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企业,财务,数字化
  • 发布时间:2024-10-18 10:59

  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沈贵强

  一、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作用分析

  (一) 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财务数字化转型后, 财务工作由以往的传统手工记账模式过渡至财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管理阶段, 不仅提升了会计核算质量, 也使得财务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如, 企业完全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将供、产、销、储、物流、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相融合并构建财务信息、业务信息间共享平台, 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加强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同时, 实现财务工作向业务中、前端的前移, 不仅可为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还能够为规避各类财税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提供专业帮助。

  (二) 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

  新时期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 使得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压力随之提升, 企业转型、升级的呼声不断高涨。产业升级过程中, 财务工作甚为重要。企业通过构建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各类型财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为管理层提供市场、技术、产品、供应商、客户等最为精准的数字化信息, 使得管理层实现对于企业发展中的精准定位、实现企业产业升级而发挥重要作用。综上,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催化剂”。数字化技术在其不断应用中,对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新工业革命的融合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并在产业升级发展中贡献其亮眼的一幕。

  二、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问题分析

  (一) 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亟待进一步完善

  现代企业发展模式下, 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为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财务专业作用。但是从部分企业经营理念、相关人员的工作状况而言,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日常经营中仍以供、产、销、技术研发等基本业务为主, 将财务工作视为“陪衬”, 以致于财务工作无法走向业务开展的中、前端, 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上述现实情况的存在, 使得企业管理层无法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来精准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发展方向, 直接影响财务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整体效率, 使得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人才及资金层面缺乏必要支撑。另外,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亟须业财融合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以助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 许多企业并未有重视业财融合发展, 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升级的实施。

  (二) 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 财务数字化工作理念亟待转变。先进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需要通过高素质的人员实现, 企业财务数字化发展进程中, 财务人员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而言, 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数字化财务工作理念未完全转变, 仍然将工作重点放在财务核算、纳税申报方面。日常工作中将审核、制单、记账、出具报表、税务管理作为工作重点环节, 而对于数字化财务工作转型缺乏足够的重视且积极性相对不高。其次, 业务能力无法满足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目前, 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对较高, 大多数都已取得中级、高级会计职称,有的甚至获得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但是, 由于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专业能力, 这也是大部分财务人员所不具备的。客观地讲, 信息化技术与财务专业相差甚远, 财务人员在短期内无法掌握也是有情可原的, 只要财务人员加强自身学习、自主充电会达到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水平的。最后,由于企业投资人或是管理层对于财务岗位稳定性较为看重特殊性质所决定,用人机制相对固化, 财务人员危机感相对缺失, 导致其接受新生事物主动性相对较弱, 最终使得信息化技术掌握与应用方面无法满足数字化财务转型需要。

  (三) 财务数字化转型无法满足降本增效需求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服务, 否则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开展将失去其应有意义。目前, 部分企业开展财务数字化工作中, 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未针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而量身打造相应的财务管理方案, 导致其缺乏对于各项成本支出的探究, 致使信息化、数字化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的降本增效需求相背离。同时, 少数企业并没有结合自身的经济规模变化实现相应的规划, 导致企业日常经营中产生的各类成本费用未发挥财务信息化、数字化监督作用, 使得财务数字化转型失去其真正意义。

  (四) 财务数字化转型未充分考虑资金管理要求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乎着企业发展成败。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开展需要着重考虑资金管理工作, 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数字化管理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 企业关于资金管理的相关环节未能深入研究应收账款、存货等实际工作细节, 导致所制定的数字化技术方案同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特点相背离, 使得资金使用方案科学性、合理性不够, 导致资金管理方案同财务数字化技术难以融合, 影响企业应收账款、存货等方面管理水平。最终使得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因为缺乏财务数字化技术作为支撑, 使得企业整体资金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将使得企业陷入流动性风险而无法自拔。

  三、推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对策

  (一) 加速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首先,转变财务数字化工作理念。目前, 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企业的发展须紧跟时代脚步适时地提升财务数字化推进速度, 以免遭时代淘汰。为此, 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要转变财务数字化工作理念, 以适应财务数字化转型要求。一方面, 管理层须将工作重点由原有的供、产、销等基本经营管理环节向财务数字化工作转变, 具体可从相关制度的制订到人财物资源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另一方面, 业务部门须全力配合企业财务数字化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出相应的转型方案。

  其次, 努力构建业财融合机制。业财融合是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前提, 可以说没有业财融合支撑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不全面、不彻底的。为此, 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须加强沟通与协调工作, 尽自已最大可能与财务部门分享相关业务信息。财务部门则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业务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 为下一步数字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作以铺垫。

  (二) 提升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首先, 财务人员要转变自身工作理念。2017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财务会计工作已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 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账务处置方式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现代管理体系下的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时代变革对于财务工作的冲击, 要适时地向财务数字化工作理念转变。使得财务人员无论是在信息化技术掌握、业财融合工作开展, 还是其他关联专业学习方面要实现自我充电, 以满足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要求。其次, 企业须转变现有用人机制。部分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用人机制方面确实存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状, 不仅不利于企业财务员工素质的提升, 也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企业须借助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变革现状, 改革现用人机制并注重优秀财务人才的引起, 不仅可以为财务部门注入新鲜血液, 还能够激励现有财务人员提升工作、学习热情, 为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其相应作用。

  (三) 合理利用财务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中须将实现自身的降本增效作为重点工作方向。一方面, 企业在实现业财融合基础之上,财务部门要深入到供、产、销、储、质检等环节, 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于各个成本支出环节进行精细化分析, 有效降低企业各类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企业须加强产品盈利模式的构建工作,利用元宇宙技术对于产品未来的成本支出构成、销售模拟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并采取“倒算成本” 的方式, 进一步修正产品成本结构。利用作业标准化、工艺标准化等工具, 结合管理会计价值管理模式, 形成精准的产品成本定额标准, 在确保产品质量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四) 有效关注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开展

  资金是相当于人的血脉, 是企业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基础, 企业须以财务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加强资金管理工作开展。一方面, 企业须利用ERP系统,将各业务部门的资金收支情况、成本费用支出状况纳入其中, 以便于财务部门能够精准把控资金使用状况;另一方面, 企业须重点关注应收账款与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将管理会计、财务数字化、业财融合三者有效结合, 设定最为合理的应收账款额度与存货安全储存量, 在确保有效维护客户及供应商关系情况下, 将流动性风险降至最低。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为数字化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条件。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肩负着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新时期下, 企业除了要不断开拓市场、增加产品或是服务的技术附加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财务工作的转型与升级。财务数字化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强决策力量、发挥财务部门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重大投融资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实际工作中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可为企业创建高效的业务管理流程, 提升客户体验感同时, 为其提供更为高效的财务服务, 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而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