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3 15:48
苏一博(甘肃省兰州市电化教育中心)
摘要:在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古诗词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分析群文阅读的概念与价值,结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选择群文议题、注重文本的关联与比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培养等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群文阅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发散思维。下文主要分析群文阅读的概念,以及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呈现出突破性的特点,其主要形式是教师为学生确定阅读议题、选择结构化文本,在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通过自主阅读和课堂互动,在一定时间内以集体建构的方式达成共识的阅读教学过程。群文阅读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个文本的阅读教学,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议题、选择文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展开集体讨论,以实现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通过集体建构的方式达成共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议题、选择文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对多个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群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 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古诗词积累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古诗词,从而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古诗词知识储备,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诗词的艺术风格、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对多个文本进行比较分析、鉴赏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学生可以深入体会不同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美感。
3.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群文阅读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围绕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达成共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4. 加深对古诗词文化内涵的理解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着古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通过对多篇古诗词的综合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三、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群文阅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度,有助于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培养思辨能力、拓宽学习视野、提升综合素养。群文阅读已经成为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实现课堂革新的重要力量,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在实践中,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效的群文阅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合理选择群文议题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议题。在选择群文议题时,教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要求,确保所选议题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议题。例如,在教学高适的《燕歌行并序》时,教师可以以“唐代边塞诗”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燕歌行并序》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艺术价值,作者采用了对比、借代等多种描写手法。在学生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唐代边塞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从军行》等,让学生从中领略唐代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感受边塞诗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样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唐代边塞诗艺术特色的认知,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议题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多样性是指选择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作者的古诗词,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层次性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古诗词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例如,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以“山水田园”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等,这些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以“思想感情”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隐的《锦瑟》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春江花月夜》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及作者对生命、爱情的眷恋,既有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怀,又倾诉着相隔千里的相思愁苦,哀而不伤,展现出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寻。《锦瑟》恰似一首无解的情感谜题,爱情的怅惘、仕途的失意、年华的老去等诸多情绪交织于这首诗中。这两首古诗情感复杂,是引导学生探索古诗情感表达的良好素材,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议题,可以以“咏史怀古”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如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这些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再引领学生诵读古诗词,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归纳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和内容异同。通过以上步骤,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赏析古诗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注重文本的关联与比较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围绕古诗词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对不同古诗词的关联与比较,能够有效凸显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1) 比较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深化对作者创作风格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同一作者的多首古诗词作品,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通过比较这些古诗词的题材、情感、风格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作品的内涵特色,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例如,在围绕“李白的诗歌”这一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古诗作品,通过对比这几首诗中运用的意象、语言的风格和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其豪迈奔放的个性特征。
(2) 比较不同作者的主题或风格相似的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作者的主题或风格相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从更多元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古诗词。通过对比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例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不同作者在面对特定的历史遗迹时感慨历史与现实而作的,教师将这两首词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词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通过以上两种关联与比较文本的方式,可以发现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体会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此外,群文阅读教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3. 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培养
(1) 通过多元方式,体会韵律美和意境美。
配乐朗诵和角色扮演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古诗词,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古诗词中的场景和蕴含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宁静、悠扬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柔美的语调朗诵这首诗。在音乐的衬托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描绘的春江月夜的静谧与美丽。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诗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再现诗中的场景、体会诗中的情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 通过不同角度,理解情感美和思想美。
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多种阅读策略,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情感与思想。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去解读古诗词,从而形成更独特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教材必修上册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彼时南唐已亡,作者往昔身为君王的尊荣与当下的囚禁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表明美好的景致勾起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展现出作者对故国深沉眷恋的情感美。作为亡国之君,他虽有悔恨却也无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中的愁绪无穷无尽,让人体会到命运无常、兴衰更替的思想美。学生赏析并体验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多元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举办古诗词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举办古诗词鉴赏活动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诗词创作大赛、古诗词鉴赏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这些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表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朗诵技巧和鉴赏能力。此外,学校可以举办古诗词鉴赏讲座,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深入的指导与帮助。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已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但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想得到真正落实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且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合理选择群文议题、注重文本的关联与比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培养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继续探索和创新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都能在群文阅读中有所收获,深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柯银如. 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 中学语文,2024(5):52-54.
[2] 刘金海.“群文阅读”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3] 曹秀云. 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0):8-10.
[4] 王旭秋. 基于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J]. 吉林教育, 2023(21):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