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vel”持续升温,“老外”都爱去哪儿?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共享,游客,风景
  • 发布时间:2025-03-17 11:18

  这一波“China Travel”入境游客呈现旅行方式散客化、目的地小众化、体验内容生活化等特点。从“主客共享”变为“主客共创”,外国游客眼里的风景与本地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密不可分。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当下全球旅游行业最亮眼的关键词之一。

  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入境政策持续放宽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支付便利水平不断提升,入境游市场不断增添新动能,“China Travel”热潮持续攀升。

  哪些地方是外国游客的“最爱”?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漫步在中国的街头巷尾。哪些地方成为他们的“最爱”备受各界关注。

  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平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倍,享受过境免签政策的54国入境游订单量同比上涨189%。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杭州、珠海、重庆、厦门、西安等成为入境游TOP10城市,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是入境的主要客源国。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凭借众多国际航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国际化的便捷服务,成为中国入境旅游“首站”的热门之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4 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 600 万人次,边检总站数据显示共查验入境外籍人员 456 万人次,是2023年的2倍。其中,浦东机场口岸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达 389 万人次,位居全国空港首位。随着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4年上海口岸免签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达167万人次,是2023年全年的4.7倍。

  2025年新年伊始,来上海跨年的入境游客与上海市民共同开启了新年旅游市场“开门红”。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飞的”来上海短期旅行的国际游客明显增多,外国游客最喜欢打卡外滩、东方明珠、豫园、迪士尼乐园、上海博物馆等标志性景点。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故宫的宏伟宫殿、长城的雄伟壮丽、天安门广场的庄严肃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天坛的独特建筑……无不吸引着外国游客前来领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 年度北京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北京稳居2024年全国热门入境游目的地首位。

  张家界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地貌闻名遐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黄龙洞等景点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奇峰异石、茂密森林,天门山的通天大道、玻璃栈道,黄龙洞的神奇钟乳石,都给外国游客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

  成都,是各国美食爱好者的天堂,也是熊猫的家园。外国游客热衷于前往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距离观赏可爱的大熊猫。此外,成都的美食如火锅、串串香、麻婆豆腐等更是让外国游客大饱口福。

  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滨风光,如亚龙湾、海棠湾等美丽的海滩。在新的免签政策带动下,三亚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韩国以及东南亚的游客居多。三亚市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三亚累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8倍,入境过夜游客花费4.85亿美元。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兵马俑、大雁塔、华清宫、西安城墙与碑林等历史遗迹是其骄傲。兵马俑的壮观军阵、大雁塔的历史传承、华清宫的古代建筑、城墙的雄伟气势,都让外国游客沉浸在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之中。

  《中国报道》记者注意到,不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各大景点“长满”外国人,一些知名度不是特别高的小城也逐渐受到外国游客热捧,如广西崇左与桂林、黑龙江黑河、江西上饶、福建漳州等。元阳梯田的大地乐章、昭通盐津的“最窄县城”奇观、张掖七彩丹霞的地质奇迹,大凉山悬崖村、福建土楼、阳朔遇龙河、德天瀑布等相对小众偏僻的景点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青睐。

  外国游客越来越会玩儿

  来自加拿大的篮球少年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体验拔火罐、俄罗斯姑娘钻进河南登封嵩山密林深处练习少林功夫、津巴布韦青年在浙江丽水尝试制作缙云烧饼、乌克兰文艺女青年跑到拉萨体验藏族服饰……外国游客越来越会玩儿了。

  中国文化和美食是吸引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关键诱因。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China Travel”可以搜到无数条“必去清单”,随着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国旅游的视频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的项目也越来越具象化、多元化、细分化。

  “周五下班去中国!”近期,在韩国社交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周末中国游的热潮,各种游记、攻略层出不穷。中国对韩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免去了办理签证的复杂手续和费用,从韩国首尔、釜山、济州岛等地出发飞到上海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让利用周末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旅行成为现实。

  记者注意到,上海、青岛、北京等韩国游客入境中国热门城市的各大景区韩语“浓度”明显升高,很多打扮靓丽、“韩流”风格浓郁的韩国小哥哥小姐姐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韩拍”成为社交媒体上网友热捧的拍照类型,带动生煎包、羊肉串、麻辣烫、糖葫芦等中式美食火爆出圈。

  周末,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很久以前”羊肉串店和海底捞火锅店里几乎满座,一眼望去也大都是韩国人,中国食客反倒比较少。韩国客人们大快朵颐,吃得热了脑门儿上敷一块冰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门店外也坐满了等位的韩国客人。

  记者了解到,面对大量涌入的外国游客,这些网红店把迎合外国游客习惯的冰水、冰块、冰贴、小吃都备好了,外文菜单也都多次修改升级,每个员工手机上都下载了翻译软件。

  2024年12月17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了2024年第53000名过境免签外国旅客。俄罗斯籍游客安娜规划了从北京去山西的10天行程,开启《黑神话:悟空》的探访之旅。“北京的景点几乎都玩遍了,最新的政策可以玩10天,这次我想看点不一样的,去看看悬空寺等游戏中的场景。”安娜说。

  “现在在中国旅游方便多了,特别是这十几年,许多城市都修了地铁,大部分城市都有飞机场,网约车也非常便捷便宜,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能实现的。”来自法国的菲利普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0多年,经常到处旅游,见证了中国这些年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的飞速发展,“我和同伴到每一个地方都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经常会遇到中国朋友耐心地教我怎么点菜、怎么认路、怎么用手机支付,当我找不到路时,经常会有中国朋友花很长时间带我去目的地,让我很感动,我也感觉自己生活得越来越像一个中国人了”。

  “现在的外国游客越来越会玩儿了。”北京一家涉外旅行社的负责人陈佳告诉记者,随着社交平台和AI工具的日益发达,大部分外国游客普遍通过常用的社交平台来了解中国,为自己的旅游制定完善的攻略。各国游客偏爱的旅行方式各有千秋,亚洲游客更喜欢现代都市、高楼大厦,欧美游客偏好有人文历史的景点,但几乎所有外国游客对中国普通人的生活都越来越感兴趣,希望亲身体验。

  “人间烟火气,最抚老外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这一波“China Travel”入境游客呈现旅行方式散客化、目的地小众化、体验内容生活化等特点。从“主客共享”变为“主客共创”,外国游客眼里的风景与本地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密不可分。

  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院长吴若山同样表示,如今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不光能领略中国的旖旎风光,了解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更被中国人独特的东方生活格调所深深吸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