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记忆,刻骨铭心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复活,记忆,脑海
  • 发布时间:2025-03-17 10:46

  文/ 张 夏 绘/李 鹏

  你的记性如何呢?想必是很好,对不对?

  你还能记起几岁时发生的事情呢?是三岁,还是五岁?

  有没有一些记忆,原本已被你遗忘,但由于某种契机而突然重新浮现于脑海呢?

  和聪明的你一样,我们的中华文明也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其历史记载之久远、详尽,在世界各大文明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有些记忆代代相传,有些记忆则尘封已久,默默等待着被唤醒。

  一百二十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几位学者先后见到了甲骨文,并认识到它的价值。从那时开始,三千多年前的殷商记忆,借由这些刻写在骨头上的文字,逐渐苏醒过来……

  一片甲骨惊天下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秋天,一位出生于山东潍县的范姓商人,在旧天津城西门外的马家店,向一众古物爱好者展示了他从河南收购来的古老龟甲和兽骨。这可不是普通的龟甲和兽骨,那上面清晰刻写着很多古怪的符号,似乎是某种文字!

  在场的人虽然不少,但是由于这些动物骨头看上去质地松脆、不易保存,加上范姓商人要

  美好生活家

  金狐萌书法价实在过高(上面有一个字便要一两银子),所以,一时间无人购买。不过,识货之人还是有的。当时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孟广慧,以及日后成为著名古文字专家的王襄先生,都认识到了这批古物的价值。但他们苦于囊中羞涩,都只买了有限的几片,也算是没有辜负这次难得的机缘。

  据说,范姓商人离开天津后,随即就去了北京。他把在天津没有卖出去的龟甲和兽骨,一股脑儿地卖给了当时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王懿荣去世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多被卖给了博学多才的刘鹗。后来,由刘鄂所著的一本名为《铁云藏龟》的书出版,这是甲骨学史上第一本著录书籍。也正是在这本书问世之后,学者们才逐渐普遍认识到甲骨的价值,甲骨学也由此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赫的学问!

  透过甲骨看商朝

  那么,甲骨文上都写有哪些内容呢?那可就多啦!

  首先,甲骨文里记载了不少当时的国家大事。透过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举行的一系列重要仪式,比如祭祀祖先、祈祷丰收、攘除灾祸。我们还可以看到战事详情,包括敌人是谁、来自哪里,我方派出的将领是谁,带领多少人马,战争持续多久,胜负结果如何等。

  其次,甲骨文里也记载了不少与商王有关的私密“小事”。比如今天商王做了个噩梦,梦见了鬼魂;又如商王今天牙疼,不知道几天能好;再如商王的妻子怀孕了,不知道哪天生产,也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还有商王带人前往某地打猎,捕获了老虎、水牛、鹿、兔子等猎物……总而言之,生动极了!

  再次,甲骨文里还记载了很多关于气象、农业及畜牧业的相关信息。其中,有风、雨、雪、雷、冰雹、彩虹等天气现象,又有小米、黄米、水稻、麦子、大豆等农作物,还有猪、牛、羊、马、狗、鸡等家畜家禽。可以想象,商朝的人们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关心天气,关心粮食,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他们也能吃到不少种类的肉呢!

  中华文明的基因

  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体系,是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sǒu)、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以及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为真实的素材。可以说,甲骨文中蕴含着纯正的中华基因!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甲骨文可以说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最早的关于汉字之美的研究素材了。虽然甲骨文的图画性比较强,同一个字往往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偏旁部首的位置也并非完全固定,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书法艺术上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它质朴、自然、古雅,又相当活泼、灵动;另一方面,它也注重笔画的匀称与平衡,留心结字的体势与神态,讲究章法的错落与协调。不少书法家都通过临写甲骨文来寻找创作灵感呢!

  世界共同的记忆

  2017年11月,中国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级的记忆遗产。这意味着甲骨文的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被认定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国人,我们更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过,正如世界记忆工程的主导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世界记忆反映了语言、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它犹如世界的一面镜子。然而,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仅存的重要记忆在消失。世界记忆工程的目的,就是防止这种集体记忆的丧失,并且让它们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甲骨文记忆“复活”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甲骨学也逐渐从“冷门绝学”转变为“世界级显学”。但是,如何以相对生动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略显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甲骨文、爱上甲骨文,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复活的甲骨文记忆,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学一点儿甲骨文吧!说不定未来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那个人,就是你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