国家历史、发展成果和未来蓝图中的意义养分,也需要形态各异的“树叶”通过跨国媒体实践展开术语对话和竞争,通过这种“光合作用”促进大树的枝繁叶茂。与此同时,“枝桠”作为连接前两者的重要介质,承担了术语意义的中外转化与交换任务,须尽可能减少意义折损并维系传播通路。事实上,新媒体技术迭代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上述结构的深度剖析和现实应用提供可行路径,政治术语国际传播亟需从文字博弈升级至技术竞争,开展更为精准有效的情感和认知说服。
二、情知疏通:术语竞争与双重路径
1. 术语竞争
上述政治术语赋意结构能帮助我们有效厘清国际新闻实践中的术语竞争态势。术语竞争通常起始于语符建构。政治术语外译是包含本名、译名和译名附件的语符系统,其作用过程不仅需要慎重考量语际转换,还需要善于使用各种搭配词附件强化术语意义指向。这种语符系统建构通常是多方话语主体动态竞争的结果。我们在追求术语译名统一且准确传播的同时,面临着外方话语对术语的自行翻译和解读,由此可能折损先发优势和传播势能;我们在使用译名附件传递术语正向意义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势话语主体凭借语言优势所展开的误导和曲解。随着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官方对于术语翻译流程化和译名统一化探索成效初显。2020年,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翻译研究院共建的“当代中国特色话语外译传播平台”正式上线,其中“中国关键词”板块对当代中国的核心政治术语进行系统阐述和多语发布,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提供统一规范的术语译名及相关知识的数据资源查询服务。13
随着国际舆论场中术语文本不断充盈,主题维度的术语竞争逐步显现。本文通过对相关语料库文本主题聚类发现,中国政治术语相关国际新闻主题可大致分为核心主题和拓展主题两类。前者围绕政治术语进行理念阐释,政治属性较强,在中国媒体报道中构建国际形象、政党政治、外交关系等术语主题,外国媒体报道常通过国家实力、军事扩张和经济影响等术语主题予以回应,有一定的话题重合度,但观点离散,时常出现攻击性主题;后者则是用于拓展术语外延,补充现实生活图景,政治属性相对较弱,例如生活健康、青年成长、文化交流等主题,但其他国际媒体主题回应不积极,议程设置能力有限。
面对国家利益叠加下的术语竞争态势,已有不少研究以术语传播案例为抓手深入讨论语符和主题层面建构,但对情感层面术语互动关注较少,对术语传播困境应对路径的落地性思考不足。伴随技术介入,对术语竞争的布局也应该超越传统统计和运算,进入更高维度的预测和引导阶段。本文认为,以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术语情感与认知疏通双体系,是未来中国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实践应对技术革新和竞争需求的有效路径。
2. 情感唤起
修辞能通过共享某些“同一”特质,消除分歧形成共同体,以此实现传播主体的话语动机。14术语互动的理想结果就是构建有效的情感共同体。实际上,这种共同体并非固定的平面结构而是流动的立体结构,源自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全球化表达、以局部协作为核心的区域化表达、以双边关系为核心的分众化表达的三维情感协同。全球化表达意在创设术语传播的总体情感语境,最大化拓展认同边界;区域化表达能通过地缘、团体或具体事件激发术语共情集群效应,15实现术语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上传下达;分众化表达则是以国家利益关系为重要纽带,展现话语双方术语交往的鲜活案例,为情感共同体塑造提供现实依据。
在媒体变革浪潮中,技术辅助术语情感唤起成为共同体塑造的题中之义。政治术语因其独特的树状赋意结构而具备一定的意义张力和共情空间,可以通过情感共振塑造术语认同。在政治话语中,对政治术语的情感唤起需要建立一套从落差识别到情感治理的完整技术链路:首先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国际术语传播中的对立情绪,溯源传播主体并进行话语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语义挖掘、行为追踪和机器学习建立术语传播案例库,16进而形成实时“预测-监测-捕捉-干预”的全过程情感治理路径,通过横向技术布局叠加纵向共同体互动,唤起国际受众对中国政治术语的情感认同,并通过行为反馈助力国际术语竞争和话语权提升。
3. 认知纠偏
倘若仅停留在建立情感共同体的积极愿景和路径布局,难以应对和反击个别国家媒体以中国政治术语为靶点展开的话语攻讦。因此,需要对关于中国政治术语现存他者认知图式进行系统挖掘和评估,并对不利于中国术语传播的认知惯性进行介入和纠偏。17为此,我们需要将外媒关于中国政治术语的新闻媒体报道和数字互动痕迹展开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进行受众画像、主题聚类和情感提取,通过社交机器人术语互动的认知反馈建立因果推演仿真模型,识别涵盖不同主体的术语认知图式。
在合理效果预期的互构下,我们可以根据捕捉到的认知图式塑造一套术语认知纠偏方案。为此,需要综合考虑国家亲疏、文化远近、术语特性、媒介优势等因素,通过数据抓取和机器评估形成综合效果预期,并结合具体认知图式形成纠偏方案:在术语措辞上,做到自主翻译和统一使用,实时监测外媒平台中的术语译名使用动态,并针对曲解性译名通过媒体布局予以回击和抵消;在术语主题上,坚持布局“核心-拓展”主题结构,借助核心话题正面回应质疑性、攻击性话题,使用算法推荐和虚拟/增强现实技术构建跨媒体、多平台、多主体的政治术语生态,18实时监测外网社交平台中的新兴热点话题,通过“术语+热点”的拓展性主题柔化利益冲突、拓展话语边界;在术语认知上,通过全媒体布局塑造具有世界共同价值的主体意义、具有文化通性的译介意义以及具有利益关切的对象意义,借助多维表达维稳情感共同体结构,减少话语分歧。
三、话语形塑:圈层沉淀与因势而制
新时代以来,多个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相继入场参与国际传播,这既是我们争取国际话语权的紧实支点,也为我们在媒体变革背景下总结反思术语出海路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数据资源。以“中国梦”术语对外传播为起点,中国官方话语开始系统参与以政治术语为核心的国际话语建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术语传播实践中,诸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译本全球推介、19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平台提质和以中国主场外交为契机的术语共建等,都是联合新旧媒体、线上线下的术语传播创新尝试。“一带一路”术语的媒体实践则折射出政治术语国际传播以国家利益关系为核心的圈层逻辑,20更加重视传播对象的精准归类和差序言说。
观察发现,与中国地缘关系紧密、历史交往友好、经贸合作频繁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在中国媒体术语主题建构中占据了一定比例,其所属媒体对中国政治术语的话语响应也更为积极。例如,在中国媒体的术语主题版图中,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柬埔寨、非洲各国都占据了显著的报道比例,外国媒体的术语议程中也多次涉及中巴友谊、中俄关系、中欧关系、中澳关系和中非关系。事实上,中国政治术语的话语圈正在突破地域限制,以经贸倡议和主场外交为引擎不断向外向深拓展。这为中国政治术语脱离现有国际语境桎梏、构建开放包容的话语场域提供现实进路。正是国家权力博弈驱动下的术语过滤,逐步建构了政治术语国际叙事的国家“朋友圈”。
现实主义范式下的术语圈层结构诞生自长期的国家利益互动和多重术语实践,同时也启发我们站在不同圈层视野应对不同术语反馈。在政治术语国际传播情绪监测过程中,面对正面反馈,需同步强化政治术语的结构性赋意,通过术语的主题布局提升政治价值认同、构建以政治术语为核心的情感共同体,有效实现政治资源转化并反哺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面对中立反馈,需在多语种、多平台拓展术语对话空间,寻找共同利益,通过文化交流带动政治互信,挖掘认同潜能;对负面反馈的识别和应对则直接影响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整体效果,亟须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仿真建模等技术介入建立一套统筹术语措辞、主题和认知的全过程纠偏体系,实时监测国际舆论场中关于中国政治术语的对抗话语并予以应对和处置。
上述以国家为考量单位的圈层划分基于不同国家在法理意义上的地缘和文化边界。现实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圈层逻辑的适应性可以拓展至地区、群体甚至个体。圈层本身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需要我们紧跟国际政治局势,把握媒体发展动向,盘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明晰和更新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圈层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术语阐释和话语塑造。
结论
着眼于国家顶层设计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精准化的工作要求,本文将情感与技术两大要素融入对中国政治术语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路径考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三个问题:一是作为“符号构成物”的政治术语如何在国际语境中进行自身意义建构;二是当前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存在怎样的互动态势、是否存在情感和认知上的提质空间;三是相关术语实践塑造了怎样的话语格局,能否形成一套有技术可供性的优化路径。
本文认为,基于政治术语的修辞本质和国家利益的现实取向,政治术语可以通过类似“干-桠-叶”的树状结构对自身进行主体价值、译介转化和对象互通的多层次赋意,扩大术语意义的纵深空间。同时,在中国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从语符到主题再到意义的竞争格局。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加持多维表达建立术语情感共同体,另一方面需要以术语认知图式机器识别为基础对负面认知进行有效纠偏。数据表明,在中国政治术语国际传播实践中,逐步沉淀了一套以国家利益关系为核心的圈层格局。我们既需要着眼于圈层关系开展政治术语精准传播实践,又需要利用圈层结构流动性优化术语传播整体布局。
在情感和技术介入的基础上,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整体性路径考察有望进一步推进。政治术语作为一种话语创新,其扩散路径具备一定的时序规律,数字技术进步也为我们进行多术语、多语种、多国家传播经验提纯创造了更多可能。我们需要在术语创设阶段更加关注跨界研判和计算支持下的术语意义塑造,整体考虑语符系统及其转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术语竞争阶段着重加强术语核心主题对相关政治价值的锚定作用和加强对话、回应争议的结构性功能,以及术语特色主题的话语活跃度与议程设置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政治术语国际传播的圈层结构;在术语稳定阶段深入思考如何利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和合作共赢的现实成果扩充术语价值,争取更多话语空间和主动权。以此为思路展开的整体设计和局部优化,或将有助于启发后续政治术语的有效“出海”。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国际传播研究”(22&ZD31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