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型外宣媒体专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启示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文明交流互鉴,高低语境转化,文化适应性叙事
  • 发布时间:2024-09-25 14:56

  尹宁

  【内容提要】全球化促进了无国界信息流通及文明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国际传播更加注重建立平等与尊重的对话机制。中国新闻社作为重点外宣媒体,不断探索创新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和策略。本文以中新社“东西问”专栏为例,着重分析专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三大策略——陈情说理并举、高低语境转化、文化适应性叙事,评估这些策略对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贡献,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明交流互鉴 高低语境转化 文化适应性叙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传播不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更注重于建立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对话机制。“东西问”专栏作为中新社推出的特色品牌,致力于搭建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通过专家署名文章、重磅高端对话、独家深锐访谈等形式,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要求。

  本文聚焦“东西问”专栏陈情说理并举、高低语境转化、文化适应性叙事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讨如何提升国际传播的精准度与效能,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潜力。

  一、“东西问”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东西问”专栏立足文明根性、聚焦文明互鉴、推动文明交流,从文化意识、价值观与信仰体系、认知差异、叙事表达等多个维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采用特色传播策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沟通。

  (一)陈情说理并举

  “东西问”作为一个致力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高端平台,其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不仅体现了对文化情感(陈情)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理性论述(说理)的高度。

  将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①在跨文化传播中属于“文化适应与情境敏感性”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策略强调在传播过程中既要考虑理性信息的传达(说理),也要重视情感的共鸣与文化情境的适应(陈情),以确保信息能够跨越文化障碍,被目标受众有效接收和理解。

  具体来说,“说理”对应于提供清晰、逻辑严密的信息和观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是跨文化传播中“清晰表达”和“信息准确度”策略的体现。通过理性论证,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复杂的议题,减少误解。“陈情”则侧重于情感共鸣和文化亲和力的建立,属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亲近性”和“情感连结”策略。通过讲述故事等方式,触及受众的情感层面,促进文化间的心理接近,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和记忆点。

  例如,专栏文章《万百安: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有孔子像?》独家专访美国汉学家、美国瓦萨学院哲学教授万百安(Bryan W. Van Norden),以美国最高法院大楼东侧门楣上的一尊孔子雕像为切入点,阐释这处建筑设计细节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即“法律是文明的一个要素,美国的法律自然地继承或派生于以前的文明之中。最高法院大楼的东侧门楣雕像群寓意对源自东方的基本法律和戒律的借鉴”。孔子与摩西、梭伦一起被选为三个伟大文明的代表,形成了这个三角的中心雕像群。由古及今,记者进一步发问:“在当代美国社会,人们对于孔子或者中国文化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万百安的回答客观理性,既提及不少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一样的知识分子非常尊重中国传统,热爱中国人民,也谈到了很多人对中国存在误解。由远及近,记者与万百安讨论“孔子的智慧可以给予中美关系哪些启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访者的8字答案言简意赅,而又意味深长。可以说,这篇作品是运用陈情与说理相结合传播策略的典型代表。选取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建筑设计元素来设问,对于美西方受众来说,极易引发关注和好奇,也能够激发共情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客观平实阐述观点,层层推进对话深度,彰显了真实的力量、逻辑的力量。

  “东西问”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将陈情与说理有机融合,通过故事讲述激发情感共鸣,为理性讨论铺设情感基础,使受众在情感投入的基础上更加开放地接受不同观点。同时,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深入分析,为情感交流提供了坚实的理性支撑,避免了空洞煽情,确保了交流的深度和质量。这种结合策略有效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提升了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二)高低语境转化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中提出高低语境理论,成为跨文化交流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学术理论。②

  高语境文化倾向于不直接表述意思,假定接收者能够从情境、彼此的关系以及微妙的暗示中推断出大部分含义。这意味着在沟通时,直接言语传递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含义依赖双方共享的背景知识、文化规范和上下文语境。亚洲、中东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被视为典型的高语境文化代表。

  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主要通过直接、明确的语言沟通来传递,较少依赖于情境和非言语线索。低语境文化强调清晰、明确的表达,信息的大部分内容都包含在直接的言语交流中。北美、北欧等西方国家通常被认为是低语境文化的典型代表。

  致力于在东西方之间打造平等对话平台的“东西问”专栏,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推动高低语境转化方面作出系列探索。如,《文明互鉴: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一文,意在探讨文明互鉴应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处之道。开篇巧妙地从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书房名说起,既引出17至18世纪,中国文化曾在欧洲引发百年“中国热”的历史,也阐发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由来已久并相互深刻影响的主旨。又如,《张卢卡:辣椒何以风靡世界餐桌?》一文以世界各地餐桌上最常见的辣椒为题,从辣的味觉共识到独特的餐饮风味,从中国辣味美食到世界对中餐的认识,通过增加背景介绍和文化对比,更好地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再如,《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择佛学音律发声的一音之差发问,由浅入深阐述了佛学传入中国,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历史。

  高低语境转化的策略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这一思路和技巧,增强了学理型报道的可读性、易理解性,使原本针对特定文化群体的信息能够被更广泛的国际公众所接受和理解,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文化适应性叙事

  文化适应性叙事是指在讲述故事或传达信息时,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社会习俗及语言习惯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③这种叙事方式旨在提高内容的相关性、接受度和影响力,减少文化障碍带来的误解。

  文化适应性叙事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文化洞察。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特征,包括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等;二是情境敏感性。要考量信息传递的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气候、教育水平等;三是话语表达的本土化。在传播的话语表达上要适应当地语言的表达习惯,使内容接受起来更自然、更亲近;四是文化符号的贴近性。要选取能够引起共鸣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播的“钥匙”,如标志、色彩、节日、习俗等,能够迅速唤起特定文化背景下受众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东西问”专栏在创作过程中,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进行对话,围绕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话题,展开跨文化视角的分析和思想碰撞。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外国专家的观察视角、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与其有天然的接近性,受众更易接受他们的观点和立场,传播有效性更高。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宋怡明、万百安,德国汉学家顾彬、罗梅君,法国汉学家魏明德、梅谦立,英国汉学家蒲华杰、司马懿,意大利汉学家毛里齐奥·巴里奥,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荷兰汉学家施露,欧洲汉学会前主席巴得胜等纷纷参与到“东西问”搭建的对话平台,或讲述“‘西观’中华文化三十载,我看到什么?”,或探讨“东西方之间存在‘文明的冲突’吗?”,或论说“中国与西方的发展模式有何不同?”……这些天然带着东西方比较视角的对话与交流,在海外舆论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在传播语言上,“东西问”专栏注重多语种对外传播,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目标受众编译播发英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稿件,实现了“走出去”,并较为有效地“到达彼岸”。

  二、学理型专栏跨文化传播的挑战

  “东西问”专栏以“新闻+学理”为内容定位,以“文明互鉴、理性对话”为宗旨,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此同时,专栏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多个维度的挑战。

  一是文化语境的差异与误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解读习惯,学理型内容往往蕴含深层的文化逻辑和学术概念。如何跨越文化边界准确传达信息,避免误读和误解,是首要挑战。

  二是专业知识的普及与降维。学理型专栏往往涉及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如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术理论既能保持严谨性又能被非专业背景的大众接受,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难点。

  三是技术与媒介适应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社交平台、AI翻译等工具扩大传播范围,同时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互动性,避免技术障碍成为传播的瓶颈,是来自技术应用层面的挑战。

  四是语言转换与翻译质量。高质量的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但不同语言间的精确转换极其困难,尤其是对于学理性强、专业词汇密集的内容,如何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是持续的挑战。

  五是受众反馈与效果评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评估较为复杂,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监测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反应,及时调整传播策略,确保传播目标的达成,也是挑战之一。

  综上所述,学理型专栏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需在文化适应性、知识普及、技术创新、效果评估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上寻求策略与突破,以促进更深层次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三、“东西问”跨文化传播策略的实践启示

  在跨文化传播日益成为全球交流重要驱动力的今天,“东西问”专栏凭借其独特的传播策略与创新成果,致力于为探索文明交流互鉴之道提供实践蓝本。通过潜心研究探索出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助力“东西问”搭建起一座连接东西方思想与文化的桥梁,在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有效促进信息的全球流通和思想的交流碰撞,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与理解互鉴带来了新视角。

  (一)重视文化互鉴,促进理解共鸣

  “东西问”专栏在跨文化传播中注重多元视角的融合,通过邀请东西方知名学者、意见领袖进行对话,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问题的多元理解,促进了观念的碰撞与共识的形成。

  专栏在内容创作上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既注重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又强调国际视野,确保内容对海外受众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以“东西问”对《马克思传》作者、伦敦大学客座教授麦克莱伦的专访为例,麦克莱伦从一个国际学者的视角出发,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及其对全球性挑战的应对启示。本土化原则体现在文章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和成果,如社会结构的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经验和故事。同时,国际化的视角将中国经验放置于全球化的框架下进行评估,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对全球治理、减贫、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的贡献。这篇报道成为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的生动案例。

  (二)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互动性

  “东西问”专栏创新运用多媒体与技术融合,利用视频、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结合AI翻译等技术手段,打破语言和地域限制,提升内容的参与度,增强了内容的传播力和互动性。

  “东西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专栏文章、独家专访、专家观点等高质量内容,利用微博、微信、脸书、X等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促进内容的快速传播与受众互动。例如,荷兰青年汉学家潘妧纱参与“东西问•中外对话”时谈及的“搭子”社交帮助中国年轻人构建新文化的话题,经过在各大主流社交媒体的传播,激发了网友讨论和分享。

  (三)注重内容的深度与普及性平衡

  在报道主题的选择上,“东西问”注重广泛性和针对性的平衡,栏目选题广泛,从历史、文化、科技到社会热点,同时针对性地选择能够引起全球共鸣的主题。

  在报道内容的选取上,“东西问”强调学术性与通俗化的结合,力求在保持高度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以贴近大众的语言和形式,让深奥的学术理论和文化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提高了大众的接受度。

  在一篇题为《楼宇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文化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的报道中,记者采访了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楼宇烈。楼教授从深厚的中国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诸如“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如何为当代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智慧和策略。该报道并没有局限于纯学术的论述,而是通过将这些复杂的哲学理念与实际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相结合,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如古人如何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现代人如何借鉴“知行合一”理念实践绿色生活等,使得深奥的学术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于被普通读者所接受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东西问”成功地将学术研究的精髓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的内容,既保持了话题的深度,又实现了知识的普及,做到了学术性与通俗化的有机结合。

  (四)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传播效果

  “东西问”专栏非常重视传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通过分析报道的阅读量、点赞、评论、转发等社交媒体互动数据,评估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同时,还邀请业内专家进行内容的专业评审,确保学术性和准确性。

  基于数据分析和专业反馈,专栏团队会定期进行复盘,讨论内容制作、传播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后续的报道计划和传播方式。这种持续优化的闭环管理,极大提升了专栏报道的国际传播效能。

  在人脉资源的涵养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方面,“东西问”栏目延伸打造了一个高端智囊平台——“东西问智库”,旨在汇聚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资源,围绕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区域合作、文化多样性、经济发展等重大议题,开展深入研究、对话与交流。该智库的成立和运作,反映了“东西问”在促进知识生产、政策咨询和国际对话方面的努力,同时也为专栏创作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化伴生物的“逆全球化”思潮也催生了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当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探索文明叙事,推动中国与世界相互观照、相互了解的实践过程中,既要胸怀文明交流互鉴的大格局,坚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大视野,又要善于发挥传播策略优势,努力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挑战。

  近年来,“东西问”的前沿实践,积极探索学理型外宣媒体专栏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专栏通过陈情与说理并举,实现了理性与情感的双重触动;秉持高低语境转化策略,有效弥合了专业知识与大众理解之间的鸿沟;而文化适应性叙事,则让深邃的文化内涵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壁垒,触达更广泛的心灵。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识,在呈现多元中促进理解,在互动交流中推动创新,这些实践探索为未来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参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