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学生购机指南

  值得庆幸的是,相比2010年的“元宵”时节,不仅是以Phenom Ⅱ X4 955黑盒版等型号为代表的高频四核心平台价格不再高高在上;而且,DDR3内存的价格也崩盘了,TB级容量硬盘的价格也在大幅下降;还有在入门的500元级独显市场中涌现出了不少性能出色的Radeon HD5700系列显卡。可以说这是一个适合攒机的好时节!不过,学生朋友们要想不浪费预算,攒出高性价比的机器,就得先将“好钢用到处理器上”。因为处理器是一个平台的核心,而平台既是整机的性能基石,又影响着整机性价比的高低。那么,学生朋友们又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处理器呢?目前AMD和Intel的市售处理器产品中均有“杀手锏”型号。其中,Intel在高端处理器领域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新的基于Sandy Bridge的Core i系列处理器和与之搭配的平台刚上市,价格都太昂贵。而且,其顶级物理六核心Core i7 980X价格还在8000元人民币以上。相对来说AMD在中高端市场更实在,部署了更多高性价比产品。

  例如在一千元到两千元之间有四款黑盒版物理六核产品,从2.8GHz的Phenom Ⅱ X6 1055T到3.3GHz的PhenomⅡ X6 1100T;而Phenom ⅡX4 955黑盒版的处理器在千元以下级别则一枝独秀;800元以内,也没有比AMDAthlon ⅡX4/X3系列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而且,凭借更为灵活的3A平台组建策略,和丰富的主板产品线划分,AMD平台的选择面相当广泛、搭配方式也更多、装机成本控制也更容易控制, 更适合预算不多但要求不低的学生用户。

  新攒机用户:平台决定“成败”

  购买新机,相对来说比较方便省事。基于按需购买的原则,一定要清楚了解自己的需求定位。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按应用将攒机需求分为三类。大多数学生朋友觉得可以流畅运行常用办公软件、看视频、玩普通游戏就行,对他们来说采用实惠的整合平台或者入门独显平台就足够了,我们将这类需求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用户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因为有不少朋友需要处理比较复杂的音视频文件;或是想较为流畅地运行主流3D游戏等。他们对机器的综合性能要求都有所提升。此外,也有部分要求很高的学生用户,他们多是需要运行专业学习软件或者大型3D游戏的朋友。因此,高端四核心甚至六核心平台才是值得他们考虑的选购对象。我们将此类应用划归为第三类。

  对于应用来说,平台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平台往往决定了整机能提供的性能高低和功能多少。其实,对于大多数对电脑没有特别要求的学生朋友来说,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强的性能。他们习惯于按“预算”购买。而且,通常这类用户的预算都不高(一般整机不会超过3500元)。

  因此,笔者推荐以“同价位性能、功能最大化”为基本攒机原则。就3500元以内的整机预算来说,AMD的Athlon ⅡX4或者Athlon ⅡX3平台都是不错的选择。平台组建成本相对新Core i3平台更低,升级兼容性更好,还可以灵活组建集显或独显平台。而且,同价位的AMD主板做工和功能支持(例如USB 3.0)都相对更优秀。

  有第二类应用需求的学生朋友对平台的要求要高些。

  这个群体已有不少是玩家级的用户,他们攒机大多有明确的性能目标。这个群体适合“按需选购”的原则,他们的预算相对充裕,但是通常也不会超过6500元。就性能上来说,高频或者高效能的四核心处理器较为适合他们。对应到平台,AMD方面有Phenom ⅡX4 955黑盒处理器加870芯片组主板加Radeon HD 6850显卡的3A组合;Intel 方面有Core i5 2300加P67主板加GeForce GTS 450显卡组合。显然受制于处理器加主板的平台组建价格,选择Intel平台就不得不在显卡选择上做出让步,所以游戏性能相对稍差。综合起来说,还是3A平台更适合学生朋友。至于23英寸的大屏显示器,全黑化、电源下置设计的机箱和额定400W以上的电源则基本上是这个档次的标配。

  最后,来看看对电脑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学生朋友们该如何攒机。这一类型的用户对预算不那么敏感,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例如图形图像渲染是否迅速,游戏运行是否流畅。因此,以高端的四核心甚至是六核心处理器组建的平台是他们较好的选择。基于PhenomⅡ X6处理器,890GX主板和Radeon HD 6950显卡的3A平台是较有性价比优势的组合。六个物理核心加上动态加速技术,不仅能很好的支持多线程计算,还能帮助大家在高负载单线程应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带给用户的流畅感不会逊于拥有八个线程的Core i7系列处理器。RadeonHD 6950显卡更是凭借其强劲的图形处理能力,赋予了这套3A平台顶级的游戏性能。

  升级用户:实用还得实惠

  升级,能用较少的钱换取尽可能高的性能。这对不满足老机器性能,但又囊中羞涩的学生朋友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学生用户的老机器一般也不会太老,大多是两三年前攒的。就当时的主流情况看,AMD平台一般使用的是Socket AM2+(以下皆简称Socket AM2+/AM3为AM2+/AM3)接口的主板,而Intel方面的则几乎是LGA 775的平台。相对来说,这两三年AMD的处理器升级比较平缓。处理器的接口虽然从AM2+升级到了AM3,但接口的针脚数量和物理特性变化不大,即使是最新的AM3处理器,也可以安装到老的AM2+接口主板上。相比之下,Intel这些年的升级过程则比较“激进”,LGA 775平台早已不是主流,LGA 1366、LGA 1156平台也即将被新平台所取代。而且,即便同为LGA 775接口的处理器产品,也不能保证能在老主板上使用。如很多老型号主板并不支持Core 2 Duo系列的处理器,还有的型号无法支持45nm工艺以上的处理器。这使得不少Intel老用户很无奈地放弃升级计划,只能为攒新平台而投入更多预算。其他部分的升级相对简单,如硬盘更换为更大容量的型号,内存容量小可以增加到2GB以上。如果用户对机器的3D性能不满意(例如整合主板用户),升级显卡也是需要考虑的。当然,如果升级了较为高端的显卡后,还得考虑电源的升级问题。

  上面说了一些升级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列举两个比较具代表性的升级实例,供学生朋友们参考。

  表中的两套配置算是两三年前A、I两家典型平台的写照。如何能以尽量少的资金(最好2000元内),将平台性能提升到当前的主流水平。既能用于学习办公,又能玩转主流游戏。笔者认为,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应该优先考虑四核处理器平台。AMD平台的选择相对丰富,770芯片组主板能很好地支持当前AMD的全系列处理器。根据预算要求,笔者推荐以Athlon Ⅱ X4 640处理器加Radeon HD5750显卡为主的升级搭配,花费1700多元就能较好地满足时下的各种应用要求。就算你再加200多元直接选择规格更高的Phenom Ⅱ X4 955处理器,升级成本也不会超过2000元预算。而且,性能提升幅度将更为可观。Intel平台选择相对单一,四核心就只能考虑比较过时的Core 2 DuoQ8000系列处理器。因为,若要同时更换主板和处理器,预算显然是不够的。即便如此,Intel平台的升级成本还是明显更高,所以在硬盘升级上做出妥协,选择了更便宜的500GB容量产品。

  总结:平台选择需谨慎

  综上所述,对于喜欢“少花钱多办事”的学生用户来说,不论是新攒机还是老机器升级,平台的选择都需谨慎。不仅需要考虑到当前的需要,最好还能预留一定升级潜力。若能如此,可以说攒机任务就成功了一半。就笔者的观点来说,更推荐学生朋友选择AM3平台。一是与之搭配的DDR3内存相对便宜;二是AM3平台兼容当前AMD从双核到六核的多种产品,对预算有限的学生朋友来说先用双核心处理器,再慢慢升级四核、六核处理器会更方便;三是性价比,得益于AMD处理器 “在同价位性能更好,同性能价格更低”的性价比市场策略,相同预算下AMD平台的显卡或硬盘选择可以提升一个档次。以上见解只是笔者“抛砖引玉”,还请广大学生朋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