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文/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初级中学 黄振尧

  “双减” 政策的实施对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舒适的学习环境。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初级中学通过实施“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设计,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其核心素养。本文以旗峰初级中学的“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为例, 借助建构主义和自我决定理论, 探讨在落实“双减” 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并对该模式提出优化策略。

  一、导学案的个性化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的理解是一个主动的、由内而外的过程, 因此导学案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在旗峰初级中学的“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模式中,导学案的优化设计紧密结合建构主义理论, 强调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 教育者要设计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的任务, 促进学生在认知结构上的自我构建和深化。

  1. 紧扣学生认知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明确学习目标, 并将其细化为具体问题, 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导学案中应提供清晰的指引, 包括学习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和目标要求,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路径。

  2. 加强导学案的实践性和层次性。在导学案中融入任务式、项目式学习和问题解决等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逐步提高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加强导学案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导学案的设计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

  以美术学科“点与线的魅力” 和数学学科“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例, 导学案的优化设计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 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探究和应用。在美术课程中, 通过增加名画分析和任务设计等环节,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数学课程中, 学生通过探究从一次函数到反比例函数的规律, 体验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提升了应用能力。

  通过导学案的优化设计,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互动的深化

  在“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模式中, “讲” 的优化紧密结合了自我决定理论,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和关联知识需求,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预” 的优化为“讲” 的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知识点, 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精讲,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深化理解,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其能力提升的需求。

  1. 明确重难点, 培养学科思维。 在“讲” 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教学的重难点, 避免面面俱到, 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点, 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学科思维框架, 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科思维。

  2. 合理分配精讲点拨时间。 教师要合理分配讲授时间, 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满足他们自主学习的需求。

  3. 创设真实学习任务情境。 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满足他们关联知识的需求。

  在语文学科“天下国家” 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具有家国情怀的真实学习任务情境, 让学生在策划和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在这一过程与学习内容产生了共鸣, 这种情感的投入和体验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提升需求。

  通过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对“讲”的环节进行优化, “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在“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模式中, “测” 与作业设计的优化渗透了多元化评价理念,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 旨在更全面、更深入地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深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参与度。

  1. 提高智能转化和知识可迁移性。优化后的“测” 强调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设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的任务, 如项目式学习、主题研究等,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实际运用。

  2. 引入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 为了解决检测形式单一的问题, 引入更多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 如小组讨论、同伴互教等, 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增强学习的交互性。

  3. 实施分层设计。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分层作业,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作业内容。

  4. 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设计拓展题和实践题,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如自制密度计等探究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

  5. 情境化和综合性的题目设计。 在大单元教学趋势下, 作业题目设计应注重情境化和综合性,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实现知识的联结和整合, 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6. 注重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的培养。 作业设置的优化还要关注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感的培养,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价值, 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延续文化血脉” 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设计文化研学路线、设计人物采访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 从而运用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物理学科“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中, 经优化后的作业实现了难度分层, 分为A 层基础题、B 层拓展题、C层实践题。A 层基础题紧扣本节课知识点, 用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适合全体学生; B 层拓展题有一定的难度, 适合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学生,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C 层实践题旨在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整学习方法, 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通过上述优化措施, “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更实现了“教—学—评” 一体化,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与反思

  “预讲测” 生本互动课堂模式符合“双减” 政策的要求, 通过减轻作业负担、提升课堂质量, 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旗峰初级中学将继续深入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