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质量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31 13:43
韩 政
(涡阳县市场监督检验所,安徽涡阳 233600)
摘 要:本文从食品安全标准视角,系统分析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检测标准滞后、技术水平不足、质量管理失效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旨在通过多方协同治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面临一些严峻挑战[1]。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既有因原料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又有因生产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更有因食品安全标准缺失或者滞后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对食品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食品检验检测作为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屏障,在近年来的食品安全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分析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水平,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1 食品安全标准概述
食品安全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依据和基本遵循。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由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部分构成,涵盖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标签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等多个方面[2]。其中,强制性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药兽药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进行了严格限制,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的标准。推荐性标准则是在强制性标准基础上,对部分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企业提高食品质量提供了依据。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力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数量不断增加,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标准水平持续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标准为食品检验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规范了检验检测工作,是保障食品检验检测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基础。但同时,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及时性、前瞻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国际标准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因此,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水平,增强标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2 食品检验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检测标准滞后
食品检验检测中检测标准滞后问题突出,制约了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①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周期较长,与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食品消费需求日益升级的趋势不相适应,难以对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覆盖和有效规范。部分标准的检测项目设置不够全面,检测指标缺乏前瞻性,难以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4]。②不同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部分标准之间还存在交叉重复、相互矛盾等现象,导致基层执法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影响了标准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检测标准滞后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短板”,亟待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更新迭代、提高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等举措来解决,以强化标准对食品安全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不断提升我国食品检验检测的科学化水平。
2.2 技术水平不足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不足是制约我国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另一个突出问题。①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先进性、自动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②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复合型、高层次的检测技术人才,特别是精通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检测任务日益繁重的需求。③我国食品检验检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型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自动化、信息化改造相对滞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不够普及,数据采集、处理、解析和应用的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5]。
2.3 质量管理失效
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失效是影响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①部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意识淡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滞后,未能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导致内部管理混乱无序,影响了检验检测质量。例如,部分机构未按要求对检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未建立可追溯的样品管理和报告审核机制,日常监督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对检验检测全流程实现有效管控。②少数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检测结果发布和报告审核环节把关不严,对客户提供虚假检测报告,损害了行业声誉[6]。一些机构对检验检测报告的审核把关不严格,报告签发、发放程序不规范,导致报告质量参差不齐。③部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未严格落实能力验证、室间比对等外部质量控制措施,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溯源性。
3 基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检验检测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3.1 完善标准体系
为有效应对食品检验检测标准滞后等问题,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①标准制定部门要加快标准制修订进程,缩短标准制定周期,使标准更具及时性、科学性、前瞻性。标准制定部门应紧跟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对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风险评估,加快将其纳入标准管理范畴,形成对食品全产业链的全过程、全覆盖标准化管理。②标准管理部门要加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标准间的协调衔接,提高标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配套性。标准管理部门应系统梳理现行标准,及时去除或修改不合时宜的标准条款,消除标准间的冲突和矛盾,提升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③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和发达国家标准化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7]。例如,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可加快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限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对进出口食品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应重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食品企业、行业协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形成政府标准引领、企业标准为主体的协同治理格局。通过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强化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3.2 提升技术能力
为切实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亟待采取有力举措。①检验检测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设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水平。同时,要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食品检测队伍。②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加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力度,瞄准前沿技术和国际标准,加快核酸检测、液质联用、生物传感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支撑。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跨区域、跨部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发挥部门间协同优势,促进检测技术、标准、数据等资源共享,提高检验检测的整体效能。例如,可借鉴药品检验检测“三级审评”经验,建立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审评制度,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和水平的同级互评、上级抽查和专家评估。④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检验检测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检验检测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和智能化决策,显著提升检验检测的效率和水平。通过多方协同发力,加快提升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能力,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
3.3 强化质量管控
为有效解决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失效问题,切实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必须强化质量管控措施。①检验检测机构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将质量管理理念渗透到检验检测全过程。检验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及检验检测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如建立从样品接收、流转、留样到报告审核、签发的全流程管控机制,确保检验检测各环节无缝衔接、可追溯、可查证。②检验检测机构要加强检验检测关键环节的质量把关。例如,检验检测机构可建立报告审核专员制度,采取多人审核、交叉审核等措施,严把报告质量关;可定期开展检验检测项目自查,对检测方法、原始记录、不确定度评估等环节进行溯源核查,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清单、限期整改。③检验检测机构要严格落实外部质量控制要求,持续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活动,通过与同行的比对提升自身检测水平。监管部门则应依托国家级、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比对基地,强化对比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统一评价,提升区域内检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总之,只有围绕食品安全标准这一中心,通过建章立制、过程控制、外部比对等举措,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管控格局,不断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权威性,为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4 结语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仍存在检测标准滞后、技术水平不足、质量管理失效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技术能力、强化质量管控等多维度举措,构建科学完备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展望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标准体系的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将向着更加智能化、规范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各方应当通力协作,持续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水平,为维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管少燕. 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 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8):95-97.
[2] 魏鹏. 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J]. 现代食品,2024,30(14):203-205.
[3] 肖林. 食品加工中微生物检验及其安全检验的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14):19-22.
[4] 张世涛. 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标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13):56-58.
[5] 张永刚. 对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检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 现代食品,2024,30(12):152-154.
[6] 于军什. 基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检验检测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外食品工业,2024(11):31-33.
[7] 丁贝贝, 李传宝. 食品安全标准在检验检测机构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24(10):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