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让平板和上网本好好谈谈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平板,上网本
  • 发布时间:2011-03-16 16:22
  对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相比平板和上网本之间的恩恩怨怨,他们更在意两种产品带来的更丰富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时候并不容易。

  黄娅是一位年轻的自由职业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自己小店的小老板。对她来说,如何好好地打发等在店里待客的时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显然,平板和上网本都有这个能力,上网、看视频、玩小游戏……都没有问题。最后,她的选择是苹果iPad。“这么小,带着去哪儿都方便,正好和我的iPhone配套。反正我闲着没事也就喜欢上网和玩游戏,而且iPad的游戏真有意思,你看……”她叽叽喳喳说了一大堆。

  不过以我对她的了解,iPad更酷更炫的外观和操作方式,肯定是最终胜出的关键。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平板,就在3个月之前另外一位朋友就买了一台华硕EeePC上网本。出于职业习惯,我问了一下缘由,没想到他的回答很简单也很自然:“习惯了。”不是习惯了上网本,是习惯了电脑的使用方式。

  对厂商来说,虽然定位有交集,但代表着创新的平板和延续着传统的上网本也同样提供了更多选择。所不同的是,厂商不必在两者之间完成二选一的淘汰,他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推出相关新品,越多越好。

  于是,平板和上网本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乱。而平板,尤其乱。

  ARM还是X86?

  基本上,上市1年左右的平板还只是一个没有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孩子。虽然目前的平板市场是苹果一家独大,但平板标准的真正确立至少也要在今年上半年之后才能慢慢定下来。在此之前,谁都有机会。

  因此,既可以归于嵌入式手持设备领域,又多少带些电脑气息的平板,就成了ARM和X86两大阵营都要全力争取的香饽饽。

  调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数据显示,上个季度苹果iPad占据了平板市场90%以上的份额,而iPad用的正是ARM处理器。与此同时,德州仪器、高通、威盛等厂商的平板专用处理器,以及目前大红大紫的NVIDIATegra2处理器都采用了ARM架构。

  ARM公司CEO沃伦·伊斯特(WarrenEast)也信心满满地宣称明年全球平板销量有望达到6000万部,其中大部分将采用ARM处理器。而代工大厂仁宝的CEO陈瑞聪更是明言,仁宝所出货的平板产品将有90%基于ARM处理器架构(顺便提一句,仁宝是iPad的主要代工厂)。

  另一方面,一直是ARM阵营亲密伙伴的谷歌也发布了重量级的Android3.0操作系统。“专用于平板电脑”,仅仅是这句话就足以让骨粉激动不已,而率先宣布采用该系统的摩托罗拉Xoom也成为了目前最受关注的平板之一。

  不可不提的还有大家或许已经习惯了的山寨厂商,在手机和上网本之后,这一次,平板成为了他们释放热情的重点对象。比起稳重惯了的大牌厂商,山寨兄弟对待平板的态度是一如既往地不遗余力和灵活奔放,在ARM架构产品的带领下,山寨平板不但新品迭出,而且保持了一贯的低价优势,部分采用了低端方案的平板价格甚至不到600元。比起只有苹果和三星两位主演的舞台剧,山寨平板在电脑城组织的Party何止是热闹,简直有些热闹得不像话。

  看起来,ARM已经在平板上取得了很明显的优势,不过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X86还没有放弃努力。去年底,英特尔宣布成立新的业务部门,专门面向快速增长的上网本及平板,而部门领导人就是原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总经理道格拉斯·戴维斯(Douglas.LDavis)。今年初,微软总裁兼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宣布,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8将运行在“一切设备”上,包括英特尔的处理器架构对手ARM。他还让微软的多名工程师反复演示Windows在ARM处理器平台上如何顺畅运行。

  “现在,Windows平台的唯一限制就是想象力。”鲍尔默说,未来一切设备上都会有Windows,这当然也包括采用ARM处理器的平板。

  相比之下,已经发展了3年多的上网本则要规矩得多。虽然即使是现在也有采用AMD或者NVIDIA平台的另类,但类似于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应用和操控方式,让上网本不论在本质上还是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一台电脑。既然如此,Win-tel联盟牢牢把持着90%以上的上网本市场份额就没什么好奇怪的。在上网本或者说电脑的世界里,ARM还是没有X86老辣。左右互搏还是左右逢源?

  把平板和上网本合起来看作一个运动场的话,你会发现场上的运动员真的很多:系统厂商、PC厂商、手机厂商、网络厂商、软件厂商……但不论如何,PC厂商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尤其是那些左手平板、右手上网本的PC厂商,他们才最了解平板和上网本。

  就平板和上网本的话题,我们对宏碁、三星和联想进行了采访。虽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总的来看,都表达了这样两个观点:

  1.平板和上网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将会持续坚持自主研发,与上游厂商保持合作,用心做好包括上网本在内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而在平板方面,我们也将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而进行产品的开发。”by三星

  “平板是计算机市场的一个补充,它开辟了上网本和笔记本电脑之外的市场空间,而不是取代它们。”by宏碁

  2.目前来看,平板的优先级别要稍微高一点。

  “平板等移动互联终端产品,将是今年的重点。平板电脑预计将成为多媒体娱乐设备的一个主要流派,并将广泛用在特定商务领域。”by联想

  “宏碁确实在加速推进平板的上市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上网本逐步淘汰。”by宏碁

  至于平板是否抢了上网本的市场份额的问题,只有高举移动互联旗帜的联想比较坦白:“由于消费者使用上网本的习惯和使用平板的习惯比较相似,因此平板的普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网本的市场份额。”而其他两家厂商稍显隐晦的态度也很正常,毕竟对厂商来说,管你是平板还是上网本,只要能带来利润就行,平板或者上网本赚的钱难道就不是钱?至于其他的,套用一句现在很火的话:“神马都是浮云。”

  需求还是炒作?

  在汹涌而来的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时代,以PC为代表的电脑已然有些不合时宜。相对大家常常追求的高性能和全功能,长效、便携和易用显得更为重要,而平板比上网本能更好地满足这样的需要。再加上整个IT行业都在向消费转变,电脑和相关产品正在成为常备用具,而且在上网本之后,IT业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重量级的新消费点,平板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也很正常。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板和上网本的争斗,也是产业思路转变的一个体现。

  不过即便如此,平板的火爆也多少有些炒作的成分。毕竟移动互联和云计算还没有普及,平板的特色还不能最有效地发挥。更何况,现在的平板还只是刚刚起步,远远称不上完美。因此,虽然平板的优势大家都看得到,但上网本远没有到直接缴枪投降的地步,这可以从我们特意安排的对比测试看出来。

  谁能占山为王?

  不论是上网本还是平板,在电脑IT行业这个大家族里都只能算作新人,没有太多精彩历史可谈。不过正如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得熟悉他的过去,要想弄明白平板和上网本今后的路会怎么走,我们就有必要看看:从面世到现在,平板和上网本都干了些啥?

  平板

  2010年1月,CES2010展会成为多款平板首次亮相的舞台,与传统平板电脑完全不同的全新平板正式进入普通消费者视野。

  2010年1月,苹果发布iPad,最具代表性的平板正式亮相。iPad代表的新的设计理念和应用方式,特别是其无处不在的娱乐精神和直接的操控方式,让平板迅速成为一种潮流。

  2010年9月,三星在德国IFA展会上如约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平板电脑—GalaxyTab,成为了继苹果iPad之后全球一线IT厂商中首家率先进军平板电脑市场的品牌。除了iPad之外,市场上终于有了另外的成熟选择。

  2011年1月,谷歌发布了代号为“蜂巢”(Honeycomb)的Android3.0的宣传视频。这个专为平板打造的、采用了全新UI设计的系统很快受到广泛关注,Android系统正式发力平板市场。

  2007年10月,第一台上网本华硕EeePC701上市。秉承“易学、易玩、易携带”理念的EeePC系列很快成为上网本的代表,也一直是上网本市场上的主力。

  2008年4月,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横空出世,对上网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tom让上网本在性能和配置不断提升的同时,拥有了更长的续航时间。2008年6月,宏碁发布AspireOne系列。凭借良好的设计和出色的性价比,再加上英特尔恰好开始有能力对Atom处理器进行大批量供货,AspireOne生逢其时,风头很快超越华硕EeePC,成为市场销量最大的上网本系列。

  2009年2月,戴尔发布首款采用12英寸显示屏的InspironMini12上网本,随后三星、联想和宏碁等厂商也推出了相似大尺寸上网本。虽然在英特尔的压力之下,戴尔在同年8月停售该款产品,但在NVIDIA和AMD的平台支持下,上网本的尺寸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起来。

  2010年8月,英特尔发布双核Atom处理器,上网本最主流的平台在长时间的寂静之后,终于迎来重要的规格更新,上网本也由此进入双核时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