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慕斯
在遥远的西伯利亚,隐藏着地球上最为神秘而瑰丽的自然奇观之一——贝加尔湖,它如同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迄今已有约2500 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这里生活着2600 余种生物,其中3/4 为当地独有。而那隐藏于冰层之下的壮丽景观,仿佛是时间静止的见证者,记录着湖水和寒冷交锋的每一个微妙瞬间。正因如此,每年冬日来临,就有大量游客前往参观。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的主要活动地区。它目前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南部,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 米,东北- 西南走向,湖呈月牙形,长636 千米,平均宽48 千米,最宽处达79.4 千米,湖岸线长2200 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湖水洁净清澈,40米深度的湖底清晰可见,平均水深730 米,中部最深处达1620 米,蓄水量2.3 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地表可饮用淡水总量的1/5。1 月至5 月是湖水结冰期, 冰厚70 厘米至115 厘米。
冻出来的美丽——冰洞
内部冰凌倒挂,犹如哥特式建筑的塔尖倒悬下来,又像是另外一个星球的景象,这是贝加尔湖每年都会出现的奇观。贝加尔湖位于北半球冷空气的发源地,每年冬季,强烈的风暴都会向岩洞内注入大量降水,这些降水形成的水汽在0 ℃以下迅速结冰,很快形成巨大的冰层,而贝加尔湖的湖水在结冰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流动性,当湖水在风暴的推动下不断涌向冰层,会对冰层产生冲刷等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冰洞。在风浪和严寒的作用下,铸造了一个神秘的冰雪世界。
冰洞内部有着大量的冰锥、冰柱,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般直指洞顶,有些看起来像颠倒的哥特式建筑尖顶,有的长度可超约3 米。当户外的强光透进幽暗的冰洞,明暗的交叠让人倍感神秘。冰洞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深度不一,有的能容纳数个扛着大型单反的摄影爱好者,有的只容一人屈身进入,甚至只够缩着身子躺在下面,有的冰洞深度可达10 米,甚至更深。
湖上独特的交响乐—— 冰裂
躺在贝加尔湖斑斑裂痕的冰面上,甚至可以听到来自湖下清脆的冰裂声。冬季来临,贝加尔湖逐渐结冰,但这片初始的冰层相对薄弱。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湖面上的冰层不断增厚。在这个过程中,冰层内部的水会继续结冰,形成新的晶体结构。随着晶体结构不断扩张,先结冰的薄弱冰层就被后面结冰的冰层挤压,从而产生冰裂。除此之外,温度的变化和冰底湖水的涌动也会导致冰裂。这些冰裂纹或清晰,或朦胧,或粗狂,或娟秀,常常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状态,这都是大自然无声的笔触,勾勒出贝加尔湖独有的风景线。
大自然的奇妙锁定——冰气泡
在冬季,气温降至0 ℃以下后,贝加尔湖的湖面开始结冰。而在贝加尔湖底,植物和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这些甲烷气体不溶于水,于是会形成气泡并向上飘浮,但甲烷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冰层所阻挡,无法释放,便在冰层下不断堆积。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冰层逐渐增厚,这些甲烷气泡形成的空腔就被完整地保留在了冰层中,形成一个个美丽的“冰泡”。贝加尔湖中的冰冻气泡形态各异——由于水的压力作用,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被挤压成各种形状,并在冻结之后保持形状。这些冰冻气泡像是一串串洁白的明灯或夺目的珍珠,定格在冰层之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