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C时代内存产业应走出标准化危机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PC,内存,
  • 发布时间:2011-03-16 16:11
  关于内存厂商如何在“后PC时代”转变思路这个议题,首先需说明“后PC时代”究竞代表何种现象,有何种意义?弄懂了这样两个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找出其中隐含的危机与契机。

  在我看来,所谓“后PC时代”,顾名思义的理解自然是PC不再是IT市场唯一的主流产品,还有不断涌起的电视游戏机、智能型手机、平板、互动式及3D电视等各式各样具通讯能力的智能型电子装置,而这一多样化的产品现象主要归功于互联网的崛起以及相关周边产业的成熟(例如闪存、电容式触摸屏、微型投影等)。换个角度说,产品应用面己走向多元多样化,所以对于内存的要求自然也朝多元多样化发展。

  其实内存多元多样化这个趋势于约15年前己开始了,在之前内存以FPM(Fast-Page-Mode,快速页面模式内存)的标准存在业界达20年之久。当时内存是一个“标准品”,各种电子产品被设计时,均须牵就内存硬件标准规格去设计,无论是主板内存、图形卡显存或是服务器内存。它的好处是这些内存原则上是可通用。

  直到PC硬件工作速度越来越快,FPM及EDO(FPM改进版)跟不上速度要求后,同步型的SDRAM内存便粉墨登场了。它一改过去硬件兼容的规范,而纯以应用面高带宽的需求为导向的姿态问市,从那时起后,内存的发展己不再以兼容(或标准品)为发展主轴,反而逐渐走向配合产品应用需要去发展内存的各种规范。

  15年来发展至今,可以见到目前有显卡用的显存为GDDR3/5、手机内存用低电压低供耗的DDR1/DDR2、新一代电玩主机中使用的RAMBUS及平板内的DDR3等,这些存储产品在硬件规格上均不兼容,但均依应用产品的需要而存在。

  由上述可知,15年来同步型内存SDRAM问市后至今,每一阶段的主流内存都只存在3~5年,短寿命周期与多元多样化的内存产品己逐步伴随着IT业多元化的发展悄悄地走到了“后PC时代”。只不过可惜的是仍有IT及内存业界的人,还认为内存是纯标准化的产品,而极力以量产规模做为竞争优势,进而造成近年来全球内存业供过于求的现象。

  供应及需求的变化是这个产业及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所以减产直接影响供应面,只要库存逐渐消化或者景气回温,短期价格自然上升,这对目前已奄奄一息的各厂家而言不能说没有任何帮助,只不过的确是治标而不能治本,因为造成生产过剩的设备仍然存在,同时造成此一困境的错误思路尚未理清,反复沉沦的危机也自然仍存在。

  从今年起,新的一波供过于求又开始了,这是标准化造成的危机,但“后PC时代”多元多样化的契机也同时上了舞台。因此,上游的内存半导体厂与下游的内存模块商,谁能掌握住快速变动与多样化的趋势,适时推出多样应用面的内存产品及模块,才符合“后PC时代”潮流的因应之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